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2017-09-18张瑞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危重下肢血栓

张瑞荣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张瑞荣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目的探讨预防危重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ICU接受治疗的76例病情危重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ICU常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护理满意度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通过对病情危重患者积极行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血液深静脉内有凝块形成,使得下肢静脉回流出现障碍,其为ICU患者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浅静脉怒张、体温升高、患肢出现肿块。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下肢DVT发生明显上升。该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治疗后康复产生严重影响。在危重患者治疗期间,加强对其实施科学护理干预,对下肢DVT发生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该次研究主要探讨病情危重患者下肢DVT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ICU接受治疗的病情危重患者共76例作为对象。入选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血液疾病者,全身瘫痪者,严重感染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入选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38例,性别:男28例,女10例;年龄:43~75岁,平均(53.5±1.6)岁;术式方式:15例为骨科手术,10例为腹部手术,9例为腹部手术,4例为泌尿手术。观察组38例,性别:男27例,女11例;年龄:41~74岁,平均(51.6±1.7)岁;术式方式:18例为骨科手术,9例为腹部手术,8例为腹部手术,3例为泌尿手术。在入选者一般资料比较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将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低温引发血管痉挛;护理人员对患者行翻身护理1次/2 h,行下肢按摩、推拿、挤捏等护理1次/4 h,将患者双腿抬高至适当角度,规范行输液、输血的操作。观察组给予综合预防护理干预。①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DVT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常见症状等,嘱咐并监督患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②加强饮食指导:患者应坚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降低血液黏稠度;③应用压力袜:对患者行腿根部周径、小腿最粗部分周径测量,以测量结果为根据,选择使用适当的压力袜。患者持续使用压力袜期间,护理人员每日做好下肢情况进行评估;④加强下肢锻炼护理:术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康复情况,指导其主动交替行端踝关节跖屈活动、背屈活动、旋转活动,并帮助患者由踝关节开始,依次做自下而上的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使其能够沿着静脉血流方向形成一个压力梯度,运动锻炼3次/d。同时指导患者做相应的深呼吸锻炼,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速度得到有效加快。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估

观察2组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选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效果的满意情况。总分为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以[n(%)]、(±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t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DVT形成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下肢DVT的发生率为5.26%(2/38),对照组为26.32%(10/3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满意情况[n(%)]

3 讨论

导致术后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有多种,且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诸多研究者均一致认为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未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三大危险因素[2]。

病情危重患者往往应镇静和肌松、机械通气、手术操作、中心静脉置管等诸多有创操作以及应激状态,使得应激物释放明显增加,导致内外凝血系统被激活,进而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除此之外,该类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制动或卧床休息,下肢活动较少,导致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缓,血液淤积,局部凝血酶因子长时间大量堆积,使得局部出现高凝、低流率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在静脉瓣膜窦内形成涡流,使得局部瓣膜处于缺氧状态,刺激白细胞粘附因子表达,白细胞发生粘附以及迁移,促进形成血栓因素不断加强[4]。同时,有部分患者的病情要求对颅内压进行控制,因此静脉输注大剂量高渗液体,对患者实施加强脱水剂治疗。在输注过程中导致局部高渗环境形成,进而导致输液静脉内皮细胞脱水,逐渐形成局部静脉内膜损伤。脱水会使患者体内循环血量明显不足,进而导致血液处于高黏滞状态,血流动力逐渐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微循环发生障碍,这些均为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全面掌握DIV形成机制以及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及时指导和积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早期康复运动锻炼,协助并督促患者做下肢主动、被动运动,合理使用压力袜,促进下肢血液流动速度得到有效加快,给予静脉有效的压力支持,促进静脉瘀滞得到有效减少,增加回流,进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在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行综合预防性护理干预后,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对危重患者行综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吕琦.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7,13(4):452-453.

[2]孙丽丽.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8(7):88-89.

[3]王升英,初慧中,于雁,等.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护理管理, 2016,16(2):206-207.

[4]吴丽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其转归[J].中华全科医学,2017,13(4):407-408.

[5]徐美亚.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5(5): 119-120.

R364.1+5

A

1004-6569(2017)05(b)-0101-02

2017-02-24)

张瑞荣(1978-),女,本科,主要从事神经内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危重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