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遗”威尼斯

2017-09-22

电影故事 2017年17期
关键词:红毯威尼斯竞赛

“拾遗”威尼斯

伴随着金狮奖的尘埃落定,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前有轰轰烈烈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后有商业片齐聚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聚焦在威尼斯水城之上的星光虽谈不上璀璨,倒也并非亮点全无。身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威尼斯早已成为诸多电影大师的摇篮,如今依旧是国内外电影人的向往之地。就冲着这一届难得一见的大师新作“大联欢”,这都是一次值得回味的盛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值得说道说道的新鲜事。“拾遗”威尼斯,让你不错过任何精彩的瞬间。 文/ 张雨虹

1.水城不会塞车,但会堵船

能被邀请走上国际电影节的红毯,穿上令人惊艳的礼服,站在无数闪光灯下,历来都是影星们渴望而又珍惜的一刻。然而总有一些意外会发生,不少影星就曾因为塞车、绕路等原因而错过了红毯,比如崔胜铉、黄景瑜错过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张雨绮错过戛纳国际电影节红毯;黄圣依错过奥斯卡红毯……

这回,虽然威尼斯不再有塞车的烦恼,却有可能面临堵船的尴尬。遇到游客如织和影人齐聚的电影节,行动速度缓慢的水上交通可让不少人吃了苦头,其中包括仅有的两位被邀请走红毯的中国女星……开幕式红毯已接近尾声,因《战狼2》而一炮而红的卢靖姗和长大了的“周小狄”徐娇才匆匆出现在离红毯几百米远的大道上,然后此时的她们纵然加紧脚步,却依然无缘红毯。“船迟到了,有很多警察,所以船停住了。”水城威尼斯,有时候也令人哭笑不得。

2 .中国电影不再“零入围”

能在主竞赛单元看到华语片总是令人惊喜的,纵然最终没能摘得桂冠,但依旧一扫上一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华语片“零入围”的遗憾。入围影片《嘉年华》的导演文晏曾担任《白日焰火》等电影的制片人,这并不是她第一次来到威尼斯,此前她曾以“未来之狮”最佳处女作奖的评委和路易吉·德·劳伦蒂斯奖(新锐导演奖)获得者的身份与“威尼斯”结缘。

“这是一个真正的电影人,她写的剧本非常有力,讲述了中国的社会现实。导演的执导感觉很好,她是导演、制片、编剧,很有天赋,讲述了一个好故事,有资格在全球展示。年轻的导演们需要保持本土电影的根,讲述中国人的故事,同时还需要寻找全世界通用的电影语言来讲这些故事。我们今年进入主竞赛单元的中国影片就满足了这一条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总监阿贝托·巴巴拉如此评价文晏。文晏站在女性导演的视角上,通过《嘉年华》讲述了两个不同年龄段、不同成长背景的女孩在时代潮流之下的成长故事。这部闯出国门的电影,有望在年内于国内上映,届时不妨在影院一睹风采。

3 .西方人眼中的五大中国最美外景地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来到中国进行取景,也令人好奇,在他们眼中最适合电影取景的风景在哪里?这次,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举办的“聚焦中国”活动中,湖北秭归、云南丽江、江西婺源篁岭、甘肃张掖和玉溪抚仙湖五个外景地荣获“中国最美外景地”称号。这其中不乏公认的旅游胜地,还有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遗珠”。参与这次评选的,包括意大利著名演员玛丽亚·库奇诺塔、意大利国家电影音像和多媒体工业协会国际部主任罗伯托·斯塔比莱等意方嘉宾,以及活动现场的上百名各界人士,他们针对文化、地理、民俗、风情等各种不同角度进行挑选。玛丽亚·库奇诺塔表示,“中国地大物博,有很多适合拍电影的外景地,我正好有一部合拍片要拍,希望能去中国取景。”这既是一次“城市文化的远行”,也不妨把它当作一次发现之旅,在这些美景出现在银幕上之前,提早一步进行探索也是一件美事。更何况,秋天已经来临,国庆假期也在向我们招手。

4 .大师云集的威尼斯

主竞赛单元中的好莱坞电影多达七部,再加上这些参赛片的来头都不小,使得这届电影节的阵容看起来尤为壮观。担当开幕片重任的亚历山大·佩恩,此次带着冲奥新作《缩身》来到威尼斯,他曾以《杯酒人生》《内布拉斯加》等作品惊艳奥斯卡。墨西哥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名字,对国内影迷来说也很熟悉,《地狱男爵》《环太平洋》都是耳熟能详的作品,此次带来的《水形物语》和《鬼童院》《潘神的迷宫》同属哥特童话风格。曾写出《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等剧本的保罗·施拉德被誉为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编剧之一,此次他自编自导的《第一次重组》也备受期待。

除此之外,还有曾凭借电影《阿黛尔的生活》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法国导演阿布戴·柯西胥、四度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收获“金狮奖”与“银狮奖”的日本导演北野武……对观众来说,这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绝对值回票价。

5.电影节上的粉红心心

除了诸位神采奕奕、盛装出席的主竞赛单元评委会成员,这回开幕红毯上最受瞩目的,莫过于马特·达蒙和妻子露茜安娜·巴拉索的现身。带着开幕片《缩身》而来的“马达”一身黑色西装,配白色衬衫与黑色领结,而身畔丽人则身穿一袭红色抹胸长裙,这对璧人在展现了“红与黑”充满艺术性的冲突与和谐之余,为威尼斯带了首波“粉红心心”。

除了他们,本届电影节上还有一对备受瞩目的“情侣档”。不做鬼脸的“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带着她的新作《母亲》来到了威尼斯。巧的是,这部新作见证了她的爱情。《母亲》由曾在崭露头角时就拍出意识流大作《梦之安魂曲》,随后又完成奥斯卡提名之作《黑天鹅》的美国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我们很有火花”,“大表姐”提起在《母亲》的片场第一次遇到男友时的感受。而在影片杀青后不久,两人就开始了约会,在迅速升温的爱情面前,22岁的年龄差完全不是障碍。这对恋爱刚满一周年的小情侣,这回齐齐来到威尼斯。我们除了能在这部有着冲奥能力的极具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个人风格的惊悚悬疑片中一窥两人的互动,还能在《母亲》首映礼红毯上看到“大表姐”面对男友带着些崇拜与爱意的眼神。发生在水城的爱情,总是浪漫的。

6.乔治·克鲁尼和科恩兄弟联手打造“爆款”

《迷镇》被安排在电影节的最佳时段—首周末的黄金时间放映,可见威尼斯对其的重视。的确,多产且多面手的乔治·克鲁尼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团队,由他本人执导,科恩兄弟编剧作保证,马特·达蒙、朱莉安·摩尔和奥斯卡·伊萨克主演。《迷镇》的顶级配置,决定了它在技术层面上的无可挑剔。如果统计《迷镇》的主创们过往曾获得的奥斯卡奖项总数,那么“16”这个数字足够夺人眼球,有理由让人们期待他们碰撞出的火花。

继黑色经典喜剧《阅后即焚》后,这是乔治·克鲁尼第二次和科恩兄弟联手,他表示:“科恩兄弟在80年代就写好了影片的剧本,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机会开拍。去年,在很偶然的机遇之下,我得到了这个剧本。这是我一直想拍的电影,幽默、暴力、恐怖、喜剧、惊悚融为一体。每个人看上去毫无危害的决定,最后却变成了灾难。”在首映礼放映结束后,一众主创面对发布会大厅里黑压压的一众来自全世界的记者们,他们强调这部影片对于时事话题的关注。纵然,有杂志评论认为《迷镇》是“克鲁尼最有娱乐性的影片”,但这也一方面说明了它之所以成为爆款的原因。

7.VR电影不会改变电影节的内核

作为一个老牌影展,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今年的一项重大新举措就是首次设立VR竞赛单元。印象里,VR还是近些年出现不久的新词汇,对它的固有印象还停留在视觉体验与虚拟游戏,然而眨眼间它就作为新兴电影的载体出现在了“三大电影节”上。在22部VR竞赛单元的入围作品中有4部华语作品,其中包括蔡明亮导演的《家在兰若寺》、米粒导演的《拾梦老人》,以及另外两部《自游》和《窗》。虽然最终没能将奖项收入囊中,但四部影片已经宣告了在VR电影领域,华语电影的实力不容小觑。

早前,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迪耶里·弗雷茂称他不会将VR或者Netflix影片选入主竞赛单元,因为希望保持电影节的电影意义。然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总监阿贝托·巴巴拉则认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对新技术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它们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适应,而不是愚蠢地去拒绝。新技术不是一个阻碍,而是一个机遇,需要运用这些技术来发明新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在我看来,技术永远不是障碍,而是一个机遇。与此同时,传统电影始终存在,电影节的核心是不会改变的。”

8.主竞赛单元里的新面孔

“三大电影节”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它们常常会挖掘并培养新人导演,然后把新人导演发展成电影节的常客,比如贾樟柯、何濑直美、哈维尔·多兰等就是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的“熟面孔”。然而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却有不少都是新面孔,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曾四次入围戛纳,今年凭借《第三次的杀人》第一次入围威尼斯;英国导演安德鲁·海格曾凭《45周年》入围柏林,《赛马皮特》是他第一部入围威尼斯的影片;澳洲新人导演沃威克·桑顿曾荣获戛纳的金摄影机奖,这回凭借《甜蜜的国度》第一次来到威尼斯;法国导演罗贝尔·盖迪吉昂是“三大电影节”的常客,但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也是第一次。

还有一些名字不被人熟知的新人导演带着新作来到这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其中,法国导演泽维尔·勒格朗凭借《倾尽所有》在一众大师的包围下“开辟一条新路”,摘得最佳导演奖和“未来之狮”最佳长片处女作奖,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除了《倾尽所有》,还有意大利导演塞巴斯蒂亚诺·里索的《一个家庭》、黎巴嫩导演齐亚德·杜埃希的《诋毁》、意大利导演马内蒂兄弟的《阿莫尔和马拉维塔》、意大利导演安德烈·帕劳瑞的新片《鲸》……他们的出现为这个古老的电影节带来了新鲜血液与新的活力,今后的格局势必会发生变化,而他们的动作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9.纪录片的盛会

“三大电影节”对于艺术性的要求都很严苛,因此也吸引了众多艺术电影,而这也造就了纪录片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崭露头角的盛况。2013年,“金狮奖”爆冷颁给纪录片《罗马环城高速》,它成为当年实至名归的黑马,不过这也为之后纪录片的盛行拓宽了道路。今年,依旧有一部纪录片进入了主竞赛单元,而它的拍摄者是被誉为“世上最伟大的纪录片导演”,去年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荣誉奖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87岁的怀斯曼在拍摄了45部纪录片之后,如今仍旧隐藏在摄影机后面,观察着这个世界。当怀斯曼本人出现在自己最新作品《纽约公立图书馆》的首映礼上时,面对经久不息的掌声,他红着脸默默拭去眼角的泪水。五十余年来,怀斯曼的镜头流连在警察局、医院、福利机构等各种社会机构中,或者有关培训美国的空军人员,或者有关宰牛的工厂,“我认为所有这些纪录片的出发点,或者设想,主要是想描述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纪录片的魅力或许就是在于,让镜头外的人们无比接近真实,观看这个格外繁杂的世界。

10.旖旎的威尼斯,这回有了魔幻的色彩

在桨声灯影里,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低调落下了帷幕,而大众最期待的“金狮奖”的归属,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在为期十天的竞赛日里,《三块广告牌》与《水形物语》一直稳居场刊评分前两名,最终评委会将“金狮奖”颁给了好莱坞最爱怪兽的吉尔莫·德尔·托罗,并在颁奖词中评价它是“当代的解毒剂”。吉尔莫·德尔·托罗在获奖后表示:“我想做的是保持纯粹,坚持信念,它虽然是怪物,但最终所有的走向都会是美好的。我相信人生,相信爱,相信电影。”

“墨西哥三杰之一”的吉尔莫·德尔·托罗,有一座属于他自己的怪兽图书馆,里面都是他收藏的模型和书籍资料,他将怪兽当作自己和世人沟通的桥梁,“怪兽和怪兽的世界是不完美的,这正如同我们和我们的世界,我要用我的怪兽让世人重新找回他们的同情心,原谅自己的不完美,赦免我们的瑕疵。”无论是小成本的《潘神的迷宫》,大投资的《地狱男爵》《环太平洋》,吉尔莫·德尔·托罗总会竭尽全力打造一个光怪陆离的异色世界。而这回,他通过《水形物语》让威尼斯披上了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色彩。

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完整获奖榜单

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金狮奖 《水形物语》吉尔莫·德尔·托罗

评审团大奖 《狐步舞》塞缪尔·毛茨

最佳导演奖 泽维尔·勒格朗《倾尽所有》

最佳男演员奖Kamel El Basha《羞辱》

最佳女演员奖 夏洛特·兰普琳《汉娜》

最佳剧本奖 《三块广告牌》马丁·麦克唐纳

评委会特别奖 《甜蜜的国度》沃威克·桑顿

最佳新人演员奖 查理·普拉默《赛马皮特》

地平线单元

最佳影片奖 《1988的妮可》Susanna Nicchiarelli

最佳导演奖Vahid Jalilvand《没有日期,没有签名》

评审团特别奖 《Caniba》Verena Paravel Lucien Castaing Taylor

最佳男演员奖 纳维德·穆罕默德扎德《没有日期,没有签名》

最佳女演员奖Lyna Khoudri《幸福的人》

最佳剧本奖 《遗忘诗行》Alireza Khatami

最佳短片奖 《Gros Chagrin》Celine Devaux

未来狮单元

未来之狮(最佳长片处女作奖) 《倾尽所有》泽维尔·勒格朗

VR竞赛单元

最佳VR电影奖 《Arden's Wake》

最佳VR体验奖(互动内容) 《La Camera Insabbiata》

最佳VR故事奖(线性内容) 《Bloodless》

威尼斯日单元

最佳影片奖 《坎德拉里亚》

特别提及奖 《M》《米花之味》

观众选择奖 《渴望》

经典单元

最佳修复影片奖 《Idi I Smotri》

最佳修复纪录片奖 《王子与恶灵》

终身成就奖

荣誉金狮奖 罗伯特·雷德福简·方达

猜你喜欢

红毯威尼斯竞赛
威尼斯商人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Chopard萧邦 红毯星光的见证者
个性红毯,我的时尚我做主
创新思维竞赛(3)
电影之外的世界比红毯跟更精彩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创新思维竞赛(6)
戛纳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