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太医职官教育的特征
2017-09-20李梦雪
李梦雪
摘 要 唐代太医职官教育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注重分科教习,针科独立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医科五大二级学科的设立,对现代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医学体系的确立意义重大;二是教学内容合理;三是教材具有针对性。本文旨在讨论以太医署为中心的唐代太医职官教育的特征。
关键词 唐代 职官教育 太医 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医疗在稳定社会民生上的重要作用,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医学的发展,把医学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由官方主持的医学教育可以追溯到晋代,南朝宋时出现了官方设置的医学教育机构。到了唐代,医学教育的制度和规模已经十分完善,中国古代医学职业教育的模式也在这个时期定型,后世王朝医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基本参考唐代的医学教育体制。唐代太医职官教育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学科体系科学化。学科体系开始向分科教习过渡,第一次把针灸学从医学体系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和药物治疗并立的医学体系;二是学科内容科学化,注重教习内容的层次性和整体性,教学内容和医官选拔制度相结合,体现了教学和实践相联系的社会功用价值。
1唐代太医职官教育的特征
1.1分科教习
唐代医学教育实现了医、针的分科教习。“后世人往往把中国古代医学概分为两大体系:一是‘神農—草药的药物治疗学体系,一是‘伏羲、黄帝—针砭的针灸治疗学体系。”显然,在唐代太医职官教育体系中,针学师生体系的设立、针科教材的独立使用都表明唐代已经十分注重分科教习。
1.2课程内容安排合理
以医科、针科为例,唐代太医职官教育内容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课程体系健全,包括医学学问的理论、诊断、治疗。“经脉和穴位是基本的中医理论,因此医学生习《甲乙》、《脉经》,针生习《素问》、《黄帝针经》”;在诊断上,医生习《脉经》,针生习《脉诀》;在治疗上,医生习《本草》、《张仲景方》、《小品方》,针生习《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图》;第二,课程内容全面。分为经和方两类。经侧重于医学理论,方侧重于治疗实践,而医科、针两科都注意到了理论和实践课程的配合;第三,课程性质分明,医、针生所习科目有主修和兼修之分,两类课程都要进行学习,只是学习的精细程度有差异。“(主修)皆使精熟,其兼习之业,各令通利。”注重学以致用,主修兼修课程皆与医官考核升迁直接关联。“诸医针生,以业成申送尚书省者,所司覆试策,各十三条……其兼习之业,医科、针科各三条。”可见,虽将课程分为主修和兼修,但是两者都关乎医学生将来的出路,不可偏废。
1.3教材具有针对性
教材选择上,医科侧重于经脉诊断和药方治疗,因此教材以《脉经》、《本草》、《张仲景方》为主。针科偏重于针法、识穴,教材以《素问》、《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图》为主。具体来看,首先,《甲乙》和《黄帝内经》都以针灸学知识为主。但后者是最原始的文献,前者经过了对后者的删繁去简,在变换体例后成书,可见针科的针灸学知识更全面难度也更大;其次,《脉经》和《脉诀》皆注明王叔和著,但后者只是后人借王叔和之名,并非本人所写。并且后者晚出,又使用口诀的形式记述脉学知识,较《脉经》更浅显易懂,因此侧重经脉诊断的医科选用《脉经》作为教材。
教材使用上,医、针两科都遵循学问的先后、学理的深浅。据宋《天圣令》第4条“诸医针生,初入学者,先读《本草》、《脉诀》、《明堂》。读《本草》者,即令识药形、知药性;读《明堂》者,即令验图识其孔穴;读《脉诀》者,即令递相诊候,使知四时浮、沉、涩、滑之状。次读《素问》、《黄帝针经》、《甲乙》、《脉经》,皆使精熟。其兼习之业,各令通利。”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先读《本草》,识得各类药物的药名、药性、用法,次读《甲乙》、《脉经》,学习脉象、脉征、诊脉等脉学理论知识。从针生角度看,先读《明堂》《脉诀》,从明堂图识记人体脉络,掌握脉象知识,次读《黄帝内经》,在了解人体经脉基础上学习针灸方法和原则,能够进行实际的诊断和治疗。
2小结
唐代太医职官教育在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唐代开始,针灸学从传统医学教育体系中独立出来,成为和药物治疗学并立的医学体系。唐以后的金、元、明各朝均是在唐代的基础上细化医学分科,进而实现医学教育科学化。唐代的太医职官教育体系的健全,使得古代宝贵的医学典籍通过教育的形式流传下来,这不仅是对医学典籍的保护,而且在教习和实践过程中人们对医学教育的重视度也不断提高。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医科、针科各有侧重,根据学问的先后、学理的深浅规范教学过程。这种教育理论的进步,不仅对医学,而且对其他各类学科都会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廖育群.中国传统医药[M].北京市: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59.
[2] 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D],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11-12).
[3] 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医疾令·第4条[M].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课题组,北京:中华书局,2006:320 .
[4] 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医疾令·第7条[M].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课题组,北京:中华书局,2006:320 .
[5] 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M].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6] 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医疾令·第4条[M].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课题组,北京:中华书局,2006:32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