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愿院士:搭建临床转化研究平台推动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学发展
2017-09-19王芸
王芸
张志愿是我国第二个口腔医学院士,是中国特色口腔颌面外科传承和发展者之一。
——题记
中国工程院张志愿院士在口腔医学上不断探索和研究,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业内专家。他擅长口腔颌面部晚期恶性肿瘤侵犯颅底的颅颌面联合切除术、侵犯颈动脉的颈动脉移植术,以及口腔颌面头颈部血管瘤、大型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促进了中国口腔颔面外科的发展。目前,张志愿院士又聚焦肿瘤个性化动物模型平台的搭建和临床转化研究的推广,引领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准治疗的研究方向。
契而不舍的求索
张志愿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江苏吴江,这里先后出了十位两院院士。他的青年时代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和务农练就了他的不怕苦不怕累。1972年4月,21岁的张志愿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系学习,他深知自己文化底子薄弱,为了把错过的时光补回来,他发奋读书。1975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进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工作。
7年时间,张志愿每天都在宿舍、手术室、病房这三点一线上忙碌,被同事戏称为“住院医生”。跟随在邱蔚六教授等专家学者身后,不断学习和钻研,即使晚上有急诊,他也随叫随到,哪怕只是在一旁做助手,都视之为难得的学习机会。就这样,他把自己打磨成一位手术强手。
几年跟随在邱蔚六教授身边,目睹老师的专业及工作中的独具匠心,他立志想读老师的研究生。于是,重新捡起厚厚的医学书和外语,在志向的引领下契而不舍地学习。1986年,他终于通过全国统考,成为了邱蔚六教授的硕士研究生,2年后又以优异成绩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此时,他已36岁,是班级里年纪最大的博士生。
攻克难题创“三合一”疗法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因为缺乏有效止血手段,出现大面积(直径超过10厘米)口腔颌面动静脉畸形瘤病患,几乎无人敢碰,被视为手术的禁区。病人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不仅难以入睡或進食,还有可能随时突发出血,危及生命。邱蔚六教授交给张志愿的第一个课题,就是这个被视为“禁区”的难题,还特别叮嘱“要攻克”。
张志愿领了攻克口腔颌面动静脉巨大畸形研究的课题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白天开刀,晚上扎进实验室。他回忆研究过程:“我们动脉血要通过微循环进入到小静脉,而动静脉畸形是由于动脉血液直接进入静脉,造成了巨大的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手术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进行动脉栓塞,切断供养动脉,有效解决动脉结扎的侧枝再建难题。我从肝脏肿瘤栓塞疗法中获得启发,开始研究颌面动静脉畸形的栓塞疗法。”
动脉栓塞疗法,首先要做造影找到肿瘤的血供,然后通过导管用栓塞剂将肿瘤栓塞,减少血供,再开刀手术。这要求导管从大腿股动脉精确无误地插入到颈动脉的肿瘤中央,要经过股动脉、腹主动脉,最终达到颈动脉,稍有不慎破坏动脉血管就会出现大出血。因此,首先就要练习股动脉的插管技术。
为了学习插管手法,张志愿专门跑到上海中山医院相关科室求教专家,并先后15次在动物身上练习股动脉插管。
在邱蔚六教授的指导下,1988年,张志愿在国内首创“三合一”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即“栓塞+病灶切除+整形修复组织”,一次手术就能摘除病灶,出血量减少80%。只用三年的时间,他就圆满完成了导师要求“攻克”的难题。
“三合一”专业救治
巨大动静脉畸形手术的风险非常高,张志愿运用“三合一”方法,打破了这一难症的治疗瓶颈。曾有一位40岁的中年男子患者,在左耳后侧患有不断长大、出血的血管瘤,在当地医院接受了_一次左下颌骨瘤切除术,术中为应急止血,结扎了左颈外动脉。后来,左耳后的斑块慢慢长高,呈瘤体;皮肤也时不时因破溃而发炎、出血。
患者来到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求治。经检查诊断,这个特大隆起型肿物为巨大动静脉畸形,并伴有感染。会诊中,包括邱蔚六教授在内的专家都认为,这是一例临床上十分罕见且极其棘手的巨大动静脉畸形。
在实施治疗方案过程中,张志愿带队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先为患者施行术前逆行插管,用明胶海绵阻断瘤体部分侧枝血供:然后,他率2名医生联手上台手术。在保留患者左耳的前提下,还要保护瘤体已粗达7厘米、薄如纸的颈内静脉,避免颅压增高,通过分离动脉并结扎,完整地成功切除了巨大动静脉畸形。整个手术历经12个小时。
张志愿不懈追求,后来又首创“五步法”,采用DSA引导、静脉插管、栓塞、激光硬化剂、手术整复五步策略,解决巨大静脉畸形手术难题;首创“双介入”法,将超选择动脉栓塞与静脉池栓塞结合,攻克巨大颌骨动静脉畸形难题。他发表的论文《颈动静脉结扎术和栓塞后的血循动力学变化》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
破解晚期口腔癌难题
张志愿在九院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从医执教四十余年,从住院医生到科主任、院长、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张志愿始终坚持白天干行政和临床工作,从不间断做手术,晚上做师门传承的研究,结合临床做基础研究。40载的厚积薄发,终于成为继邱蔚六以后我国第二个口腔医学院士。
世界卫生组织三个重点防控的疾病,除了心脑血管、肿瘤,就是龋病,可见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口腔卫生。然而我国对口腔卫生的重视仍然不够,相关的临床研究仍然是空白。作为学科带头人,张志愿非常重视科研,他从临床中发现问题,通过科研找到答案,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将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推动学科发展。
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中,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其次为腺性上皮癌,还有基底细胞癌、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癌等。晚期口腔鳞癌,由于广泛侵及颅底、咽喉、口腔、颌面和颈动脉,成为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全球新发病每年约50万,死亡人数达20万~25万,晚期五年生存率低于30%。晚期口腔癌患者,由于口腔颌面被恶性肿瘤侵占,被折磨得面目全非,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都无从谈起。张志愿却用手术刀为患者解决了这些痛苦,挽回了生命尊严,
2010年,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被IAOMS认证为国际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4年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授予中国首个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培训中心,标志着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已走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搭建精准医疗的转化研究平台
张志愿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开拓者邱蔚六院士的学生,在目前科技和医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仍然不断学习成长、突破自我,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成为重点学科带头人。
临床诊断相同的口腔肿瘤,为什么有些人对化疗放疗敏感,有些人却无效?如何进一步根据患者的遗传学特征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在精准医学背景下,张志愿又将目光聚焦到如何破解口腔肿瘤的基因密码,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指导。
目前,张志愿领衔的转化研究团队已经成功构建了国内首个口腔肿瘤病人源性的移植瘤模型平台,这也是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药物转化研究和个体化治疗评估的全新平台。通过对临床及多组学遗传数据的进一步系统整合,该模型平台将为个性化药物评估及新型临床试验的设计开展奠定基础。他希望从遗传学层面进一步探索口腔肿瘤的个体差异,通过鉴定的生物标志物以预测临床患者的治疗敏感性,提高肿瘤患者用药的精准度,优化口腔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