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中读懂中国强军梦

2017-09-18赵聪宿东

太空探索 2017年9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建军强军

□ 文 /赵聪 摄 /宿东

从历史中读懂中国强军梦

□ 文 /赵聪 摄 /宿东

▲ 轰-6轰炸机、东风一号导弹、东风二号导弹以及歼击机、强击机导装备

八一建军节前夕,闭馆近5年的军事博物馆,用一场大型军事主题展揭开了面纱。

“铭记光辉历史,开创强军伟业”——这一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举办的大型主题展览,通过照片、文物和实物等多种方式,讲述了中国建军、强军的历史故事。

7月27日是展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天。早上9点,军事博物馆前已经排起了长龙。来自河北省阜平县的杨国田老人排队1个小时,终于踏进了博物馆大门。他在国防科技展前久久停留,望着眼前威武的坦克、战舰、导弹、战斗机等新式装备,感叹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此次展览共展出1000多张照片、1300余件文物,全面反映了90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光辉历程。展览里面既有抗美援朝志愿军将领使用过的望远镜,也有新时期人民军队英模人物的贴身物品,还有维和部队战士在异国他乡用过的一些实物。

一面墙上,挂满了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照片,照片墙对面则是建国初期我国取得的国防成就。在那个政权初建的年代里,这些科学家为我国航空航天、核武器开发、国防科技事业呕心沥血,献出了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两面墙上,东方红一号卫星与航天之父钱学森遥遥相望。这位老人和这颗卫星,曾一同让中国卫星事业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

另一面照片墙上,“巨浪一号”正冲出海面,跃向蓝天,这是我国第一型潜射固体弹道导弹。就在相隔不远的展室里,东风-31核导弹系统两种模型同台亮相。历史和现实浓缩在同一空间里,寓意着我国导弹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 室外展出的导弹发射系统

▲ 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照片墙

▲ 室外展出的反舰导弹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完成了一场由内而外的自我重塑。这次展览是我军贯彻党中央改革强军战略思想实践成效的充分展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解放军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生动缩影,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 一位家长为孩子科普航天故事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建军强军
我的科技强军梦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庆祝建军95周年
强军战歌
庆祝“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百岁华诞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formation of a gas–liquid interfacial AC current argon discharge plasma with a deionized water electrode
古建军
盛大国庆阅兵见证改革强军新时代
无论等多久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