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然见清溪

2017-09-19白栀

中华手工 2017年9期
关键词:乡绅清溪徽州

白栀

“杜乡绅”和余淮这对60后夫妇。当他们身边的人纷纷移民欧洲、澳洲的时候,夫妇两人选择了“移民”徽州。黑瓦白墙,蓝天白云,还有动听的溪流,他们舍不得再离开,决定留在徽州的西溪南。

此地悠悠 清溪潺潺

杜先生的老家就在安徽淮南,回到徽州以前,夫妇俩因为工作关系,一直在城市之间奔波,游历了许多地方。物质虽然丰富了,但心里始终有些空荡荡的,乡村的安逸更让他们向往。到了退休的年纪,周围的朋友要么选择移民,要么选择换个城市居住,这也让两人心里一直有的田居生活梦想再次萌芽了。人与人,人与物,都讲究个缘分。

有座要拆掉的古民居,恰好被刚到西溪南的夫妇两人碰到。不忍心这么一座老房子变成砖瓦,就出手买了下来,几经改造,成了他们在徽州的第一个家。夫人余淮还给小院取了个诗意的名字——“悠然居”。

焕然一新的“悠然居”,让夫妇俩欢喜得当即决定留下。喜欢春意盎然,就买来许多花草种在院内、墙头、小溪边;南归的燕子大概是感受到了祥和的气氛,也飞来此地筑巢;收养的流浪

猫和狗,天天在门前打盹、撒欢……夫妇二人,将大把时间花在喝茶、种花、听鸟鸣上,让生活慢了下来。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岁月静好了,镇领导找到了他们。

西溪南村子里,有几片开发商承建的安置区,因为当地人不愿意搬迁,好好的房子闲置下来成了烂尾楼。镇领导看到杜先生改造房屋的审美和能力,前来咨询,看有没有好的办法让这些房子也能“起死回生”。夫妇二人实地考察后,经过了深思熟虑,决定掏钱买下其中8套“烂尾房”,重新改造。

听上去有些大胆,毕竟这么大手笔地投资民宿,经营起来也有风险,但他俩觉得这几套房子地理位置非常好。徽州的古村落,进村都有一条河,而环绕西溪南这片村子的河叫“丰乐河”,听上去就有物产丰饶的美意。而夫妇二人看中的这几套房子,门前就是大片田野,稍微展开一下想象,未来这一片就是牧场、庄稼地、水果地……他们充分利用溪水上搭的一座石头桥,过了桥就是院子,院子正中挖一处超大泳池,蓝蓝的水和徽州的天相互呼应。

“整个改造过程,我们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徽派古民居的外观特点,青瓦、白墙、马头檐,不想因为后来人的审美,让建筑与当地风味不相融。”身穿布衣的余老师说,“考虑到后期作为民宿使用,所以在内部结构和硬件设施上,还是更多考虑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室内的木头都采用回收的老木料,软装、床品和洗漱用品,夫妇二人只选择、定制高品质的产品,符合自然的生活理念。每套房子的门上,都按上了古老样式的铜门环,就像是乡村里的院落,推门别有天地。

花了近兩年的时间,俩人终于将当初的设想一一实现。这一次,他们为这处地方也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清溪涵月”。

絮絮叨叨以身润物

从“悠然居”到“清溪涵月”,不知不觉5年多的时间过去。夫妇二人长居在西溪南,踏踏实实做事。所谓“日久见人心”,原本还观望着的村民,也慢慢对两人产生了信任。“孩子教育、家庭琐事、村里活动……都来咨询我们。”余老师笑嘻嘻地说,“但我们有我们的坚持和想法。这不,村里就多了一位‘杜乡绅。”

“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这是杜先生变成“杜乡绅”的来历,也是夫妇二人的坚持。

在定居徽州以前,两人在国外旅居了一段时间,看过了许多的村庄,“国内的乡村和国外的乡村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乡村环境的维护、村民的素养、村落的管理等各方面,都有提升的空间。”所以从定居西溪南开始,两人就不遗余力地宣传环保、推广科学种植。“当地人逢年过节、建房子,都要放鞭炮,我们来了以后就宣传鞭炮对空气的影响。首先我们自己不放,引导周围的邻居不放,再慢慢往更远的地方传播。”这些年,余老师和“杜乡绅”的穿着早就成了“当地人”打扮。“还有电鱼,这个是我们坚决禁止也一直在坚持斗争的事。电来的鱼,我们不买;民宿和农场需要帮手,但电鱼的人,我们不用。”几年来,夫妇二人一直在向政府呼吁禁止电鱼。“听说政府要立法了,也算是这些年的点滴进步。”余老师笑得很开心。

“在村里要多骑车,少开车啊;垃圾不要随意倾倒,不同的垃圾要放到不同的垃圾箱里,来,这是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吸烟有害健康,尽量少吸烟或者戒烟啊……西溪南是美丽的古村落,我们要一起保护它。”都说“移风易俗”难,但这些话这些年来,“杜乡绅”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他们两人比本地人更加爱惜这座村子,爱惜这难得的自然风光。

整个“清溪涵月”有38间客房,在民宿很难赚钱的今天,日常维持也是不小的的开支。但选择来“清溪涵月”的客人都是朋友介绍的,打心底喜欢这里。至于盈利,“杜乡绅”的重点似乎并不在此,他更关心村民的点滴改变,“大家一起,在正确的道路上散散步。”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并不着急,影响一个是一个,改变一群是一群。

在“清溪涵月”门前的农场,100多亩地里,夫妇二人养了两头牛,还散养了鸡、鸭、鹅,种植了各种蔬菜、瓜果。“一开始也不是那么顺利的,毕竟我们两人都不懂农业。”但杜乡绅有他的固执,不用农药,施肥也只用厨余生成的天然肥。一开始颗粒无收,但现在不仅能保证每季度有8种蔬菜瓜果供应住宿的客人,还有富余做成以“杜乡绅”为品牌的文创产品。以农场自产的有机农产品为主,大米、绿豆、红豆还有自制有机草莓酱,自制有机甘蔗糖浆、竹笋等。“我们打算按照自己的标准,严格筛选一些高品质的产品,作为‘乡绅精选推荐给客人,比如茶叶、蜂蜜等黄山特产,帮助做好产品的人得到真正的价值认可。”余老师的思维很开阔,她希望能用好的产品建立更深厚的信任。

来“清溪涵月”度假的客人以家庭出行居多,为了让都市里的孩子有机会亲近自然,杜乡绅夫妇又开始筹划搭建科普大棚。“一年四季,大棚里都能看到绿油油的植物、丰硕的各种瓜果,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事。”受到夫妇二人环保、自律的影响,许多住在这里的客人,主动打扫庭院、跟着“杜乡绅”下地干活,还有人去“丰乐河”打捞上游漂下来的垃圾。

尊重自然,保持自律,才能自在生活。这是“杜乡绅”夫妇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客人、对村民潜移默化的希望。“有村民改不了吸烟的习惯,我们就提出奖励,也不是什么丰厚的物质,村民们本身也知道吸烟不对,加上有了激励,周围的村民都在自觉戒烟或者少吸烟。”夫人余淮最喜欢坐在庭院里,感受自己打造的这一方天地。

“许多人都把民宿理解成字面意思,好像只能住宿、吃饭、休闲,其实并不是。”杜乡绅认为“清溪涵月”更像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人们来这里住,如果只是住了就走,那么意义和价值都没有体现。“要让人们来这里、住下来,相互交流,彼此带来不同的世界观、思想、价值观,才能碰撞出有意思的火花。也才能让更多的精英有想法、有理想回馈社会,建设更美好的家园。”杜乡绅和夫人余淮在西溪南期待着。

地址:安徽省黄山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上村(西溪南景区西北侧200米)

电话:0559-3535111 18855997701

交通:距离高铁站6.8公里车程,距离黄山北站约9.6公里,距离歙县站约18公里。景点:民宿附近有丰乐河的自然景观,稍远有黄山风景区约28公里,距离程氏三宅约15公里。平时可以步行到西溪南老街吃小吃、逛市集。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绅清溪徽州
丽江清溪水库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徽州绿荫
《清溪雅集》
文化分裂与秩序失落:《好兵》对英国乡绅文化的反思
碧玉清溪织彩绸
画痴
一壶酒与一活鹅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