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血津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17-09-21张会永

乐活老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化生心血血虚

文/张会永

“手把手”教你学中医

气血津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张会永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们各自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相互化生、相互依赖的。上期我们讲了气,今天就来说说血和津液。

血集水谷之气

血,大家都不陌生,中医说的血和现在我们说的血液概念基本相同。血也是由水谷之气化生而来,中医认为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经过心、肺变成血液。除此之外,肾中的精气也可以转化为血,这与现代医学的骨髓生血有相似之处。血行于脉中,循脉流注全身,起到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各脏腑组织需要血液的濡养,才能进行各项生理活动。血的这种功能,与西医说的血很相似。

除了营养功能,中医学里血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参与思维活动。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当人体血脉充沛时,才会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当血液不足,就会萎靡不振,出现心悸、头晕、健忘、失眠等症状。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人体的思维意识活动是由心发出的,而心又主宰血脉,当血出现不足时,首先影响到的就是心,进而影响到了心的正常思维活动,出现头晕、健忘等精神症状。

还需要说明一点,中医的血与西医的血液不能完全划等号。在中医里,血不足称为血虚,在西医里,血液变少称为贫血,贫血与血虚也不能划等号。贫血的人会伴有血虚症状,但血虚的人未必贫血。例如,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面色不好的人,脸色发黄或发白,看上去像贫血,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却不贫血,这样的人,很可能是中医里的血虚,大多伴有心慌、头晕、健忘、失眠等症状。而这样的人群,平素多操劳过度,尤其是操心过度。

“费尽心血”“呕心沥血”这些血,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医讲的血,操劳过度,首先损伤的就是心血,中医里称“暗耗心血”,长时间的积累,导致的心血不足,导致的心血亏虚。临床上大多数的失眠患者,就属于此类。日常生活中,常听人说大枣补血,这里,大枣补的就是中医里的血,贫血者光吃大枣,很难纠正贫血,一些西医大夫常常以此批评中医,其实是概念的混淆。不过,对于中医诊断血虚的人,吃些大枣,确实能改善心慌、头晕等症状。

津液 濡养四肢百骸

津液,是中医学专有名词,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液体的总称。津液分为津与液,都是由饮食物中运化而成。清稀的、流动性较大的称为津;质地稠厚、流动性小的为液。津常常散布于皮肤、肌肉、孔窍,充当汗源;液常常灌注于骨节、脏腑之中。津液主要起到滋润、濡养四肢百骸、脏腑器官的作用。

当人体津液有余时,经过正常代谢,变为汗液或尿液排出体外。但当身体液体过盛,或者脏腑功能失调时,津液的输布也会出现障碍,多余的津液就会聚集在一起,变成痰浊、水饮,引发各种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呼吸系统疾病了,痰就是津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还有的人不咳嗽,没有呼吸系统疾病,也爱吐痰,其实也是津液代谢异常所致。临床上还有胸水、腹水以及水肿类疾病,都和津液代谢异常有关。这些痰、水,都是有形的、可见的病邪,人体内还有更多无形的、看不见的痰浊,引发眩晕、癫痫、中风等各种疾病,也都与津液代谢异常息息相关。

气血津液相互化生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们各自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相互化生、相互依赖的。这其中,气与血的关系最受关注。

气与血,一个属阳,一个属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气属阳而善动,血属阴而静止,血必须靠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周身,而且还必须靠气的约束才能循行在脉道中。如果气虚或气机紊乱,血的运行必然受到影响,血行迟缓,出现血瘀,或者因为气虚统摄无力,血液溢出脉外,出现各种出血症状。正因为此,中医称“气为血之帅”。

血能载气,气无形而善动,需要依附于血而不至涣散。因此,当人体大量失血时,气亦随之脱失。血虚常常伴有气虚。可以说,血是气得以依附存在的前提,因此中医又有“血为气之母”之称。还是之前举的例子,心血不足的人,除了心慌、头晕外,也常常伴有气短、乏力等症状,就是这个道理。临床上,在治疗血虚时,常常加入补气的药,以促进生血;治疗血瘀时,常常通过行气来活血;治疗失血时,常常通过补气来摄血止血,都是利用了上述气血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近似于气与血的关系,因为津液与血同属于阴,都具有滋养的功能。气推动津液运行,能够布散津液。前面说的津液输布障碍,聚集成痰、成水,多是由于气推动异常所致。气的阳热之性,还能蒸腾进入膀胱的津液,循环运行。老年人阳气亏虚,蒸腾不足,气化无力,津液很快变成尿液,排出体外,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夜尿多、夜尿频的原因了。津液也能承载着气,当人体津液大量脱失时,也会伴随着气脱。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有的人出汗过多后疲乏无力,甚至虚脱,就是因为“气随津脱”了。

血与津液来源相同,功能相近,都属阴液。可以形象地说,血液营养更高,更稠厚,津液营养略少,略稀薄。津液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化生为血液,可以说是血液的半成品。血液的耗伤势必也影响到津液。临床上,人们在失血的情况下,常常伴有口渴、少尿、皮肤干燥等表现,就是因为脉外的津液渗入脉中,补充血液,导致了津液不足。而津液的耗伤,也同样影响到血液。生活中,大汗之后,或吐泻之后,人们常会伴随心慌、头晕等症状,查看患者手背,还会发现血管瘪平,就是因为脉道中的血液渗出脉外,补充津液,导致血脉空虚所致。

张会永,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中医学专业。2004年拜国医大师李玉奇先生门下,随学8年,系统学习传统中医理法方药,并研习舌诊、脉诊。2007年起,师从杨关林教授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2008年始,从事血液科临床工作至今。临床之余,整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并从事生存质量及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化生心血血虚
石榴补血糖浆对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南仁东 用心血铸造“天眼”
南仁东用心血铸造“天眼”
血虚≠贫血
胃黏膜“肠化生”就意味着胃癌?NO!
血虚≠贫血
且看心血幻烟霞
芪归金蝉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