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月之光》中克里斯默斯自我身份的构建

2017-09-20崔杜颖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6期

摘 要:《八月之光》是威廉·福克纳一部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作品,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主人公克里斯默斯一生都纠结于“我是谁”的问题中,在自己是白人还是黑人身份中苦苦挣扎。本文将通过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克里斯默斯的自我身份构建及其悲剧人生,凸显现代人对自我身份的模糊不清与迷茫。

关键词:《八月之光》;镜像理论;自我身份;悲剧人生

作者简介:崔杜颖,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八月之光》因其一针见血地触及美国南方种族问题而成为关注的焦点,并将种族问题和基督教文化相结合,揭示了美国黑人在自我身份追寻过程中的迷茫与遭受的身心上的痛苦。故事以莉娜寻找她的情夫卢卡斯·伯奇为开端,当她在星期天下午到达杰弗生镇时,一幢房屋起火了——伯顿小姐在她的屋中被谋杀了。莉娜一心想要寻找的情夫是伯奇,而她却找到了邦奇,一周后她生下了自己的儿子,而就在同一天,凶手乔·克里斯默斯也被杀害,恰好伯奇也在这一天去小木屋会见莉娜,然而见面几分钟后伯奇又逃离了,莉娜自此又踏上了寻找情夫伯奇之路。

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一个人在他的镜像阶段完成了自我身份的构建,但这种自我身份是虚构的亦是不稳定的。所以镜像理论可以理解成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自我身份的认同,也就是主体在认定一个镜像后自身所起的变化。镜像阶段是自我的构建,是一个人第一次称自己为“我”的阶段,自我意识的建立便是在镜像阶段并且是主体构建自我身份的一个重要部分。乔·克里斯默斯自幼就面对母亲角色的缺失,继父对其严格的清教徒戒律的约束对他塑造自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他缺乏身份归属感,这影响了他最初的自我构建和自我认同,导致其自我意识模糊。

一、克里斯默斯的自我迷失

克里斯默斯是没有名字的,他的名字甚至是对自己的嘲讽,来源竟是因为他在圣诞节前夜被遗弃在孤儿院门口。克里斯默斯对他的父母和家庭一无所知,从生物学定义上他也没有黑人的特征。然而,他在孤儿院的时候,其他孩子都叫他“黑鬼”,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不同,无法意识到自我的真实身份,逐渐走向自我迷失。小说中多处提到克里斯默斯像“影子”一样,这正是他缺少一个具体的实在的具象身份。“在那条静谧空寂的巷子里……他就像一条影子”(111),他就是“渐渐消失在路上的那个形体,那个影子”(177).在他逃跑后,人群围着监牢,他们“看着监牢,就好像刚刚跑出去的是那个黑鬼的影子一样”(338)。“影子”就像笼罩着他的意识,使他对自我的身份越来越模糊。

在镜像阶段,“父亲作为一种否定力量介入进来,他颁布法律和禁令,主体进入了象征秩序,但尚未接受父亲的法律”,这时出现的“父亲”打断了孩子的欲望,即他的外公海因斯也告诉其他孩子他就是个“黑鬼”,并且总是对他恶言相向。父名代表的是一种法则,是一种家庭和社会的制度,海因斯就以父亲式的权威控制着克里斯默斯,使其对自我身份越来越不确定与焦虑。

二、克里斯默斯的自我找寻

当主体进入象征界时,人的主体性就会在这个关键时期形成。克里斯默斯在走上社会后,竭力想找寻自我,确立自我身份。但在种族主义盛行的南方,他也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了种族主义者。“黑鬼”这种自我意识已深深植根于克里斯默斯的脑海中,而他的肤色却是白人的特征,在他对自我身份产生矛盾感,深陷于白人和黑人问题中时,他从未放弃对自我身份的找寻。在被博比带来的男人痛打一顿后,他开始在社会上漂泊,在这过程中想确立自己的真实身份。他甚至想通过与女人的关系来确立自己的身份,他的每次性经验后,总是疯狂地确立自己的独立性。当面对问题或是自己的内心冲突时,他喜欢通过暴力行为攻击试图改变他的人,以确立自己的独立性。

三、克里斯默斯的自我异化

克里斯默斯出于本能地害怕并且不情愿成为一个黑人,而他却在潜移默化地告诉自己就是黑人,外界他者对他的影响也不断促使他走向异化。乔安娜坚持让他去黑人学校并成为黑人律师,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承认自己就是“黑鬼”。这一切都促使克里斯默斯走向自我异化,谋杀了乔安娜。这些都表明在克里斯默斯的意识里,有着激烈的种族冲突,甚至他也是一个种族主义者,认为白人是至高无上的种族。其次,他的养父对其个人自由与个体身份的宗教惩戒,不但没有让克里斯默斯作为他的规制对象接受他的训诫,反而使其在消极抵抗和沉默中进一步自我异化,走向畸形与病态。

四、结语

自我身份需要依赖他者来构建。克里斯默斯在他者养父、外公以及乔安娜的影响下未能成功地实现自我身份的構建,最终走向自己的人生悲剧。他的身份复杂性是对男方种族主义的批判,更是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自我的难以确定导致最终迷失自我,找寻自我失败,在黑人还是白人之间斡旋,难以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张千会. 浅析《八月之光》中人物的身份认同危机[J]. 文学界(理论版),2011,(05):139-140.

[2]王立新,王钢. 《八月之光》:宗教多重性与民族身份认同[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9-15.

[3]生安锋. 白皮肤、白面具:《八月之光》主人公乔·克瑞斯默司的身份僵局[J]. 外国文学研究,2004,(04):44-49+1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