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井冈山率先脱贫,走上致富路

2017-09-20柴帆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井冈山贫困户精准

本刊记者|柴帆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井冈山率先脱贫,走上致富路

本刊记者|柴帆

5月27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主场活动上,井冈山现场炒茶项目吸引了大量参观者。今年2月26日江西省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井冈山市脱贫退出是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经过各项数据详细评估后,由国家层面做出的脱贫退出的认定。

说到井冈山,相信大家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诗并不陌生,井冈山区位于江西和湖南交界的罗霄山片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开发潜力巨大。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技落后、人才短缺等原因制约了这里的发展。

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脱贫“路”

上世纪20年代,勤劳的客家老表在神山村落户。神山村山高路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村民每次出山,都要翻山越岭,花费三四个小时。在当地乡、村党员干部的组织下,神山村终于在2005年修通了一条长3.5公里的水泥路,结束了雨天一脚泥、晴天满身灰的历史。

路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却出现了,由于路太窄,只够一辆小汽车通过,旁边都是悬崖峭壁,很难会车。大货车开不进来,村里的木材、竹子、山货等赚钱的货物运不出去,神山人依旧贫困。

2015年5月,井冈山市提出通过4年时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组织3000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为解决路的问题,扶贫团和村“两委”成员召集党员群众多次开会讨论,确定扩路方案。同时,积极争取各类帮扶。现在道路已扩宽到5米,并增加了30余处会车点。

路通了,村容村貌随之改变:在尊重村民意见的基础上,37栋土坯房经吉安市建筑规划设计院分别量身定做,换上了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新装”,村道两旁也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各家门口都放置了垃圾桶,一个美丽宜居的新村掩映在青松翠竹之间。

“红蓝黄”卡制度,精确“扫描”每一个贫困户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找准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调研时强调,“扶贫、脱贫的措施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

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井冈山独创了“红蓝黄卡”制,按照贫困程度将无力无业贫困程度比较重的贫困户评定为 “红卡”户,将劳动力少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评定为“蓝卡”户,将贫困程度相对较低的贫困户定为“黄卡”户,以“村内最穷、乡镇平衡、市级把关、群众公认”的原则,采取“一访、二榜、三会、四议、五核”的“12345”精准识别模式,确保贫困户一个不漏,非贫困户一个不进,贫困原因个个门清,脱贫门路户户有数。

一个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轻点鼠标,即可精确查询到每一个贫困户的所有脱贫信息。通过精准识别,井冈山共识别出贫困户4638户16934人,其中“红卡”户1482户5012人,“蓝卡”户2219户7789人,“黄卡”户937户4133人。对此,井冈山建立了“321”帮扶责任机制,让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3户贫困户、科级干部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党员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井冈山市厦坪镇复兴村有贫困户30户81人。2015年8月,井冈山井祥菌草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市开展的“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大会战的号召下,在复兴村建立了井祥爱心扶贫大棚,和30个“蓝卡”户家庭组建了食用菌种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科技扶贫专项协议,提供优质菌棒,户均年增加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实际,井冈山市政府帮助贫困群众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引导当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致富能人、党员干部发展多种农业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确保稳定脱贫。而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和因病、因残、因教育等致贫的贫困群众,在落实国家普惠性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由井冈山市本级财政掏腰包,叠加实施相应的差异性保障政策,并推进扩面提标,确保这部分贫困群众收入年年有增加。

一次意外事故让大陇镇楼下村的刘勇华失去了外出劳动的能力,经村、 镇、市三榜公示后,他被精准识别为“红卡”户。在他家的外墙上,挂着一张由镇扶贫办制作的扶贫“作战图”,上面清晰地标记着他的致贫原因、个人诉求以及帮扶干部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

井冈山市挂点帮扶领导利用刘勇华会竹艺的手艺,帮他购买了加工设备。如今,刘勇华已从开始的每天手工加工几十个竹器拔火罐到,发展到了可加工百余个拔火罐。

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旧貌换新颜

科技扶贫深入开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科技部2000年开始定点帮扶的国家贫困县。自1989年以来,科技部一直把井冈山作为科技扶贫重点地区,列为全国重点科技扶贫县(市)。历届扶贫团秉承“情系百姓、扎根基层、求真务实、创新创业”的科技扶贫精神,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井冈山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科技部与各级党委政府近30年来按照“井冈山道路”共同推进科技扶贫。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科技扶贫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组织保障;二是发挥好科技园区对贫困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示范作用,夯实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三是发挥好人才对科技扶贫的智力支撑作用,支持科技特派员实施创业式精准扶贫;四是发挥好科技项目对人才、成果、基地、资金等创业要素的整合作用,激发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活力;五是发挥好扶贫挂职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借用外脑实施科技扶贫。

27年来,通过国家星火计划、富民强县、科技支撑计划、UNDP科技服务型小额信贷和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立项326个,项目资金3.2亿元,培育了一批省级龙头企业,建立了葡萄、草莓、猕猴桃、芦笋等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了灵芝、乌鸡、网箱养鱼、花卉苗木、养猪等一批科技示范户,涌现了张正明、李超群、王海庆、张颖等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其中张颖荣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井冈山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第一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试点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江西省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市)和江西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县(市)等荣誉称号。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提升到56%,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市)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6年,井冈山科技扶贫工作在国家科技部、江西省科技厅、吉安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科技部第28、29届扶贫团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科教立市,旅游兴市”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精准扶贫为重点,通过项目实施、产业带动、园区示范及对外合作交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通过植入创新要素支持井冈山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扶贫开发提供科技引领和支撑。

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精准脱贫攻坚,井冈山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成效。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山贫困人口由2014年初的4638户16934人,减少到539户141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13.8%降至1.08%,远远低于国定2%的贫困县退出标准。

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5857元,增长到8647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600元,增长到4500元以上。农民包括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每年均保持了不低于10%的增长。

贫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村生产生活设施实现大变样。近两年,累计整合涉农扶贫资金7.47亿元,实施了1862个项目,实现了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通自来水,所有行政村卫生室、文化室、党建活动室均已达标,村庄整治、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危旧房改造均实现了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结束时曾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上努力走在前列,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八百里井冈巍然挺立,穿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89年前,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推动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89年后, 还是在这个地方,又一场翻身“革命”,让荒芜披上了绿装,曾经的土坯房换新颜,指引群众从贫困路上走向小康大道。

猜你喜欢

井冈山贫困户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井冈山上唱井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