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课的公益讲师
2017-09-19文北风
文 北 风
中共党课的公益讲师
文 北 风
您能否看清照片上正在讲党课的范龙昌浑身湿透?这是2017年7月13日上午,范龙昌在沈阳市皇姑区黄河街道公益社区给党员讲党课的真实情景。当时范龙昌才讲了一个多小时就已经汗流浃背、浑身湿透了,他不时用手绢擦着淌下来的汗水。用他的话解释:我爱出汗。但现场的党员都看到了,他讲课时全神贯注、声音洪亮、倾尽全身之力字斟句酌的讲述,如同在全身运动。其实,这就是范龙昌的讲课风格。夏天,他每到一个地方讲党课都要另带一件衣服,讲完马上换下早已湿透的衣服。这样的讲课“风格”,也许是他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今年72岁的范龙昌,退休前是原辽宁省轻工业厅外经处处长。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人家讲党课的?”笔者问。“退休前我在单位就经常给同事讲党课、讲业务,我喜欢列宁式那种富有激情的演讲。退休后在家没事就翻翻历史书籍,尤其中国共产党党史我最喜欢。而且,我的记忆力非常好,对历史和数字几乎过目不忘。全党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以来,我就想能不能发挥我的特长,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给老党员们讲讲党课。人虽然退休了,但革命意志不能退休。”
他的想法被鞍山谱牒研究会沈阳分会的秘书长范垂省知道后,86岁的范垂省对他说:我认识一个社区书记,她正愁没人给社区党员上党课,你去讲讲吧。就这样,2015年4月,范龙昌在沈阳皇姑区的一个社区第一次开始讲党课。他讲党课有自己的风格:从来都是脱稿讲;他博览群书,引经据典,思维缜密,形象生动,说学逗唱。他不是简单地解释枯燥的条文,更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寓教于乐,生动形象。
他读过大量党史、权威著作以及各种书籍,加上他记忆力超强,所以,每次讲课他都能将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比如他讲到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为什么开了那么长时间?他说,当年由于许多代表都是从前线或者敌占区奔赴延安的,其中要经过敌人设置的许多关卡,因此,代表们是陆陆续续来开会的。
一般情况下,范龙昌讲第一次党课都先从共产主义形成期开始。由于他的记忆力好,黑板上就会陆续出现这样的文字:1842年,共产主义再欧洲兴起;1871年欧仁鲍狄埃创作出了《国际歌》歌词;1888年法国人皮埃尔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1917年至1943年,《国际歌》曾是前苏联的国歌。不仅时间准确,而且许多事情都是大家第一次听到,新鲜而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