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坚持“Cliché般”的真理

2017-09-18宣讲

国际公关 2017年4期
关键词:公关热点时代

宣讲

安东尼·吉登斯在其不朽的名著《现代性的后果》中强调了个体化和私人化对于传统生活的冲击,同时也告诉我们那些不可捉摸的不确定性和现代社会的纷乱,实际上只是一种更加隐晦的内在一致性。掉书袋与公关何干?公关是负责通过制造意义和体验塑造认知的行业。对于我们而言,从意义到认知的过程,就是我们价值之路的全部。人们总是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将自己的感受掺杂进对世界的描述中,以便制造意义并且安然地生活于其中,吉尔茨(Clifford Geertz)对于文化的解释在今天看来特别毁三观——其实简单说,就是人们总在乐此不疲地自欺欺人——对于公关而言,却是无可辩驳的真理。最近,对于公关行业的精英们而言,这种乐此不疲的意义创造变得越来越困难,以专业和固定平台为保护伞的新闻解说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信息生活进入了一种布朗运动的状态。这似乎是对马尔库塞的消费社会理论的一种现实性颠覆,人们不再被某些消费信息牵着走了,开始了“自主”的形象塑造。

在一个自媒体泛滥的年代,传播渠道的碎片化和信息的冗余、出人意料和稍纵即逝的的热点,人人都是创意家的喧哗时代,公关何为?不得不承认,公关行业处于一种双重的焦虑中: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创意内容实际上提供了更便捷的传播载体和高效的热点,追热点成为公关行业的根本焦虑和第一任务;另一方面,失去内容和热点化的主导权的焦虑也不断升温,在移动互联和自媒体的全民狂欢中,依然固执己见、坚持自说自话式的高声喧哗的似乎只剩下“顽固的客户”了——越混乱的江湖,客户们就越执着于说自己的故事。这是一幅奇怪的画面,客户坚持在众声喧哗中自说自话,而我们则是自言自语者的传声筒和声量放大器。因此,公关专业人士曾经念兹在兹、坚持不懈的金科玉律——讲品牌的故事,塑造公众认知——无论如何赶不上难以捉摸且转瞬即逝的热点和全民皆创意的焦虑,赶不上短视频和直播的热闹。自然而然地,“金科玉律”成了陈词滥调的代名词,曾经的真理成了Cliché,在忙碌的工作和无休止的挑战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都成多余的伤感。

然而,这些肯定都是假象,对世界的话语权似乎被散户们接管了,然而慢慢地就可以看到主流的观点和话语仍然是大户们产生的。我们每天刷朋友圈,就是因为你总不知道下一条圈帖是什么,更为有趣的是,你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你也可以随时吓圈一跳。看似随机和自由的过程,无时不刻不隐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确定性和趋势——无论我们的视野和趣味多么个体化,我们每天关注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差不多的。

不妨举个例子。没有干过Alpha狗的柯洁哭了,倒感动了无数人,与此同时,被追债的孔令辉发动了“危机公关”,收获了很多骂声。DeepMind的两个老外去给李首富讲课去了,据说李首富激动得站起来好几次!?阿米尔· 汗这位印度极品大叔在中国收割了10亿级的票房和无数升的眼泪。看过上述的新闻是你在2017年5月的中国生活过的很重要的证据——换言之,信息的冗余是一个有趣的假象,我们的认知仍然是被少数主流信息垄断的。

数字互联网时代,第一和第二的数量级差异在新闻方面也绝不例外。即使在猎奇即正义的信息态度中,我们也能发现,绝大多数人猎的奇都是大同小异的。信息的一致性可以归结为信息渠道的单一和雷同,然而,更深一层次看,这种情况揭示了两个根本的真理,即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和容量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与此同时,对于每一个具体时间的情感反应阈值也是相对接近的。不妨说,在数字时代的喧嚣中,我们仍然活在“人同此心”的时代中,打动人、惹怒人的东西往往都是固定的,吸引人、凝聚关注的东西往往也是固定的,看似在進行布朗运动的消费眼球实际上正在遵循着更加隐秘的秩序。

如果我们追求的不是热闹,而是严肃的态度和有温度的形象,那么热闹对于我们而言才是真正的Cliché;如果我们追求的不是某种内容形式,而是有说服力和触动人心的主题与信息,那么富媒体只是工具,对视频时代的焦虑才是真正的冗余。

套用时尚界的一句超级陈词滥调——所有的时尚不过是向曾经的经典致敬——所有的热闹不过是为第N次证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越热闹的时代越需要坚守“Cliché般”的真理,创新即正义的时代才需要公关的“复古主义”和“经典态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关热点时代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热点
热点
向“黑公关”说NO
结合热点做演讲
农资届公关指南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公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