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莱坞大片在冷战时期的公关

2017-09-18金点强

国际公关 2017年4期
关键词:铁幕好莱坞苏联

金点强

在那个时代的好莱坞,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很多电影作品,如晴雨表一样反映着当年国际政治的“天气冷暖”。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好莱坞电影与政治紧密结合

铁幕(iron curtain)是丘吉尔提出的一个形象的说法,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的一次演讲中,这位战争时期的著名领袖发表了气势磅礴的演说,并提出了铁幕这一概念,用意是反对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演讲中的一段话成为了经典:“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他们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以及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还有随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对立的出现,开启了20世纪的冷战时代。

在那个时代的好莱坞,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很多电影作品,如晴雨表一样反映着当年国际政治的“天气冷暖”。

1948年,国际军事政治格局的铁幕刚刚出现,电影《铁幕之后》(Behind the Iron Curtain)就上映了。这部电影由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推出,导演是做过飞行员和演员且经营过羊毛生意的威廉·韦尔曼(William Wellma),他不仅拍摄过《罗宾汉》系列作品,而且曾获得奥斯卡影片金像奖。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苏联店员伪装到西方成为卧底,为苏联忠心耿耿做间谍的故事,影片来源于真实历史,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买下了一本根据苏联间谍事迹写成的书的版权,而后改编而成的。除了这本书,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还买过一些其他作品的版权,改编成剧本并拍摄成电影,都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在那个年代,很多类似的作品经过好莱坞推出后,便在冷战的西方阵营中风靡,其中就有1950年以艳遇、美女、帅哥吸引眼球的电影——《空投艳史》( The Big Lift)。这部电影讲述了1948年为了反击苏联地面封锁柏林,以美国为首的盟军组织了庞大空运中的一幕爱情插曲。苏联封锁柏林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断绝柏林与外界的交通,迫使美国等西方国家停止建立西德国家,或者撤出西柏林军事占领区。空运行动中有一名美国空军军士,在柏林遇到了一名年轻貌美的纳粹军人遗孀,对她一见钟情之后,这名军士就在战友的帮助下开始了火热的追求。主人公参加了那场超过1.2万架次庞大的飞机空运行动,粉碎了苏联断绝柏林内外供给的用心,同时收获了战败国美女的爱情,整个剧情既豪情万丈又充满铁汉柔情。

不仅有描述爱情的电影,直接攻击共产主义者的电影也同样受到好莱坞的青睐。比如,1951年的《联邦调查局的共产主义者》(I Was a Communist for the FBI ),讲述了美国旧金山一名共产主义者的故事。跟随这位主人公,观众们“了解了”参加共产党秘密集会的共产主义者是如何的道德低下,而且又如何的表里不一,这些共产主义者甚至对无私奉献这样的义举也加以嘲讽。这种题材的电影还有1952年的《我的儿子约翰》( My Son John),约翰参加了潜伏在美国各个机构中的共产党组织,但却被他所热爱的同志所陷害,最终被暗杀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历来被视为美国民主象征地的地方。电影中设定的约翰的死亡地以及他的痛苦,激发了观众对狡诈阴险的共产主义者的愤慨。

可能感到还不够过瘾,有些好莱坞投资的电影直接把共产主义者比喻成冷酷无情的猪。1954年的《动物庄园》(Animal Farm)就是这样的作品。《动物庄园》改编自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小说,电影中饿着肚子的动物们在忍无可忍后开始革命,赶走了只知道自己吃喝玩乐而不管动物们死活的农场主琼斯,斗争中的一头猪还提出“人类剥削牲畜,牲畜须革命”的口号,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革命胜利后,农场更名为“动物农场”并制定了自己的宪法“七诫”。但是,动物们却发生了斗争,一头猪被作为革命的敌人放逐,公猪拿破仑带领几头公猪在帮凶狗的仆从下成为了特权阶级,并对反抗者施行血腥清洗。最后,动物们的生活相当悲惨,远不如早前琼斯管理下的那个可怜境遇。这部政治比喻十分清晰的电影,明确地辱骂着苏联统治下的那个世界,因制作精良而受到很多观众的追捧,成为一个许久之后仍被视为经典的电影。

可能感觉这样的电影还不够惊悚,好莱坞还推出过一些科幻电影,将共产主义入侵的恐惧移情到外星人和怪物为内容的电影中。这些电影有1951年的《X星来客》 ( The Man from Planet X),1953年的《火星人入侵地球》(Invaders from Mars),1956年的《人体入侵者》( The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等。以中文译名《天外魔花》的《人体入侵者》为例,这部电影曾被美国电影协会评为20世纪的百佳影片之一。电影中的医生米尔斯·本耐尔( Miles Bennel)出差参加一个医学会议,期间接到了护士的电话说所在小镇的病患激增,闻讯回来后的他见到了以往很熟悉的同镇居民们,但如今却倍感奇怪并有些陌生。最后,在一次特别准备的聚会上,医生等人终于发现了恐怖的真相,原来是外星人秘密侵入并控制了小镇居民的大脑,他们完全成为了听命于外星人的行尸走肉。很显然,这个外星人就是象征着共产主义者,是他们在祸害世界。

特殊的电影幕后,有政府的特意运作和好莱坞的积极配合

以上的这些电影作品中都透露着对共产主义的恐慌,冷战与二战后苏联版图的扩张、苏联核试验的成功、红色中国的出现、朝鲜战争的胶着等现状的交织,令西方的红色恐慌不断加剧。美国政府急需团结人民消除共产主义的侵蚀,并强化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在冷战开始时期,美国特别重视国家公共形象的宣传,努力通过很多隐蔽的宣传方式,来暴露他们所认为的共产主义的邪恶本质,强化美国的正义形象,从而加强世界人民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心理认同。endprint

在曾经的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担任美国总统以后,这一届的美国政府感到,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力量并不具有压倒性优势,而且经过了多次战争的人民较为厌战,因此着重采取非军事的多元化对抗策略,在铁幕前后进行着明争暗斗。1953年2月24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主导建立了国际信息行动委员会(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ctivities),目的就是加强国际信息行动,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前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现任总统特别助理、原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负责人等,很多文化领域、银行界的大人物也加入其中。与此相对应的,还有坦率行动( Operation Candor)的推出与实施,美国政府坦诚地告诉美国人国家正处于危险之中,希望美国人以更大的努力来认识所面对的危险和敌人的力量,以各种手段实施强大的宣传运动来帮助美国政府。

美国和苏联在二战之中曾携手战斗,用鲜血凝成了友谊,并曾善意宣传过对方。在苏联反击纳粹德国入侵最为艰苦的岁月,好莱坞曾推出至少6部苏联题材的电影,以支援苏联的战斗。这些电影有1943年的《莫斯科任务》(Mission to Moscow)、《北极星》(The North Star)、《斯大林格勒的男孩》(The Boy from Stalingrad),1944年的《光荣的日子》(Days of Glory)、《俄罗斯之歌》(Song of Russia),以及1945年的《反击》(Counter Attack)。这些电影基本都是颂扬苏联军民在战争中的英雄事迹,传播建设国家的热情,甚至不乏歌颂斯大林的内容,而且有的电影拍摄直接得到罗斯福总统的授意。但是,随着冷战的开始,情况很快就发生了改变,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开始调查《莫斯科任务》、《北极星》和《俄罗斯之歌》这三部电影,1952年还传讯了的《北极星》的编剧,审查这些摄制人员,并把其中一些人加入了政府黑名单。

一面是政府严格的审查,另一面是政府积极的支持,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新闻署和美国军方都曾为好莱坞提供过秘密或者隐蔽的支持。1949年,美国助理国防部曾设立过一个专门负责推进电影相关事务的办公室,美国联邦调查局甚至推出过一个具体的电影公共关系策略,一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都有影响。联邦调查局还直接帮助好莱坞提供电影素材,并协调处理相关事宜。有资料显示,1945至1959年间,有8部电影启用过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担任演员。 1952年的一部电影《在比肯大街上往东走》(Walk East on Beacon)更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与好莱坞合作的经典。这部电影的创意来源于摄制组在1952年5月见到的美国《读者文摘》上的一篇文章——《世纪犯罪:原子弹间谍事件》(The Crime of the Century: The Case of the A-Bomb Spies),为了揭发苏联间谍的罪恶,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为首介入了电影创作的各个过程,这部耗费巨资的电影得到了胡佛的高度评价,他认为影片充分表现了共产主义专制奴役数百万人的邪恶。

不仅是胡佛,还有一些敌视苏联的个人也深度参与了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前面所述的《动物庄园》改变自乔治·奥威尔的同名小说,实际上也得到了乔治·奥威尔的支持。他本人曾支持社会主义运动,参加过武装反击西班牙弗朗哥势力的斗争,但后来被当成了托洛茨基派别分子,被斯大林主导下的共产国际所排挤。这段经历使得他对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十分厌恶,据称,在《动物庄园》里被公猪拿破仑放逐的那头异议之猪就是隐喻他自己。不止乔治·奥威尔支持《动物庄园》的拍摄,这部作品的拍摄也获得过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后来他的另一部在80年代的作品——《1984》也走了类似的路线。

与政府公关相契合,好莱坞也做出了相应的选擇

作为大众产品,电影的投入及产出与美国社会和政府的趋向十分密切,为保障投入巨大的电影作品能够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好莱坞在与政府的合作以及与主流社会的需求上,都积极地保持着一致。1947年,在美国国会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House Committee to Investigate Un- American Activities)开始积极调查电影界潜在的红色分子时,受到施压的各大电影公司的老板起先也不愿意得罪一些能干的电影编剧及导演,但后来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趁机公报私仇,仍然配合非美活动委员会筛选出了19人。在这19人中,最终判处了8位编剧、2位导演监禁10个月,罚款1000美元,成为轰动一时的好莱坞十人案。后来,非美活动委员会进一步扩大了打击范围,被处罚者的工作甚至生存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使得电影界从业者虽然有反对声,但是也不得不小心谨慎。1950-1954年,麦卡锡主义盛行,对美国文化界的打击更为剧烈,在这种形势下好莱坞对政治正确的选择更为清晰,甚至名噪一时的著名电影人卓别林都受到冲击,被逼无奈后离开美国定居欧洲。

在这一时期,好莱坞的政治选择也促使了系列冷战相关影片的推出,据统计,仅仅从1948年到1953年这短短的5年间,好莱坞就制作了大约70部明确反对共产主义运动的电影,这些电影在高潮时期每周能够吸引约6000万人次的观看。除了前述的那些电影内容,从这些电影描述的故事发生地,也能够看到他们认为共产主义者带来的红色恐慌已经遍布全球。比如,1952年的《巴黎计划》(Assignment: Paris)发生在西欧的巴黎,《檀岛歼谍记》(Big Jim McLain)发生在夏威夷,《红雪》(Red Snow)发生在美国的阿拉斯加,1953年的《丹尼尔事件》( Tangier Incident )发生在非洲摩洛哥,1954年的《上海故事》( The Shanghai Stor y)发生在上海,《北极战斗》( Arctic Fight)发生在遥远的北极圈,以此可见,在他们眼中的世界真是处处都不安全!endprint

猜你喜欢

铁幕好莱坞苏联
早班步行途中
有人吗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一道铁幕正在伊斯兰世界和西方国家之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