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唐文人词的宫廷文化现象
2017-09-20王亚芳
王亚芳
摘 要:从最初的萌芽到最终与诗、文比肩的独特文体,词体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词兴起于唐代,唐代文人词受诗歌与宫廷文化的多重影响经历了从最初的萌芽,到初步生成,再到发展变化,最后基本定型的演变,本文意在对中唐时期的文人词进行考察探讨,着重分析宫廷文化与唐代文人词的关系。
关键词:中唐;文人词;词为艳科;宫廷文化现象
作者简介:王亞芳(1992-),女,汉族,吉林舒兰人,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中唐文人词数量众多,此时的文人词与诗尚没有明显的分界,中唐诗人的词在形式上与诗歌很接近,并不同于当时民间流行的长短句。如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云:“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自中叶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及本朝,则尽为此体。”由此可以论证这一时期的文人词尚未与诗剥离,仍然具有诗的基本特征。气质有所变化的诗人们以传统的诗歌创作风格应用于歌舞环境,其词句形式与诗歌的齐言形式相同。
这一时期有两位诗人对词作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即刘禹锡与白居易。《全唐五代词》收刘禹锡《杨柳枝》十二首,《浪淘沙》九首,《竹枝》十首,《纥那曲》两首,《忆江南》两首,《抛球乐》两首,《潇湘神》两首,绝句体声诗曲歌三十五首,长短句四首,介于两点之间杂言体两首,共计四十一首。收入白居易《杨柳枝》十首,《浪淘沙》六首,《竹枝》四首,《忆江南》三首,《长相思》两首,《宴桃源》三首。但据苏轼《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题注云,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又因庄宗词首句为曾宴桃源深洞,故后人又名《宴桃源》。从庄宗作《宴桃源》一词可以看出在宫廷词并未中断,庄宗自创词牌自己填词,宫廷的享乐需求促使了词朝着词为艳科的方向发展。
除去《宴桃源》一词,刘禹锡,白居易的其他曲词作品大多相近。以白居易的和刘禹锡的“杨柳枝”为例
杨柳枝(其一) 白居易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杨柳枝(其一) 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珠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这两首首曲子词都为七言,不但押韵,而且对仗工整,并无词的长短句的特征,可见当时的文人词尚未与诗完全剥离,依旧具有诗基本的特征。但是为了配乐需要,白居易、刘禹锡的曲词多采取清丽柔美的意象、温柔婉媚的写作手法和香艳婉约的词风。引导词朝着男子作闺音的女性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与宫廷文化相关的词作主要有王建的《宫中三台》两首,《宫中调笑》四首:
《宫中三台》
(其一)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红鸾扇遮。
(其二)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天子秋千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宫中调笑》四首
(其一)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 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其二)
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 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其三 )
罗袖,罗袖,暗舞春风依旧。遥看歌舞玉楼, 好日新妆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其四)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 商人少妇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此外,王建还有《宫词一百首》,由一百零二首七绝组成。这组诗描写宫女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面,表现了宫女的内心苦闷和她们的不幸遭遇。以第二十五首为例
竞渡船头掉彩旗,两边溅水湿罗衣。池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
这首词描绘了唐朝宫女的戏乐场景,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宫廷女性的生活,充满趣味。
通过上文的几首诗,可以看出中唐文人词虽然与诗尚未完全剥离,但是在风格上却发展了婉约的词风,以上文刘禹锡的《杨柳枝》为例,《杨柳枝》一词四句都为七言,且对仗工整,但是在风格上他既没有唐诗诗风的昂扬向上,也没有唐诗意象的宏大,反之,词中运用残柳、风、花、雪等意象,加之婉约柔丽的风格,与北宋的婉约词风颇为相近。此外,从上文王建的《宫中三台》也可以看出,虽是歌功颂德描绘一片繁盛昌盛的景象,但却运用草、花、明月、清风等清丽雅致的意象,词风也有典雅清丽之妙。故而笔者认为中唐文人词虽不及盛唐李白词的造诣之深,但是却无盛唐诗歌的奔放豪迈,奠定了词的婉约柔媚之风,为词的后续发展与词的女性化特征奠定了基础。
结论:
综上可知中唐文人词与宫廷文化及诗歌密切相关,宫廷文化对词体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应歌,应制对词体初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由于受宫廷文化的影响,早起文人词的抒情主人公多为宫廷女性,从而奠定了词的“男子作闺音”的女性化特征。同时,早期文人词由于受到诗歌的影响,多为五言或七言的形式,且对仗工整,由此亦可看出诗歌对词的深刻影响。故而笔者认为,中唐文人词受诗歌及宫廷文化的多重影响,既有诗歌的基本特征,又促进了词体本身的持续发展,对词体的演进与发展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昭岷等:《全唐五代词》[M].中华书局,1999.12.第1-185页.
[2]孟棨:《本事诗》[M].中华书局,2014.03.
[3]孙艳红:《唐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M].中华书局,2014.9.
[4]木斋:《论早期应制应歌词的词史意义》[J].江海学刊,2005.3.
[5]王新立:《唐宋文人论词的阶段性特征考论》[J].天中学刊,2015.4.
[6]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