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28岁博导”的时代意义(当事者说)
2017-09-18陈棋
陈棋
日前,不少媒体报道了28岁的宫勇吉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博导,标题刻意强调两点以博众人眼球:年纪轻、待遇好。其实,在这两个关键词背后,缺失了大量立体化信息,使得人们对“青千”这个群体产生了相当片面的印象。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30岁左右的中国年轻一代学者成为知名大学的教授、博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中,这在网络上也频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羡慕。作为中国年轻科研人员中的一员,我认为应该看到这种现象背后更多的东西。
“千人计划”实施至今不到十年,为中国的科技界和学术界带来新的人员构成,而其中的青年项目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学在外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回国报效祖国。政府和相关承担单位的协同政策,为这些青年提供了堪比国外的研究资源和个人待遇,这不仅引发了科教系统的人才建设和评价体系的重大变革,也让“青年千人”的多次出现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焦点。
首先,不到30岁就成为教授、博导确实年纪轻,但这背后有自身努力和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力增强,科技带给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科技的进步还转化成各方面的能力和实力。而且,中国正处于科技上紧追、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关键阶段,所以国家对于科研越来越重视。
此外,一方面,在全球科技发展越来越迅猛的大潮之下,科研成果的取得也越来越快。过去几十年才能有的科研突破,现在或许几年就能实现。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加上留学机会增多,青少年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确保了他们能够迅速上手科研。
这一辈青年科技工作者就是这个大背景、大趋势的受益者,而这其实不仅仅反映在科教领域,年轻化的趋势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其次,“待遇好”这个问题也值得全面考量。一些报道误读了个人待遇和科研经费支持。国家给予“青千”的300万元人民币是科研经费,主要用于实验仪器设备购买等课题组基本建设。而各用人单位一般给“青年千人”的待遇普遍是40万元左右的年薪和一定的回国安家费用。
其实与美国大学工科专业的助理教授做一个横向比较,他们的年薪大约在9万美金水平。或者与中国普通金融界白领的50+万年薪相比,“青千”们获得的这个待遇并不离谱。况且,经过十几年在国内、国外的刻苦学习、深入钻研,能成为“青千”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在科技越来越体现其价值的今天,适当提高科教人员待遇也是合理的。
而“年纪轻”“待遇好”的光鲜背后,还有很多人们忽视的信息。留学归国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通常要面对两个问题:第一,迅速适应国内科研大环境发展;第二,高效地组织一个课题组开展独立的研究工作。这两个问题背后又牵扯到科教领域人才建设改革中要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挑战。
绝大多数“青千”战斗在科研的第一线,都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包括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这两年就有接连报道,“青千”英年早逝,着实令人扼腕。“青千”这个群体,在为国家科教建设奉献满腔热血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客观认识。▲
(作者是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