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体维度下高职外语教师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2017-09-19尹亮宇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外语共同体高职

尹亮宇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江苏 南京 210000)

共同体维度下高职外语教师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尹亮宇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江苏 南京 210000)

本研究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维度,采用叙事探究法,从自我学习发展策略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策略(与同行外语教师合作, 跨系合作,国际海外合作等多个共同体的互动)两个方面来探究一位高职外语教师学习策略,对高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高职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

在我国,1998年钟启泉教授发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新世纪“基础学校”的构图(之一)》一文,首次提及“学习共同体 ”的概念。经过数年的发展,国内不少学者对在学习共同体研究方面都取了进步,例如赵健(华东师范大学)在其论著《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中从学习观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学习共同体。周燕、高四霞等通过对教师的个案研究,探究了实践共同体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中对教师职业生涯的提升和促进作用。研究者薄艳玲提倡基于实践中的个案情况,指出今后国内教师学习研究的主要方向应当包括探究教师学习发生机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本研究以学习共同体为视角,采用叙事探究法考察老师自我学习的策略、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策略(同行英语教师, 跨系合作,国际海外合作,网络交互空间等多个共同体)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道路。

1 研究设计

研究问题:

(1) 高职外语教师作为独立个体的专业发展的策略有哪些?

(2) 学习共同体维度下,高职外语教师学习的策略有哪些?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南京某高职院校英语A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初步拟定深度访谈与这位教师交流,并做好了定期随访,确认她能够为本研究提供真实资料,从而成为本研究的对象。表1列举了A老师的个人信息。

表1: 参与调研教师个人信息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研究资料的收集主要通过 (1)面对面深度访谈录音记录(2) 以教学研讨为主题的会议记录 (3) 教师回顾与反思记录 (4) 课堂观察与学生反馈 (5)教学资料文本调查分析。

2 讨论与结果

2.1 教师通过

参与、学习等多种策略探索个体专业发展。

A老师作为学校外语教研组的骨干教师之一,其专业发展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工作之余读研,提升学历,提高学术水平。

在访谈中A老师提到:工作后,深刻感到了高校对学术要求的提升,学历提高的重要性。于是结合自身的专长,工作之余努力考取研究生,保持自身专业发展的持续性。

在A老师所处的学院,外语教师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占据了较大比例,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强调补进研究生和博士生。为了加强自我素养,A老师所在的学院英语教师除个别老教师外,本科引进的中青年教师全部由原来的学士学位晋升为硕士学位。

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以赛促教,脱产进修等。

A老师在课余还参加了雅思英语教师培训,双师型素质培训,一年一度的高教外研社举办的教师培训项目等。在互联网+时代,李老师借助 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开展学习, 在线交流、分享经验,实现面对面交流为主辅以在线交流的混合学习模式。

A老师提到:互联网时代有很多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在慕课、微课盛行的年代,为了跟上教学要求,她还参加了教师计算机技能培训,掌握各种先进微课制作技术,并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大赛,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

2.2 与环境互动:融合多元化学习模式,形成套嵌1的学习共同体

2.2.1 建立同行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

在互联网+时代,单独的个体是不可能获得持续成功发展的,必须要有团队的合作,在集体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共赢,才能可持续发展。在高职教育环境中,高职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其核心精神是“合作与共享”。教学以岗位需要、实践操作为目的教学宗旨更加要求高职外语教师必须学习在群体之中,实现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对话,并通过这一共同体进行教学、交流和对比来获得个人专业成长与进步。

A老师提到:“ 我经常以讲座,学术探讨,定期开展部门例会等形式与同行切磋讨论教学,相互交流意见。一面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一方面我也会悉心指导新进教师,部门也形成了一种机制,大家都在这个共同体中受益匪浅。”

在A老师与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定期交流,同行共同协作学习共同体。

2.2.2 创建小规模个性化学习共同体

作为部门的负责人之一,A老师建立了不同“属性”的学习共同体。A老师提到:“建设不同团队是我近年来工作推进的主要方法之一。信息化教学大赛,指导学生获奖,各种讲座教学,课题申请,项目合作等等都是基于不同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的。”A老师认为目前交流的学习共同体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以“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为核心的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

对于A老师带领的教师团队,A老师是这样描述的:海本项目是近年来推进国际合作,为高职学生留学海外创造的比较成功的途径之一。因此在一群跟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行合作下,成立的以海外本科项目直通车为项目合作的海本教师共同体。

A老师在海本教师共同体这个群体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历了痛苦的内心挣扎,走出了一条充满艰难的道路,终于取得了学生输送的阶段性胜利。据了解,到2017年为止,在项目成立的短短几年,已经有12名学生顺利的留学英国,并获得研究生学历。 该团队多次在江苏省高职院校海本项目教学竞赛中获得优秀教学组织奖。其成员均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成果,个人职业生涯也获得巨大进步。A老师所在的海本教师学习共同体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育和培训中者获得发展的同时对目标认知更加清楚,教学技术更加娴熟,并在同行的协作共进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Fullan,M.&Hargreaves,A.)。

(2) 组建以学术科研项目为基础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高职外语教师学习更偏向于选择一个自身认可的群体。首先,该共同体能够为有较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外语教师提供一个专业成长平台;其二,能给青年教师一些范例,从而实现共赢。

在对A老师的访问中,A老师多次提到项目+共同体的形成。她说:“首先经过课题申报,设计, 具有相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依托共同的专业领域组成研究团队,找到适合自我专业发展的载体。科研项目团队是我科研推进的主要动力来源。项目的成功申报与结题都是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完成。因此,愉快,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平台对于我们教师很重要。”

同时,A老师对于项目+共同体的建构体现了威迪恩(Wideen,M.)在“要素论”中提出的观点,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五大因素,其中就指出,学习共同体的目的在于协助教师在愉快,受人尊敬的氛围中获得个人的专业成长。也深刻反映了温格(Etienne Wenger)关于实践共同体的理解:一个实践共同体包括相互理解的信念、个体共享、长时间追求的共同利益;以及“共同体成员技能、特长互补,为学习创设了有利环境”的研究发现(Hardré et al. 2013:411)。

(3) 组建基于互联网的ESP外语与专业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推进行业英语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A老师还通过QQ群,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打破专业壁垒,与不同专业教师合作, 形成英语+专业实践的ESP学习共同体。

目前,在高职院校专业的学习与外语二者之间并不能很好交融。基于行业的ESP英语教学倡导有多年,但是实践操作难度较大,进展缓慢。

A老师的学习共同体经历体现了高职外语教师工作交流的一个主要方面,从内控走向开放,从个体走向多元,并依据现实的变化不断延生出新的套嵌式共同体。具体如图1所示:

事实上,A老师组建并加入了多个教师学习共同体。随着多个共同体的参与和相互交叉,A老师参与的共同体越来越多,专业发展也丰富多彩。A老师的个人学习策略还体现了高职英语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突出专业实践性特点。“在实践中提高专业学习”已经是高职外语教师专业学习策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3 结语

A老师代表了个人职业生涯高度发展时期的高职外语教师。她的共同体学习经历体现了高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有以下特点:(1) 增强个体自我发展意识:通过对同辈的相互观察,对老教师的学习观摩,参与实践课程讲座,提高学历,提高信息化素养,多维度进修等获得可持续发展。(2) 共同体视阈下,利用互联网+背景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网络资源,尝试建立个性化,小众化的学习共同体,并在学习共同体的环境中获得成长和共赢。

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方法,研究学习共同体对高职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巨大推进作用,尽可能从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和诠释,为高职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发展提供了新范例。

〔1〕(美)托马斯.J.瑟吉奥万尼. 教育管理学(5)〔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2〕〔加拿大〕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郭燕,徐锦芬. 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研究〔J〕. 外语界. 2015(05):58-60.

〔4〕(日)佐藤学,钏启泉(译).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5〕赵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Boyer, E. L. The basic school: A community for learning〔M〕. Princeton, NJ: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7〕Fink, E. & Resnick, L.B.. Developing Principals as Instructional Leaders〔M〕. Phi Delta Kappan, 82, No. 8, PP. 598-606.

〔8〕Wenger, 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08-3723(2017)04-027-03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4.027

2017-05-20

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高教青年专项课题:“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C-b/2016/03/13)

尹亮宇(1981-),女,湖南洞口人,硕士,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外语电化教学和课程论研究。

H319

:A

猜你喜欢

外语共同体高职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