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分析

2017-09-20潘慧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师生关系高校

潘慧敏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网络环境下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本论文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出发,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师生为例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合理的策略以及建议。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之间的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校教学工作以及教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教育内容、方式在不断更新,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师生关系也产生巨大变化。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的本科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进行调查分析。

2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的新变化

2.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主体意识增强

网络时代,学生不仅可以从授课老师那里获取知识,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需要接受在线教育进行自学。在问卷调查中,大学生群体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会有针对性的选择网络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如英语四六级,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资格证考试培训,还有与个人兴趣爱好相关的网络公开课等等。在线教育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使得大学生对高校教师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2.2网络环境下教师开始树立新的学生观

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不同,网络工具的使用使得高校必须改革教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老师自身需要学会熟练的使用网络工具,例如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批改作业等,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增多;同时教师自身也树立起一种合作学习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搜集资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利用网络可以分享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创造性思维。

2.3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受到推崇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是多种多样,百度搜索浏览器、电子图书馆、微博、QQ、微信这些网络媒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信息储备,对于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来传授知识的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彼此之间也变得更像是朋友,大学生接受新讯息的反应速度快,能快速和熟练的使用网络工具,而教师则以自身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成熟的教学经验与学生互动,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78%的学生和55%老师认为网络时代更有利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3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目前对我校师生关系持满意态度的老师有41%,学生有40.6%,持一般态度的老师有52.7%,学生有53.2%。在分析调查结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在以网络时代为背景的前提下,我校师生关系存在以下问题:

3.1社交网络并未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

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未能很好利用社交网络同教师主动沟通交流。调查中是否愿意并会通过社交网络与老师保持更多、更有效的沟通,42.6%的学生有意向但没有去做,44.7%的学生表示愿意但沟通不多,是否已经加了授课老师的微博、QQ或是微信,76.3%的学生加了但联系不多,只有15.6%的学生加了并与老师有较多互动。其次,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完成教学。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数量是衡量高校教师个人成绩以及职称评定的关键因素,使得很多老师有意愿与学生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交流但却未付出时间,多数老师表示精力有限,工作忙。

3.2师生之间的相互满意度在网络环境下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问卷中48.9%的学生对我校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教学方式持一般的态度,54.3%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太过理论化,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更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另一方面,网络工具的便捷使用使搜集获取信息的资源更多样,学生在课堂上不再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老师,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愿意积极思考,甚至于利用手机等联网工具直接获取答案,教师传授知识的主导作用降低,学生在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质疑,教师权威降低。学生的听课质量以及教师的授课水平都有待提高。

3.3培养方案存在问题,师生之间亲密度降低

现行的培养方案使得师生间的交往不如中小学师生关系的亲密度,学分制使得许多大学生能够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但这也使不同课程会有不同的老师,对于师生之间的深入交往与沟通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为了学分会倾向于选择考核难度低,容易完成学习任务的课程,最终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质量,也没有促进学生同教师进行有关学习内容的沟通。

3.4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考核系统不完善

在利用互联网让学生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这项工作中,本意是促进高校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但评教系统的设置并非十分完善,有些学生的评价并不具有真实性,有42.6%的学生认为我校通過网络让学生对授课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不能完全反应教师教学的真实情况,有些同学怕挂科不敢提出真实的想法。

4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产生问题的原因

4.1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师生关系提供便捷有效互动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沟通过程中的随意性。对于通过上课接受专业知识的这一传统方式,很多大学生缺乏认真积极的态度,认为自己可以通过网络自学或者认为教师授课水平不高,降低了课堂听课效率。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注意力、精力很容易被分散,以致于高校课堂上出现了“低头党”一族,而教师在看到学生对自己的授课内容毫无反馈时,也会降低教学热情。这极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endprint

4.2教师观念未能及时转变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教学再丰富的老师在面临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积极接受新鲜事物。然而与年轻人相比,高校老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在对信息获取以及网络工具运用方面同大学生相比并没有绝对的优势,甚至一些思想会落后于大学生。而且很多时候老师与学生关注的信息焦点也不一样,若不聊专业知识在进行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时会产生沟通障碍甚至代沟。其次,部分高校教师早已习惯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主导看重教师权威,调查中许多老师表示会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给予耐心解答,但很少会去主动沟通了解学生。

4.3高校未能有效营造共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环境

大学生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但不难发现大多是大学生自行组织,与同龄人进行互动。而与教师除上课之外面对面的活动交往很少,而高校教师面对各种考核机制,绩效评估等没有精力和空闲时间与学生进行真实互动。其次,高校教师的授课模式流动性很大,使得学生未能有充足的时间与老师深入探讨和交流。最后,学校实行选课制,面对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院的学生提高了师生深入交流的难度,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降低。

5改善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建议

5.1大学生应养成网络自律精神,提高学习积极性

90后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学生中的主力军,作为有个性、爱自由的一代,要学会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同时应积极结合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互相补充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当遇到困惑时不要断然认定教师讲授的内容有错误,不妨利用社交网络在不打扰教师休息时间的情况下将自己心中的疑问向老师提出,并且应注意交谈中要保持对老师应有的而尊重和礼貌。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学会正确利用网络工具,不作课堂上的“低头党”,不在网络平台上做肆意妄为,言论不负责的“隐身人”。

5.2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包容、关心和引导大学生

高校老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像长辈一样来关爱学生的生活、就业、情感等方面,让大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高校老师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询问学生一些问题,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也会提高学生上课的热情。此外,年轻人与中年教师在对信息关注方面有分歧,作为老师不应觉得有代沟,倒不如利用社交平台主动向学生推送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专业知识,更有机会与同学们展开讨论,了解彼此的想法。

5.3改进学校的管理体制,为师生和谐共处创造环境

学校应当改进对学生和老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不局限于卷面考核,制定出多维评价体系,例如与教师课上互动频率就可以作为学生的一项考核标准,旨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对于老师,学校应当完善已有的网上评教系统,注意匿名评价,评价时间的选取,使学生不再因给出负面评价而担心挂科,提高评价的真实性、有效性,体现教師的教学水平、态度、质量。并且把师生关系的考核评价加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其次,校园应当营造尊师爱生的氛围,多举办促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宣扬和谐师生关系理念,例如在教学楼设置可供师生课外交谈讨论的教室,定期举办一些学术沙龙等。最后,了解校园文化,对于师生关系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建立公众平台,将学校中发生的热点事件、活动、新闻、重要通知、公告进行推送,为师生交流营造共同话题,提升校园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陶鹏.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师生关系危机、原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5(05).

[2] 刘勇.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沟通模式研究[J].高教研究,2012(01).

[3] 李青.网络社会中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重构[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 冯炎连.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以及网络工具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

[5] 黄明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师生交往原则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2015.

[6] 石有进.论校园安全网络下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2).

[7] 刘信阳,何云峰.论高校“师生成长共同体”[J].高等农业教育,2014(04).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师生关系高校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