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欣赏活动的小学古诗教学方法
2017-09-19沈丽珍
沈丽珍
摘 要:目前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提倡审美教学,古诗是语言精炼后所产生的蕴含美感的文字体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审美欣赏活动;小学古诗;教学方法
一、形象教学方法
在小学古诗中,多数古诗内容都是利用文字对形象内容进行具体塑造,通过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形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而在审美欣赏活动中,离不开对形象内容的欣赏及感受。通过审美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来增强其学习兴趣及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及语言的理解。
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前两句包含了山、白鹭、桃花、河流、鳜鱼这几个形象,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去感受山河静美的景观。而后两句则为学生展现了细雨朦胧中江河独钓的景象,这些形象为学生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独钓美景,充分体现出古诗的语言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其形象有更深的感受。在学生对古诗的审美理解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己想象,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虽然学生对形象的认知较为深刻,想象力也较为丰富,但是其审美能力还是有限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古诗中的内容及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采用多媒体、图片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形象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情感体验教學方法
情感是充实文学最好的内容,古诗形成的过程融合了作者的情感及心血,通过优美的词句将意境展示出来,而这些抒情的内容需要学生应用情感去体验。审美本身就是一种包含了情感、想象、感受的一种思维及心理活动,审美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学,情感是审美最好的催化剂,其所达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感受,应用情感体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古诗中所学的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对古诗意境的深入了解,发现古诗的语言美。
例如,在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与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所体现的就是一种情感的倾诉,学生需要掌握古诗中的意义,并置身于古诗中,这样才能从作者的角度去体验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针对古诗所展现的意境,让学生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理解的对古诗的语言美感及意境美感的认识表达出来。由于古诗是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所产生的感性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对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培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建古诗语言意境。
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所展现的就是一幅落寞单调的悲凉秋景,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随处可见的秋景进行描述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将学生带入我们创设的意境中,使学生能够站在审美欣赏及作者的角度,将古诗在脑海中加工处理,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及语言美。另外,为了增强学生对古诗的想象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大声朗诵来完成,引导学生在朗诵中对古诗中的情与景进行初步理解,然后学生就可以在审美欣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进一步加深对古诗的意境及语言的美感认识。
三、个体教学方法
在小学古诗审美教学中,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审美感受具有一定的差别。古诗的内容含义主要依靠后人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古诗,其中所体现出的内涵也就有所区别。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探讨、交流去感受与欣赏古诗中所蕴含的内容及意义。应用个体教学方法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是增强学生审美欣赏能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审美欣赏活动主要就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进行的审美教学,其具有实践性与应用性,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以上教学法可以将古诗中所具有的古典韵味及美感体现出来,从而在心理与能力方面提高小学生的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芬.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原则及方法[J].科普童话(新课堂版),2015(41).
[2]王 跃.针对不同性格 采取教育方法[J].吉林教育,2014(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