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017-09-21李月红

教书育人 2017年26期
关键词:道德观念心理健康德育

李月红

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李月红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中,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同样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判定人才是否符合当前社会要求、是否能够被社会主流观念所接受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在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英语课程成绩,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初中阶段不仅是我国九年义务教学中的最后一环,同时也是学生心理、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初中阶段重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中,笔者就将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融合策略进行探讨。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同为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但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存在差异的。首先就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所依靠的理论基础是完全不同的,这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学术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而德育则是以马列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其次,就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方式和教学目的都不一样,德育是针对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举止来进行评判,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判。再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手段是完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宣泄和疏导为主,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而德育则是强调思想观念以及道德素养的形成,需要有教师的言传身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道德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富于强制性。针对上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教师一定要从自身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榜样作用,才能从不同角度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虽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也有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群体都是一样的。其次,虽然两者的教育手段、理论以及评价方式都有不同,但是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最后,就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节奏是相同的,都是从浅到深,从易到难。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时绝对不能将二者进行分割,而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1.社会的发展需求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高尚品德的培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正是为了这个,因此,可以说,二者的融合完全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育现状决定

之所以要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也是由当前的德育现状所决定的。可以这样说,比起心理健康教育来,德育更加具有强迫性。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容易对德育产生排斥心理,再加上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如果没有合理的处置,就会对德育的开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而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削弱学生的反弹心理,在拓展德育渠道的同时也为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提供帮助。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方法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想进一步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之所以要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性格和品格的形成。因此,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必须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可以通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带领教师学习一些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从而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做出贡献。

2.加强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

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3.注意家庭的影响

在初中教学中,要想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融合到一起,还必须要重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众所周知,对学生来说,家庭对他们性格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进行融合,教师一定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可以通过家访、电话拜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行为动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同时还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可以以更加积极健康的面貌去面对任何的困难。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外,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观念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也要格外注意。针对当前我国课程教学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现状,笔者认为必须要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无论是在未来的学习,还是在工作当中都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念心理健康德育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论中西方神话创作的异同性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