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20到“科20”第20届科协年会相约浙江杭州
2017-09-19
7月4日,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工作总结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组织观看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宣传片,听取了吉林省科协、年会办公室各工作组以及中国科协各部门、各单位对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举办情况的汇报。
在10天前的吉林长春,近110位两院院士,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47个海外科技团体的代表和17位港澳代表,2300多名参会人员参加了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并就人工智能、中医药、大气治理和菌物产业等学科作学术报告或主持会议交流。能吸引如此多的科学界精英参会并深入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课题,中国科协年会已经成为中国科技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年度盛会,其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一个学术理论研讨会的功能和范畴。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对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成功举办表示肯定,他在讲话中称,举办年会的意义就在于推动和提升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协年会对吉林来讲永不落幕,而对浙江来说则意味着新的开始。他对浙江省科协已经启动并部署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筹备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要把各项工作落实好,学会、科普、海智等工作水平要有新提升。同时坚信借杭州成功举办G20峰会的东风,“科20”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20年的轮回,科协年会将又一次来到启程的地方。
1999年10月,以“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在浙江杭州召开,这应该是中国科协年会的雏形。
20世纪末期的中国充满了对科学技术的渴望,一系列的科学问题、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在朱光亚、周光召等时任中国科协领导看来,年会的形式有利于内部学术资源的整合,获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信息,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借鉴了美国科促会年会等国外学术团体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科协决定建立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制度,定位为“综合性,跨学科,开放性”。
随着时间推移,新时期中国科协也有了新的工作定位。2006年,经中国科协六届十七次常委会审议,年会定位调整为“大科普、综合交叉性、为举办地服务”,并把年會名称由学术年会正式改为“中国科协年会”;2008年,年会定位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整,由“综合交叉”改为“学科交叉”。
首届学术年会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全程组织,举办地政府协助。出人意料的是,首届年会结束后,数个省、市科协竞相争办下一届学术年会。因此,2000年底中国科协制定了年会申办的具体办法,明确规定年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科协申办,由中国科协和举办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每年举办一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