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2017-09-20裴蓓蕾
摘 要:德育作为我国教育界中一种被视为通用的教学观念,在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德育”也成为一项专门的教育观念在教育界中沿用至今,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德育”在小学教育的渗透中还存在一定的瑕疵,许多小学教师不能有效地将“德”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当中,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所以,为突破部分教师“德育教学”的难点,将“德育”有效地与小学教育的教学相结合,本文将浅析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希望为一线的小学教育教师德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渗透;言传身教
随着小学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重点,以优化教学特征为标志”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一线的小学教育教师需要奋斗前进的方向,而在以教授基础知识为特点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的德育观念,注重学生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增添课堂之中的人文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理解小学教育知识的同时,完成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升华,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
一、 严格要求,养成习惯
教育学者孙云晓曾经说过:“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格的根基。”教师作为处家庭之外教育学生的工作人员,具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沿河的要求,使学生在学校当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例如,在我们班级当中,就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了一项《班级管理条例》,在这个“条例”当中包含以下内容:首先,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对笔记;其次,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及时完成;第三,尊重父母和长辈,见到长辈要有礼貌;尊敬教师,见到教师要问好等;第四,正常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第五,早饭好好吃,午饭吃饱饱,晚饭应少吃;第六,上完厕所要洗手……教师针对管理条例制定一些合适的惩罚措施,对没有遵守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遵守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一系列的课堂行为管理和生活习惯的管理等,使学生在严格的管理条例下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这个约束学生行为的条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的,能够增强学生对这些行为管理条例遵守的自觉性,从而使学生在不断规范自己行为的过程中,改善松散慵懒的行为和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尊师敬长的美好品德等。
二、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明白自己不单单是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培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在这其中,教师的行为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小学教师应当明确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教师的行为和言语也能够对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造成很深的影响,教师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而如果教师的行为和习惯不佳,则学生也有可能走上偏路。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当以身作则,除了牢固自己的專业知识功底之外,还应当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在教师优良品质的影响之下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 交流合作,学会尊重
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健全,有时候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的思想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有些道德品质还没有完全成熟与头脑之中,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锻炼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会自谦,学会表达自己,学会尊重他人,例如,在召开“我是品德小能手”的主题班会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对该话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对“品德”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在小组中表达自己关于“品德”的想法,口述自己做过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迹,并且锻炼学生在聆听他人讲述故事内容和想法的过程中培育自己尊重他人的美好品德,教师在“我是品德小能手”的主题班会的最后,可以请学生对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使学生在整个讨论汇报的过程中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不难看出,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德育工作,能够使学生在进行合作探讨的过程中,真正地体验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体会自己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尊重他人,可见,合作交流的形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能够培育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
四、 适时奖励,以示激励
奖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方式,小学生尤其是处于低学段的小学生的年龄大多还是七八岁,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以及管理的时候,如果一味地惩罚,只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惩罚不当会使学生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采用奖励的方式对表现有效的学生进行激励,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的自信心,而且对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能够促进学生对得到奖励的学生进行效仿,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单纯想法也较为简单,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也会为了博取关注而努力,奖励物品的诱惑也能够刺激学生改善自己的行为,而且,对于一直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进步奖励,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获得奖励的优胜感和荣誉感,促进学生继续改善自己不良行为,减少问题的发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难看出,通过奖励的形式进行优秀和进步学生的表彰,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进行优秀学生的仿效,从而减少班级内问题行为的发生,提高班级内德育渗透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的教学当中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健全的思想品质作为基础,同时也需要具有较好的观察力和耐心、细心,小学教师应当明白课堂教学与德育工作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运用多样化的方法,优化小学德育渗透的模式,从而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更好的引领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33):126-127.
[2]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89.
作者简介:
裴蓓蕾,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镇郑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