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初探

2017-09-20詹禹曦

科学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一体化管理输电线路

詹禹曦

摘 要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促进了我国电网建设规模扩张,也带动了相关设备数量的增加,不同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状况。面对这样的现实,必须加强对输电线路检修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电网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这也是目前我国电网事业管理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举措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输电线路工作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的管理工作对输电线路必不可少。

关键词 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196-02

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使得以往的电力运行与检修的旧体系难以适应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另外,由于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过程中监督工作的缺乏,以至于管理不到位、工作不积极等问题时常发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把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

1 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早在六七十年前,对输电线路普遍采取的是定期检修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的是输电线路定期检修制度,这种检修方式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其中传统经验在具体的检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对输电线路的内部构造、设备参数、具体运行情况以及性能等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长期依据固有的规范进行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创新意识的缺乏,通常会导致前后两次检修时间间隔过短、费用支出过高等不良情况的出现,从而严重地阻碍了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

除此之外,我国电力系统目前正沿着高电压、大电网、高参数以及自动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如果仍然采用过去那种按时间来进行线路检修工作的方式,就难以满足新时期检修工作的需要。经历了城市电网、农村电网改造后,技术因素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逐渐明显起来,定期的检修工作对一些作用不大的设备来讲似乎是可有可无的。此外某些设备也没有进行常规检修的必要。基于这种现状,定期检修的方法早已不适应新的发展阶段了,继续勉强采用,只会造成不必要的开支,对正常的工作进度也有不利,如果检修过程中出现失误,甚至还会产生故障。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检修方式的选择。

2)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可能性。近几年来,电力系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尽管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效率低下的现象仍然出现在检修工作中,但在技术和运行方面取得的进步,还是在技術层面为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制度的实行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也促进了检修设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在特征、材质等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除此之外,采取一些合理的科学技术,在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同样是很有必要的。

2 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现状

1)专业人才不足。为了更好地完成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的管理工作,专业人才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专业人才数量不够,在对运行及检修一体化进行管理时,就会受到影响。往往会导致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此外,电力企业发展迅速,输电线路长度也有所增加,但依当前形势来看,擅长进行线路检查与维修工作的专业人才仍然是我国电力企业急需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输电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维修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

2)责任制度不完善。通常情况下,不完善的责任制度是会严重阻碍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进度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会接二连三地出现,难以确定具体由何人来负责,因此,工作状态混乱的现象时常发生。此外,不完善的责任制度,同样会对企业管理工作成效产生影响。一些设备运行人员经常会忽视输电线路运行之前的巡视工作。另外,检修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工作进程,还会提高检修工作难度,甚至会产生额外的成本消耗。

3)管理模式不完善。目前,尽管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所进步,但依然有不少问题存在于其一体化管理工作中,例如只有极个别的工作人员可以熟悉操作设备,这一点对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很不利的。此外,进行时间部署、参考数据以及主题项目等信息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同样会被运行及检修管理模式省的不足所影响,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导致输电线路运行不畅的同时也阻碍了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

1)建立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在正式开始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前一阶段,相应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是必须要考虑的一项任务,之后根据此系统来实现对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状态以及预期检修目标的评测,接着要对安全问题进行详细检查。不仅如此,对输电线路的运行以及相应的参数指标同样要进行合理的分析,使得运行及检修一体化有了更明确的可能性。此外,检修计划对具体的输电线路工作来讲,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对一系列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使异常情况的发现变得更容易,也有利于检修工作的及时开展。

2)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管理库。近年来,我国电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输电线路的规模同样与日俱增,设备情况也变得错综复杂,这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而言,无疑增加了不少难度。所以,为了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设备信息档案库的建立与完善工作,减少混乱现象的频繁出现。

此外,进行档案的建立时,要做好不同设备的原始档案整理工作,对设备的检修情况、运行指标、制造厂家及工作中出现的异常都要记录在档,为设备的分析监测工作的进行提供便利,为下一步准确判断当前设备状态奠定基础。

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主要技术。通过对智能分析技术、数据库分析技术、负荷预测技术以及安全校验技术等的合理应用,电力部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所谓的一体化,其主要是包括检修、状态和机械故障3个方面,并结合输电线路的运行检修,然后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处于不同状态下的设备分别进行标记,随后依据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来进行检修手段和周期的设置,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多余的开支,又促进了供电效率的提高。

4)提升智能化水平。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与核心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电力系统员工对运行人员的工作记录进行合理有效的整理与分析,帮助检修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

此外,当智能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时,既有利于输电线路工作效率的提高,也避免了信息在繁琐的过程中进行传递。如此一来,不仅减少了维修线路的时间消耗,也减少了人力劳动者的工作量,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精确性和可靠性不断向前发展。

4 结论

总的来说,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促进了输电线路的供电效率的提高,还减少了输电线路维修工作的成本支出,既有利于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又带动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进行科学而全面的管理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蒲廷兵.浅析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一体化管理[J].现代制造,2013(12):169.

[2]王凯正.关于输电线路的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7):43.

[3]田鹏飞.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技术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9):258-25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体化管理输电线路
基于“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探究
主网规划与配网规划协调一体化管理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