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农林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析
2017-09-20李慧玲
李慧玲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农林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析
李慧玲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
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经历,探析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及策略。首先,从近五学年所在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立项情况、学生参与情况和教师参与情况三方面,调研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农林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其次,从农林院校科研资源、农林专业大学生科研意识、部分大学生科研行为和农林专业与导师制四方面,分析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农林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最后,从开放交流科研培养环境构建、阶段科研意识能力激发培养、科研约束激励长效机制建立和本科生创新创业导师制实施四方面,探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农林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农林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1 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据统计资料[1]显示,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标志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40%,表明高等教育逼近普及化阶段。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大学生教育质量下降和就业困难双重问题,是今后高等院校提升其综合竞争能力的焦点所在。高等院校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主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2],其中科学研究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解决日趋大众化所带来的质量就业双重问题,高等院校需要大力推进创业创新教育。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现代农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战略,需要借助高等农林院校所培养的创新创业农林人才来改变传统农林经济的劳动密集格局,而每学年一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已成为高等农林院校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与其他类型高等院校相比,高等农林院校存在可利用科研资源较少和农林专业大学生科研意识弱及参与热情低等问题,迫切需要探索出符合其自身发展特点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及加强策略。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为例,在调研其近五学年大创项目实施情况基础上,探析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及策略。
2 训练计划下农林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研
2.1 近五学年华农大创申报立项情况
校内大创项目计划政策方面,目前可查询的主要有《华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办法》(华南农办〔2010〕4号)[3]、及《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华南农办〔2012〕58号)[4]等。据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网[5]数据显示,该校大创项目计划至少在2008年起已经开始实施。因截止论文撰写日期,2016~2017学年部分大创项目数据官方还未公布,本文所提的近五学年是指2011~2012学年到2015~2016学年。表1给出了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6]、省级项目[7]、以及校级项目[8]的立项项目数情况。可以得出,近五学年来,在国家级项目、省级项目、以及校级项目三个层次上,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项目数除2011~2012学年外均比较稳定,没有明显地上升或下降。然而,近五学年来各层次项目立项数相对比例有较大变动范围,省级项目立项数是国家级项目立项数的1.63~2.67倍,校级项目立项数是省级项目立项数的1.32~5.10倍。
表1 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项目数情况
2.2 近五学年华农大创学生参与情况
图1给出了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参与人数情况。可以得出,2011~2012学年国家级项目与省级项目学生参与人数较多,其他学年各层次项目学生参与人数基本保持稳定。然而,近五学年来各层次项目学生参与人数相对比例有较大变动范围,省级项目学生参与数是国家级项目学生参与数的1.59~2.58倍,校级项目学生参与数是省级项目学生参与数的1.20~5.05倍。
图1 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参与人数情况
根据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9]统计数据显示,该校2015~2016学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37820人,2014~2015学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37956人,2013~2014学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38302人,2012~2013学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37979人,以及2011~2012学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37339人。图2给出了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参与比例情况。可以得出,近五学年来,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本科生总数仅占全体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6.35%~8.27%,表明九成以上本科生并未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图2 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参与比例情况
2.3 近五学年华农大创教师参与情况
图3给出了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参与人数情况,其中少量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层次项目,本文统计中按教师参与人次近似教师参与人数。可以得出,2011~2012学年国家级项目教师参与人数较多,校级项目教师参与人数较少,其他学年各层次项目教师参与人数变动范围较小。然而,近五学年来各层次项目教师参与人数相对比例有较大变动范围,省级项目教师参与数是国家级项目教师参与数的1.69~2.47倍,校级项目教师参与数是省级项目教师参与数的1.12~4.90倍。
根据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9]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6学年在编专任教师2269人,外聘教师98人;2014~2015学年在编专任教师2009人,外聘教师440人;2013~2014学年在编专任教师2005人,外聘教师436人;2012~2013学年在编专任教师2103人,外聘教师104人;2011~2012学年在编专任教师2196人,外聘教师19人。图4给出了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参与比例情况。可以得出,近五学年来,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师总数约占全体在编专任教师及外聘教师数的28.56%~33.2%,表明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方面,教师比例明显比学生比例高。
图3 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参与人数情况
3 训练计划下农林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3.1 农林院校可利用科研资源较少
中国农林院校科研投入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较同区域同层次的理工院校及综合院校来说,总体可利用科研资源一般相对较少,同时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层次的农林院校科研资源配置有显著性差异,东部农林院校一般较西部农林院校拥有显著科研资源优势,985农林院校和211农林院校一般也会比省属农林院校拥有更丰富科研资源[10]。而无论是科研经费资源,还是科研人力资源等其他类型科研资源,均是直接或间接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农林院校可利用科研资源较少的现状下,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其科研能力需要构建开放式培养环境。
图4 近五学年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参与比例情况
3.2 农林专业大学生科研意识较弱
创新创业训练意识是以大学生为主体来自于其自主创新创业需求的一种主观意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是非强迫自主性的。当前农林专业很多大学生将知识学习停留在传统农林专业上,并未意识到现代农林专业创新的必要性,也没有意识到当前农林专业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此外,低年级阶段基础课程学习任务重,很多这个阶段学生疲于应付大量类型考试,无限兼顾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而高年级阶段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大量专业课程知识,还需要参与不少必要的考证和校外生产及毕业实习。有限的精力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多数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热情度。因此,在农林专业大学生科研意识弱及参与热情低的现状下,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其科研能力需要分阶段来有区分地激发培养。
3.3 部分大学生科研行为功利短视
一方面,不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能在奖学金评优、出国留学和找工作等方面获得额外加分,并不是围绕创新或者是创业本身而来。在功利性驱使下,部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就是为了获得一个高等级大创项目,并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结题,并没有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创新创业训练质量上来。另一方面,目前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周期一般为一年至一年半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首先需要参与课题的大学生快速熟悉项目背景及相关技术,其次需要快速搭建实验所需硬件及软件环境,再次需要快速完成课题实验并分析实验数据,然后还需要完成课题绩效目标,否则可能面临因不能结题而带来的处罚。然而,无论是发现重要科学问题,还是发高质量学术论文,抑或是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在上述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均是非常有难度的。现有的这种大创模式会带来农林部分大学生科研行为功利短视问题。因此,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其科研能力需要建立科研约束激励长效机制。
3.4 农林专业弱势且导师制不健全
农林专业一般存在生源短缺问题,很多就读的学生是非第一志愿或调剂的。农林专业已成为不少分数不具优势的一些学生就读的备选方案,导致不少本科生一入读就有转专业打算,以及一毕业就希望跳到其他领域工作。专业弱势的现状给农林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困境。此外,创新创业训练需要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然而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理论点拨均缺不了指导导师参与。同时,与部分院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不同,现有大创导师模式只是一种临时契约模式,不能较好地确立并约束其指导导师与参与学生之间权力和义务。因此,在此现状下,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其科研能力需要实施本科生创新创业导师制。
4 训练计划下农林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探索
4.1 构建开放交流科研培养环境
为解决农林院校内部科研资源相对稀少问题,需要合理利用内外部科研资源来培养其大学生科研能力。应制定开放环境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规则,定期面向本科生开放校内研究型实验室及创新创业平台。邀请国内外相应领域专家来校进行学术报告,传授当前科研前沿、科研关键问题、及科研方法论等,拓展大学生科研视野。定期举办科研培训讲座,向感兴趣本科生介绍文献检索、论文撰写、和专利申请等具体科研方法,以及大创申报、大创结题、和科研奖励等具体政策细节和流程。鼓励积极对外学术交流,为优秀大创团队提供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经费。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为条件成熟的大创团队提高孵化机会。
4.2 激发培养阶段科研意识能力
为解决农林专业大学生科研意识弱及参与热情低问题,可以从四个阶段来激发并培养其科研意识能力。(1)前期宣传阶段。通过任课教师和已参与项目的高年级学生等,向一年级新生进行宣传,阐明发展现代农林专业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而现代农林专业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理念,激发新生创新创业意识,并初步培养其科研兴趣。(2)选拔立项阶段。对拟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进行一段时间观察,把有发展潜力的低年级学生筛选出来,按兴趣进行分组,并组织大创项目申报,对未获立项的学生鼓励通过其他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对已获立项的小组制定创新创业训练培养计划。(3)科研训练阶段。建立完善大创项目管理制度,营造开放科研培养环境,围绕课题需求进行理论学习,训练课题实验手段。(4)能力形成阶段。在项目中后期,参与学生应具备文献检索与综述、实验开展与数据处理,以及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撰写等科研能力。
4.3 建立科研约束激励长效机制
为解决农林部分大学生科研行为功利短视问题,需要建立科研约束与激励并存长效机制。首先,直接或间接延长目前采用的一年半大创项目实施周期,考虑从大一开始宣传组织到大四与其毕业设计与论文挂钩。其次,规范大创项目全过程管理,对进度较慢的小组进行监督,对考勤不合格的参与人员进行谈话,对完成质量较低且不能按时结题的小组采取必要处罚措施。再次,支持并鼓励指导教师参与大创项目工作,除计算大创项目指导工作量外,还应为其指导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奖励,作为指标纳入职称申请、进修培训和年终考核等中。最后,设置科研学分,鼓励大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申请,对已立项大创项目额外提供高水平成果发表及高水平学术会议参与经费支持,对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取得较好成绩的大学生进行奖励,优先考虑其奖学金和研究生推免等申请。
4.4 实施本科生创新创业导师制
为解决农林专业弱势且导师制不健全问题,需要实施本科生创新创业导师制。在导师的遴选方面,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导师库,完善导师管理与约束激励机制。在导师学生关系确立方面,完善双向选择机制,防止导师不专业不匹配现象。在创新创业训练中,考虑为研究方向相近的多个导师设置导师组,联合管理和培养所指导多个大创项目组学生,形成以学生为主以指导教师为辅的创新创业训练格局,同时鼓励导师为大创项目寻求尽可能多的外部科研资源,提升创新创业导师大创项目参与度,避免研究生过量指导本科生,防止导师不作为现象。最终,使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为农林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一条不可或缺途径。
[1]2016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EB/OL].http://www.eol.cn/html/g/report/2016/index.shtml.
[2]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华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办法[EB/OL].http://202.116.163.116/PGZX/ShowArticleDetial.aspx? ID=2878
[4]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EB/OL].http://202.116.163.116/PGZX/ShowArticleDetial.aspx?ID=2881.
[5]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网[EB/OL].http://202.116.163.116/PGZX/Index.aspx.
[6]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与汇总[EB/OL].http://202.116.163.116/PGZX/ShowArticle.aspx?classid= 366.
[7]华南农业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与汇总[EB/OL].http://202.116.163.116/PGZX/ShowArticle.aspx?classid=367.
[8]华南农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与汇总[EB/OL].http://202.116.163.116/PGZX/ShowArticle.aspx?classid=368.
[9]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EB/OL].http://202.116.163.116/PGZX/ShowArticle.aspx?classid=386.
[10]陈晓琳.农林高校科研投入、产出及绩效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5(06):142-147.
Exp loration on Building Research Capacity for Undergraduates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w ith Training Progra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LIHui-ling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PlantGermplasm,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and research experienceof years,exploresboth issuesand strategies in building research capacity for undergrad⁃uates in agriculture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with training progra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Firstly,based on statisticson propos⁃als and approvals,student participation,and teacher participation,of training programs in the author's affiliation during recent five years,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situation ofbuilding research capacity for these undergraduateswith the training program.Secondly,based on four perspectives,i.e.,research resources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research consciousness ofundergraduates from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majors,research behaviors of a portion of undergraduates,and mentorship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majors,analyzes issues in building research capacity for these undergraduateswith the training program.Finally,based on following four perspectives,i.e.,construct⁃ing open theenvironment for research capacity building,inspiring stepwisely the research consciousness,establishes the long-term mecha⁃nism for constraint incentive,and realizes thementorship of undergraduate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xplores strategies in building research capacity for these undergraduateswith the training program.
李慧玲(1988-),女,广东江门人,工学博士,教师,研究方向为农林生物质高值化利用
2017-07-20
2017-08-01
1007-1423(2017)22-0013-05
10.3969/j.issn.1007-1423.2017.22.004
Training Progra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griculture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Building Research Capacity forUndergradu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