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经典《包法利夫人》
2017-09-20汪海涛
摘 要:李健吾,近代著名作家、戏剧家,曾任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作为法国文学研究工作者,著有《福楼拜评传》(1935)、《司汤达研究》(1950)等专著与专论。本文以李健吾先生的《福楼拜评传》为指导,再读文学经典《包法利夫人》,全面解读艾玛·包法利的人生悲剧。
关键词:艾玛·包法利;人生悲剧;婚姻;爱情;宗教与科学
作者简介:汪海涛,女,硕士,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1
引言:
关于《包法利夫人》的研究有诸多角度。大多数研究都从单一的角度进行的深入解读,如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艾玛的爱情观等等。然而包法利夫人的人生悲剧必须全面的分析。破产和债务这个导火索让她选择服毒自杀,但是让艾玛最终如此决绝的是她失败的婚姻,以及给予她虚假的希望的虚伪爱情。包法利夫人迷茫地活着时,宗教不能解脱她的痛苦,她垂死之时,科学(医学)也没能救她。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爱玛走过了一条幻灭的人生毁灭之路。本文以李健吾先生的《福楼拜评传》为指导,再读文学经典《包法利夫人》,全面解读艾玛·包法利的人生悲剧。
一、婚姻悲剧——“下等动物”夏尔和孤独的艾玛
艾玛人生的第一个悲剧是她的婚姻。当艾玛从修道院回到托贝尔农场时,她感到万念俱灰。夏尔·包法利的出现给她带来的刺激,使她相信夏尔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男人。抱着自己所有的希望,爱玛嫁给了夏尔,然而过多的希望换来的是过多的失望[8]。李健吾先生在《福楼拜评传》中分析说夏尔“是一个动物,一个纯粹的下等动物![5]” 然而艾玛有一种天生的“艺术情节”。丈夫包法利只是一个乡镇医生,她却期待浪漫却过于理想化的爱情[4],因此艾玛注定是孤独的。然而艾玛并不放弃,她转向婚姻之外去寻找自己的灵魂伴侣。
二、爱情悲剧——虚假的爱情和影子爱人
艾玛与罗多夫交往时,一开始她不厌其烦地自言自语:“我有一个情人了!我有一个情人了![3]”新鲜劲儿一过,艾玛发现他并非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完美无缺,“他的口气粗鲁庸俗,令人反感”[3]。和莱翁缠绵一段时间后,艾玛觉得他很乏味,约会也变得和婚姻一样平淡无味。罗多夫和莱翁都不是艾玛理想中的爱欲对象[1]。
艾玛所深爱着的男子只在小说中出现过一次,确切点说是出现过一个身影。这个身影源于爱玛在侯爵家聚会时邂逅过的那位子爵。当她给她的情人赖翁写信时,她看见的“却是另一个男子,……她最强烈的欲求衍出的影子……。[3]”
艾玛无法拥有这个影子爱人,于是将爱情转嫁到罗道夫、赖翁的身上。然而艾玛只是罗道夫无数情妇当中的一个,“一股新颖劲儿和一件衣服一样渐渐褪下来:裸露出热情的永世单调”[3]。赖翁与艾玛有两段恋情。两人初识时,赖翁单纯且怯懦,而艾玛也以为自己发现了真正的爱情,后悔结了婚。等到他们再次相遇时,赖翁已经见过了市面,艾玛也已经有过了第一个情人,此时他们所谓的爱情就是追求肉欲。
艾玛寻求自我的解放,却不慎跌入到自己营造的爱欲假象之中[2]。艾玛在两个男人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爱人,当罗道夫拒绝与她私奔,并在最后拒绝接济她时;当赖翁怯懦退缩,不能在她最需要帮助时搀扶她时,她的爱情之梦破灭了。
三、求助无门——虚伪的宗教与伪科学
面对家庭、伦理道德与情欲、自由的冲突时,艾玛无所适从。她内心极度煎熬时,曾想过向宗教求助[7]。她去找布尔尼先——宗教的代表。李健吾先生评价布尔尼先说,“他缺乏精神生活,也不知道精神生活是什么。[5]”当艾玛向他倾诉时,布尔尼先居然吃惊道:“怎么,他(夏尔)不给你开方子吗?”布尔尼先不知道,有些病是吃药治不了的。所以宗教没能救艾玛。
科学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医学。因为福楼拜来自医生家庭。而科学的代表人物是郝麦,他所相信的上帝是“苏格拉底的上帝”,“富兰克林的上帝”。但是李健吾先生評价他说“这敢作敢为的药剂师,随地口里天花乱坠,有时一样怯弱,怕见医生开刀,怕招凉,怕死![5]”福楼拜就是把身中剧毒的艾玛交付给了这样的人,满口科学,实践的却全是伪科学。艾玛垂死之际,药剂师也束手无策,最后还是香消玉殒了。
四、结语——消逝的包法利与永远的艾玛
艾玛拒绝自己的社会身份与生活方式,在高度想象的激情中忘记自我的原本面目[6]。她的角色虽然换成了包法利夫人,但这只是别人给她加上的一个名字而已。虽然包法利夫人死了,但艾玛永远骄傲地活着。
参考文献:
[1]陈立乾.浅析艾玛包法利人生悲剧的自身因素[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0(12):72-73.
[2]豆婉娜.《包法利夫人》:爱欲的虚幻与假象[J].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52-54.
[3][法]福楼拜.包法利夫人[M].李健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
[4]姜婉婷.理想主义的悲剧--浅析福楼拜和他的《包法利夫人》[J].青年文学家, 2017(8).
[5]李健吾.福楼拜评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6]王颖.《包法利夫人》爱玛的自我存在[J].文教资料,2017(9).
[7]杨秀红.宗教流毒的挽歌,爱情传奇的幻梦——包法利夫人悲剧探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2):73-74.
[8]杨春叶.《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爱情悲剧[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3):123-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