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课堂中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2017-09-18王慧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7期

王慧

摘要:本研究以12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外语课堂中的自我调节学习和学业倦怠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业倦怠情况,其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自我调节学习;学业倦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20世纪80年代,倦怠这一概念被引入学习领域,其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课业压力,对与学习相关的活动产生负面情绪等,这类学习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同一时期,自我调节学习也引起了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大量研究表明,自我调节学习对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调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文献综述

学业倦怠的研究来自于职业倦怠,也被称为学习倦怠。马斯拉奇认为倦怠是疏远、讥讽或否定的态度,是耗竭、去个性化和消极看待自己。连榕认为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学习倦怠会通过人的行为和情绪表现出来,常见的三种类型分别是情绪衰竭、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

教育心理学家齐美尔曼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自我调节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学习者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上主动参与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随着语言教学重点被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和能力训练,外语教师对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就显得更为必要。但在学业倦怠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卢丹蕾等人的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学业倦怠等因素显著相关。因此,为进一步验证两者关系,本研究将对外语课堂中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与學业倦怠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的研究对象为河南省某高校大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有效问卷共125份。研究问卷采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张春梅等修订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问卷》。通过SPSS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本研究中量表的效度分别为0.87、0.71,效度良好。

三、研究结果

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自我调节学习和学业倦怠的总体情况

本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因此中间值为3。从上表可知在自我调节学习方面,男女生均值分别为2.81和2.84,均低于中间值。在学业倦怠方面,男女生的均值分别为3.10和3.00,可以看出男生的学业倦怠程度高于均值,也高于女生,这表明在大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学业倦怠现象,且总体上男生倦怠程度高于女生。

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的自我调节学习和学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的自我调节学习和学业倦怠在总体上呈现负显著相关,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对其学业倦怠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具体表现在自我调节学习对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155、-481、-481。其中自我调节学习对情绪低落的相关性不显著,但对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呈现极其显著的负相关。由此可以看出,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在帮助学生矫正不当行为和获得成就感的层面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从而增强其外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内在动力。

上述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其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倦怠总体上呈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基于本结论,外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和能力,以降低其倦怠程度,提高外语学习兴趣和水平。

参考文献:

[1]Maslach, C 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1(2).

[2]Zimmerman, B.J.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9,81(3).

[3]连榕,等.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

[4]卢丹蕾,等.高职生学业倦怠感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