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探讨
2017-09-18张轶
张轶
摘要:本文探讨了本科生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关系、研究生科研与教学的协同性,讨论了环境专业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阶梯性和层次性,并将课程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以期为环境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环境专业;教学;科研;融合
环境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应用性学科,在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过程中都需要体现环境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将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融会贯通起来,保证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与研究生阶段相结合,同时能够与今后科研相结合,真正做到课本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如何将课程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本科生的教与学
现在的本科教学一方面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注重专业技能的锻炼。由于环境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管理、工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本科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较为广泛。而如何抓住基础学科与环境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与环境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将基础知识与环境专业结合起来,是教师尤为关心的内容。
为了将书本基础知识与环境专业结合起来,笔者探索了多种教学模式,即将课堂多样性开展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相结合。以本科教学中的“数据处理”课程为例。这是一门专业选修课,而讲课的内容则是围绕数据概率统计和数据分析进行,如果仅仅围绕课本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那么就会非常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笔者尝试过直接采用板书的形式讲解例题,但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掌握起来非常困难。因此,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对于数据比较章节,应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与环境相关的实验数据,进行数据比较分析。例如,用两种测试方法对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效果进行分析,既用到了数据分析的内容,也了解了其在环境中的应用。对于图例表示章节,应采用专题讨论方式,着重介绍origin绘图软件,让学生通过专业软件的学习加深对专业制图的了解,效果比单纯的课堂讲授提高很多。
另外,在课堂教授过程中,教师应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采用科学的数学软件分析環境问题,从而达到数据分析的目的。笔者采用“翻转”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软件操作,完成数据分析作业,使学生既掌握了软件的操作形式,也掌握了相关环境问题的数据处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另外,给学生布置一些数据处理的问题,如方差分析、数据拟合等,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论文写作等形式掌握数据处理在环境中的应用,加深对这门课的理解,明白在环境专业中开设此门课的意义。
二、研究生的教与学
研究生的教学则更注重于与科研的结合,要让研究生了解这门课对今后的科研有帮助。实验过程中的设计以及数据处理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研究生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能够为今后做科研提供基本方法。同样,对于研究生教学也可以采用以上基本思路进行,即将课堂多样性开展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相结合。对于研究生教学,除了课堂中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外,自身的软件操作及课题设计也是其中的关键部分。
三、本科与研究生的阶梯性和层次性
在本科阶段,对于学习“数据处理”课程,学生普遍反映非常有趣,很有用处。具体体现在本科生参加创新项目时,既可以用学过的专业软件对时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也能够明白在创新项目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处理,这也是本科课程与创新项目相辅相成、提高本科生环境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研究生阶段,学习“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使其主动设计课题实验过程,主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这对研究生进行课题设计及完成课题有很大的帮助。
环境专业中“数据处理”和“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两门课体现了本科学习和研究生学习的阶梯性和层次性。本科生通过学习“数据处理”,能够初步掌握环境工程中数据的处理能力。而在研究生阶段则更需要针对某一个领域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设计与分析,能动性更强,学生的学习也更有层次性,可以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
四、结论
本文以环境专业中“数据处理”和“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两门课程为例,探讨了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递进性和层次性,融合教学与科研,以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为环境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提供良好的教学方法。
注:本文系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度校高等教育研究一般课题(课题编号:Xgy17043)资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