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017-09-21徐晓静
徐晓静
(朝阳县农业区划办公室,辽宁 朝阳 122000)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徐晓静
(朝阳县农业区划办公室,辽宁 朝阳 122000)
谷子属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普遍栽培的作物之一。该作物的种植历史久远,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属于农民规模化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同时谷草还是牲畜很好的饲料,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由于干旱等不良自然因素以及农民不科学的耕作习惯的影响,使得谷子产量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均徘徊在较低的水平。为了改善这一不利形势,提高农民的收入,科研工作者通过几年的研究,终于实现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谷子种植中的成功应用。
1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增长的机理分析
1.1 可有效避免土壤水分的蒸发
地膜覆盖能够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自然蒸发,通过有关的统计结果发现,谷子从苗期到拔节这一时期其内部水分约为30%,从拔节期到抽穗期其体内水分约为20%。所以控制水分蒸发是保证干旱地区谷子顺利抽穗的关键。
1.2 对提高地温和促进谷子生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采用覆膜技术,谷苗根部温度要比地表温度高出20℃,拔节期也高出10℃。由于地温得到了有效提高,使得谷子的成苗时间缩短了10天。覆膜技术的应用,不但节省了谷子的成苗时间,而且还使谷子的根系更发达。根据有关的实际测定发现,腹膜的谷苗每株的根数增加了2~3条,根的质量也得到了整体提升。谷子根系的良好发展为谷苗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保证,同时给日后高产提供了基础营养。
1.3 有利于大穗的形成
覆膜技术在增温效应的作用下实现了300℃的积温补偿,由此促进晚熟谷子的成熟期提前9天左右,很好地避免了秋季早霜对谷子造成的危害。利用对谷子分化阶段的观察发现,应用覆膜技术的谷子要比普通环境下生长的谷子分化时间提前两个阶段,然而小穗及小花的分化时间却延迟了4天左右,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形成较大谷穗。而通过实际统计也发现,覆膜技术的谷子穗长和穗质量都有较大的增加。
2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技术
2.1 穴播栽培技术
首先要选择地块,应优先选择豆类或者小麦的夏茬地,避免在重茬地连续种植;然后将土地铲平、疏松,以此保证播种的总体质量。在施肥方面,应尽量施足底肥,并在生长期进行二次追肥。谷种的选择需要根据种植环境的海拔高度确定,当种植区域海拔低于1800米时,应选择晚熟高产类谷种,若种植区域海拔在1800~2200米时,应选择中早熟类谷种。在覆膜时要避免起垄,应采用比垄面稍宽一点的地膜进行覆盖,地膜的间距应保持在20厘米左右。每年的4月20日左右是谷子的最佳播种时期。在谷子的播种过程中,应采用穴播机进行点播,密度应保持在每公顷30万株为宜,以此实现规范种植的目标。播种以后就要落实定苗等田间管理责任制,确保作物病情能够得到及时防治。
这种技术最重要的应该属于后期的田间管理,如果在苗前出现降水,那么就应及时破除形成的板结。若苗孔发生错位,则需要引苗出膜且封好孔口。当谷苗的叶片达到3~5叶时,需进行间苗,当达到6~7叶时应进行定苗,在定苗的过程中,每穴只能留苗一株,且在定苗之后用土将苗孔封严,确保谷苗后期不出现倒伏和跑墒。另外,为了提高谷粒质量,需要在谷子的抽穗期每隔一个星期喷施一次叶面肥。
2.2 膜侧栽培技术
该技术与穴播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保墒效果,然而不足之处在于:保温效果差、种植时的操作空间有限。这种技术不但有效省略了放苗这一工序,而且方便了二次施肥及管理过程中的除草。由于该技术能够成功的将起垄、覆膜和播种三种工序一次性完成,因此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种植。而因为谷子种植通常是在湿度相对较大的土壤,所以在播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鸭嘴堵塞和下籽不均的问题,从而造成缺苗、断垄的现象。这就要求在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仔细的查苗,发现缺苗现象时应及时进行补上。对待出现苗穴错位的谷苗,应进行二次放苗。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该技术对土壤墒情未能进行严格的限制,否则就不会出现下籽不均这种问题。
3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新的农业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国在现阶段一定要选择最具成效的栽培技术促进我国农业总量的提升。谷子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具有较大的份额,特别是在干旱地区,谷子种植几乎成为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然而在干旱地区进行谷子的种植,土壤中的水分非常容易出现蒸发,从而给谷子产量和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应在谷子种植中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此提高土壤的作物生存条件,增加谷子的产量和质量。此外,还应提高农业种植单位或农户的自身素质,通过提高他们的田间管理技术,使谷子种植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带动我国农业生产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