APP下载

关于一件清代铁叶铠甲的历史考据

2017-09-22刘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9期
关键词:清代

刘娇

【摘 要】大清以武立国,满清的创立者,清太祖努尔哈赤带着13副铠甲和不到一百名士兵开始闯入历史的舞台,最终建立功业,夺取天下。由此,清朝对盔甲极为重视,格式也极为讲究。本文以锦州市博物馆馆藏的一件精美的绣金四爪龙铠甲为例,推理分析该件铠甲的历史来源。

【关键词】清代 铁叶铠甲 绣金龙纹饰 历史考据

在我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的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一个文物名称是“铁叶铠甲”的藏品,照片资料不完整,通过照片根本分辨不出这件藏品的样貌,需要补录照片。笔者在文物藏品库中寻找,在一个大木箱子上找到这件藏品的编号。打开木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铁制的头盔,头盔下是破损的铠甲。笔者把头盔一个个搬出来,很沉重,可等笔者往外拿那一块块铠甲残片时,才发现头盔还算是轻的。笔者在地上铺上白图画纸,一共铺了六七张大纸,才够把拿出来的东西在上面铺开。根据铠甲的材质、纹饰图案一共整理出三套破损严重、不完整的铠甲。其中有一套铠甲的精美程度让人吃惊,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进而对这件清代铁叶铠甲进行了认真的考据。

此铠甲为清代铁叶甲,上衣长79厘米,胸宽73厘米,袖残长30厘米,下裳腰围100厘米,高83厘米。头盔通高22厘米(残缺),直径21.5厘米。这件铠甲由上衣、下裳、左右护肩、左右袖、左右护腋、前遮缝、左遮缝组成(图1)。甲衣双肩各装有缀鎏金龙纹铜制护肩一个,两腋各系一片云头状护腋,腹部佩一片梯形护腹,即前遮缝,也叫“前挡”。腰间左侧也佩同样的配置,即左遮缝,也叫“左挡”。右侧因有箭囊遮挡,则不设这种配置。围裳分左、右两幅,穿时用带子系在腰间。铠甲由纽扣及带子连缀成一整体。铠甲为蓝地人字纹棉,棉布有暗云纹,石青缎缘,棉布上有规律地布满铜镀金的泡钉。上衣左、右襟各以金线绣一条升龙,龙身用红、绿线勾边,火焰云用金线勾边。云纹的颜色各异,以绿色、墨绿色为主,四合如意云纹则用粉、粉红、红、月白、蓝色等,灵芝云纹用粉、红色等。上衣背面居中绣一条正龙,下摆绣有平水、寿山、海珠、杂宝、珊瑚等纹饰,配以绿、浅绿、蓝、深蓝、月白等颜色,云、水都以金线勾边(图2、图3)。左、右半圆形护肩上各绣金龙一条,护肩接衣处有三个铜制带扣以方便连接。铜质护肩上饰镂空金累丝云龙纹及八宝吉祥图案,并镶嵌珊瑚珠、青金石、珍珠、绿松石等,镶嵌的珠宝大部分已经遗失,只有一个护肩上还剩有一颗珊瑚珠、一颗绿松石(图4)。左、右护腋绣八宝之一伞(图5)。前挡、侧挡各绣一条正龙及平水、寿山、如意云等纹饰。左右衣袖外连缀弧形窄铁叶若干片,共有四部分连在一起构成袖筒。衣袖下部连接处蓝缎上也绣八宝吉祥图案,衣袖残缺不全只剩很短的一部分,铁质的袖腕部绘有描金八宝纹饰。下裳分左、右两幅,前后开气,表面有横向排列的多个长方形铁叶小片。铁叶从上而下缀铁叶五重,第一重有铁叶37片,第二重38片,第三重41片,第四重43片,第五重45片,左右共计408片。每重铁叶间以镀金铜钉和彩绣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宝图案相隔。下裳共绣行龙六条,前后开襟处各绣一条行龙,裙底两条行龙,相对的龙首间绣火珠、骨饰云、四合如意云等纹饰,内敷铁叶。

头盔为铁质,顶盘、前后梁、护额等均饰镂空金累丝云龙纹和如意云纹,盔上前后梁饰两道金梁,各嵌饰一条镂空金累丝降龙,金饰上镶嵌的珊瑚珠、青金石、绿松石、螺钿珠、珍珠等已缺失。护额上绘有描金八宝图。护项缺失。护耳、护颈均为蓝地人字纹锦,石青缎缘,布满铜镀金的泡钉。护耳上面有金线绣的一条升龙及火焰纹,在龙头下有一圆形铜镜之类的镶嵌(不知此物是不是只有装饰作用)。护颈上有金线绣的一条正龙,龙身用红、绿线勾边,火焰云用金线勾边。缨管下部为镂空金累丝盘龙鼓形盘,管顶已缺失(图6)。

清代前期装备的铠甲来自于明代中后期军队铠甲的设计。明朝的铠甲也是受蒙古的影响,最早开始普及棉甲的正是蒙古军。这种棉甲比较轻,适合长距离作战还有保暖的作用。八旗铠甲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艺的优点,防护能力和外部装饰都有进步。清代大量使用的铠甲是棉铁甲,表面是坚厚的绵或绢的布料,金属甲片镶在里面,布装饰外面,然后在布的表面上用铜钉固定。棉铁甲看上去就像一件棉大衣一样,具有一定的防寒性,其柔软坚韧的特性也很适合骑兵使用,对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可以起到十分好的防护作用。

八旗盔甲都是棉夹铁复合甲。棉为丝绵,湿水后反复敲打,成为薄片,单是一层丝绵絮湿水后就能抵御火枪的远程射击;中间的铁甲名“哈片”,则用于抵御冷兵器的砍刺;里子为丝绸,密度大,能给箭镞或铅弹带来较大的阻力,万一射入后,金属物随丝绸嵌入肉体,拔箭头和挖铅弹时比较容易。这种盔甲对传统冷兵器和火器有较好的防护。如果认为这种看上去像棉大衣一样的铠甲(棉甲),抵挡不了刀砍枪刺,其实是极大的误解。棉甲的外表是比较厚实的棉布,在棉布里面为两层高壓棉絮夹锁甲铁片,铁片长7~8厘米,宽5~6厘米,不漏一点空隙,近乎完美地用铜钉从外面固定住。棉甲集合了现代防弹衣及防刺服的两大功效。而且有防御全面、轻便、灵活、耐寒,性能强等特点,实际上是一种性能非常好的铠甲。

八旗军的头盔不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成,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铜或铁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纹饰,并缀以铜或铁泡钉。

清代前期的铠甲实用性非常强,到了清代中后期,铠甲逐渐以绵甲为主,以棉布为里,以绸缎为面,中实丝绵,专用于检阅,更注重装饰性。

早期的八旗以红、白、橘黄、蓝为基本色,配上相互错开的四色镶边,组成八旗服色,并根据服色确定旗名。甲衣正黄旗统身黄色,镶黄旗黄地红边,正白旗统身白色,镶白旗白地红边,正红旗统身红色,镶红旗红地白边,正蓝旗统身蓝色,镶蓝旗蓝地红边,全身一律镶有铜质泡钉。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件蓝段绣金龙的铁叶铠甲应是清早期的正蓝旗的铠甲,而且是经过战火洗礼的实用铠甲,因为此铠甲战裙下部有火烧的破洞。endprint

清朝统治者一直对自己的民族服饰有着独特的理解。特别是他们不仅认为铠甲是祖先的传统,而且认为这是他们屡战不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对铠甲服饰的继承和发展极其重视。清代八旗盔甲种类繁多,何种级别的官员穿何种盔甲,均有严格规定,不可稍有逾越。《大清会典图》记录的清代盔甲有十二种样式:一,皇帝大阅盔甲;二,皇帝随侍盔甲;三,亲王盔甲;四,贝勒、贝子、固伦额驸、入八分公用盔甲;五,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散秩大臣、公侯伯子男、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和硕额驸、郡主额驸、文一二品、武一品、八旗都统、副都统、前锋都统、护军都统、直省总督、提督、巡抚、总兵用盔甲;六,文三品以下、骁骑参领、郡君额驸、县君额驸、乡君额驸、直省副将以下官员用盔甲;七,前锋参领、侍卫、护军参领、王府长史、典仪用盔甲;八,武状元盔甲;九,前锋校、护军校、骁骑校用盔甲;十,前锋、护军、绿营、骁骑兵丁用盔甲;十一,护军校、骁骑校、前锋、护军用绵盔甲;十二,锁子甲。

后金(清)政权诞生伊始,国家就开始建立各项封建礼制,对汗王(皇帝)、王公贝勒、文武百官的服饰定制也开始产生。崇德元年(1636)五月,皇太极将国号由大金改称大清,并制定了一系列宫廷服饰制度,对贵族及其家眷的冠帽、服装、配饰等详加规定,最后强调:“其衣服、马鞍、辔头、马韂(chan)、翎管、坐子,有仿上越分备用五爪龙、凤凰、黄缎者,概行禁止。不得穿用黄衣,倘有先制成者,俱令拆毁。上述各项,倘有仿御用式样仿造者,着严行禁止。”

大清开国皇帝皇太极明确提出:除汗王(皇帝)之外,任何人“勿服黄缎及缝有五爪龙等服。若系汗所赐者,方许服用”。皇太极在服饰上的训令,即服装用色和服装纹饰,一直是后代皇帝始终遵行的法宝,“明黄颜色”及“五爪龙纹”在《大清会典》中被确定为皇帝专用,成为皇帝服饰高于诸王、贝勒服饰的特殊标识。

龙作为皇族象征,在中国服饰中一直非常讲究。清代服饰对龙纹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从《满洲实录》一书的绘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努尔哈赤及八旗贝勒服饰上已经具有明显的龙纹图案,表明龙纹已是女真贵族特殊身份的一种标识。清代亲王的朝服一般都是龙袍,而贝勒是蟒袍。关于蟒、龙的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在清代早期,因承继明代的服饰,有五爪龙,皇帝专用;有四爪龙,王爵专用,不过当时把四爪龙叫蟒。但多数资料认为,蟒则形类龙,不仅以四爪别于龙之五爪,而且颜色不同,龙是金黄,而蟒是蓝色及石青色。“蟒”与“龙”纹区别之处还在于龙角足皆备,蟒无足无角。清顺治之后,才对龙纹的规制更加明确。据《大清会典》记载,亲王的朝服的颜色只能用土黄或者暗黄,不能是明黄,而龙必须是盘龙或者降龙,不能是升龙或者正龙。

根据此件铠甲上绣金四爪升龙及其精美程度推断这件铠甲的主人级别应该很高,由该件盔甲引发对历史来源的推理性分析。

根据资料和相关人士的回忆,该盔甲为原东北博物馆拨付,因为历史资料残缺,已经无法对其真实历史进行研究。笔者仅凭其外形特征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一是布面为纯蓝色,确定为正蓝旗;二是由纹饰的四爪龙,分析应为郡王或亲王;三是盔甲上火烧痕迹,主人应该参与过惨烈的战火洗礼;四是与辽西特别是锦州有一定的历史关联。

由此四點进行合理推测。因为受惨烈的战火洗礼,我们将其主人定为清早期。只有这一时期,清朝的皇族才能亲自参加一线作战。八旗又有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别。清顺治之前,上三旗为正黄、镶黄、正蓝三旗。顺治初期,正蓝旗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顺治七年(1650)底多尔衮死后,顺治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清顺治之前的正蓝旗旗主分别为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皇太极长子豪格、多铎之子多尼。这四任旗主只有莽古尔泰和豪格曾多次参战。

莽古尔泰(1587—1632)正蓝旗第二任旗主,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五子,英勇善战,天命元年(1616)受封和硕贝勒。在天聪元年(1627)的宁锦之战中率军攻击明军右屯卫,接着又以偏师守卫塔山的粮运,其后进军通州,逼近明都北京,大破山海关前来的明朝援兵。天聪五年(1631),莽古尔泰跟从大军围攻大凌河,跟从皇太极攻击明军,俘虏张春等人。在合围大凌河时,莽古尔泰向皇太极上奏所率部队被明军重创,而被皇太极责难,莽古尔泰拿起佩刀数次怒视皇太极,其后以大不敬之最被夺其爵位。天聪六年(1632)十二月,莽古尔泰因气郁攻心,暴病而亡,时年四十六岁。

豪格(1609—1648),第三任正蓝旗旗主,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初封为贝勒,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即位为后金大汗之后发动了宁锦之战,豪格在锦州与明军大战,击败了明军。天聪六年(1632),晋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崇德五年(1640)六月,皇太极为了长期围困锦州,豪格奉命和多尔衮一起在义州屯田,豪格率军击败了来犯的明军,攻克很多城池。又在杏山攻击洪承畴的兵马,与多尔衮一起包围了锦州。但是因为离开锦州城到远处驻扎,被遣回家中,降为郡王。后又和豫亲王多铎一起击败了宁远的明军,斩杀明将金国凤。崇德六年(1641),清军再围锦州,豪格攻击松山及山海关的明朝援兵,截获战马五百余匹。崇德七年(1642),围困在松山的明将夏承德秘密派人前去清军大营请降,豪格派遣左右翼兵马在夜里爬梯进入城内,擒获了洪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人,斩杀明军军官一百余人、士兵一千六百多人。又和济尔哈朗一起攻克塔山,取得了松锦大战的辉煌胜利。战后因为军功重新晋封为亲王。顺治元年(1644),因为中伤多尔衮被削爵,之后跟随清军入关。清定都北京后,仍封肃亲王。顺治三年(1646),被授为靖远大将军出征四川,同年灭张献忠政权。顺治五年(1647)三月,被多尔衮构陷削爵,事后被幽禁北京,同年四月死于狱中,时年四十岁。

由以上分析,该铠甲的主人可能是莽古尔泰或豪格,两人都曾经受封贝勒或王爵并任正蓝旗旗主,都曾在锦州一带亲自参战。但是通过对比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皇太极御用的蓝缎面绣龙铁叶盔甲和顺治帝锁子锦盔甲。此铠甲的外形以及精美程度,与顺治时期的铠甲高度相似,由此,个人认为该铠甲的主人是豪格的可能性大一些。

但此铠甲为什么流落民间,作者大胆想象一种可能。天聪七年(1633)年末,豪格在松锦大战中铠甲受损。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猝崩,豪格在争帝过程中失败。顺治元年,豪格被夺权降爵,正蓝旗被降至下五旗,其铠甲依制可能被收缴。经过历史的动荡,流落民间。这种想法只是作者的揣测之念。历史的烟云从来都是一团迷雾,一件铠甲的来源有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我们任何人都无法进行非常准确地评判和分析。毕竟,现今留存的史料不足以证明其非常准确的真实性。其真实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终生难破的未解之谜。我们只能就相关的一些非常小的资料进行想象性的分析。受个人局限,其合理性、准确性大打折扣。但正是这种分析和想象相结合,正是文物考据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历史文化寻真寻根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李理,范丽.清宫帝服话龙纹[J].收藏,2012(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清代
试论清代满族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及影响
宗族伦理视野下的清代婚制探微
从《创建蔚文书院官绅士民捐输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书院教育
清代崇明县乡村产业交易中“过投”的讨论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