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海经济区的合理范围研究

2017-09-17范文国赵洁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9期

范文国+赵洁

【摘 要】淮海经济区人口与面积较大,而中心城市徐州综合实力较小,并且与周边经济区存在明显的交集,这些现象表明淮海经济区范围过大。淮海经济区范围过大导致各相关省份以及各成员市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难以形成合力来争取国家对淮海经济区的政策支持,难以形成省级协调机制来推动淮海经济区一体化进程。因此,研究淮海经济区的合理范围成为推进淮海经济区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采用引力模型来计算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吸引力,通过综合比较徐州及周边经济区中心城市与淮海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吸引力、行政吸引力以及现有经济联系,认为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包括12个城市,发展区域包括2个城市,还有8个非淮海经济区城市。

【关键词】淮海经济区;现状格局;合理范围

目前,淮海经济区包括苏鲁豫皖四省的二十个地级市,分别是江苏省的连云港、徐州、淮安、盐城、宿迁;山东省的济宁、临沂、枣庄、日照、泰安、莱芜、菏泽;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蚌埠、亳州;河南省的开封、商丘、周口。近几年来,多个周边经济区规划通过国家审批出台,这些经济区的范围与淮海经济区存在交集。还有一些成员市对淮海经济区缺乏认同感,对周边经济区主动投怀送抱。面对这些情况,有必要对淮海经济区现状格局进行反思,研究淮海经济区的合理范围。

1 .淮海经济区范围过大

淮海经济区的人口与面积较大,而中心城市徐州综合实力较小,并且与周边经济区存在明显的交集,这些现象表明淮海经济区范围过大。

1.1 淮海经济区范围很大

2015年淮海经济区总面积17.8万公里,总人口为1.29亿人,约占全国面积的1.8%和总人口的9.3%。人口超过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比人口最多的广东省还要多1900万。面积超过17个省区,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面积比广西、广东、河北3省区分别少5.8、0.2和0.97万平方公里,比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5省分别多5.67、7.6、7.56、2.42和3.21万平方公里。

与其他经济区相比,淮海经济区人口和面积都是比较大的。2015年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区域长江三角洲面积为21.17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57亿人,人口与面积仅比淮海经济区多20%左右。京津冀城市群面积比淮海经济区大25%,但人口只有淮海经济区的76%。成渝经济区面积与淮海经济区相当,但人口只有淮海经济区的70%。珠江三角洲面积为5.6万平方千米,人口为5616万人(2012),面积与人口均不及淮海经济区一半,武汉城市圈面积为5.7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024万人(2010),面积与人口均不及淮海经济区1/3。中原经济区的人口与面积最大,但与淮海经济区一样,存在中心城市实力不强,经济区范围过大的问题(见表1)。

1.2 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不强

目前徐州市综合实力位居淮海经济区第一,2016年徐州市GDP总量与人均GDP均位列淮海经济区第一。GDP总量为5809亿元,比第二名济宁高1180亿元。人均GDP为67003元,比第二名泰安多1715元。并且徐州位于“一带一路”的战略交汇点,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淮海经济区科教文化中心,是淮海经济区发展前景最好的城市,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但是与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相比,综合实力明显不足。从经济总量来看,徐州与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差距很大。2016年徐州市GDP总量相当于广州的29.0%,深圳的30.1%、南京的55.6%、青岛的56.4%、郑州的73.4%、合肥的93.7%。从人均GDP来看,徐州与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差距也很大。2016年,徐州人均GDP为67003元,相当于广州的55.8%,深圳的37.4%、南京的52.6%、青岛的57.8%、郑州的79.3%、合肥的83.1%。相对于徐州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弱小,淮海经济区的范围过大。

1.3 与我国若干经济区范围存在交集

与淮海经济区有交集的周边经济区主要有5个。(1)长三角城市群。依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盐城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员。(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把日照正式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范围。(3)中原城市群。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把开封、周口、商丘和安徽亳州纳入中原城市群核心范围。(4)济南城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把泰安和莱芜纳入济南都市圈范围。(5)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把蚌埠纳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范围(见表2)。

按照经济区的基本原理,一个城市不能同时属于两个相同层次经济区。淮海经济区共有9个城市与周边经济区有交集,如果这9个城市全部或者部分属于周边经济区,那么它们就不能同时属于淮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区存在交集至少在一定程度证明了淮海经济区的范围不合理,证明了淮海经济区范围过大。

2 .淮海经济区的合理范围

要确定淮海经济区的合理范围,必须比较淮海经济区各城市与徐州及其周邊中心城市的经济吸引力、行政吸引力和现有的经济联系。

2.1 比较各中心城市的经济吸引力

淮海经济区周边中心城市主要有上海、南京、合肥、郑州、济南和青岛。对于苏北4市,主要比较上海、南京与徐州对这4个城市的经济吸引力。对于河南3市,主要是比较徐州和郑州对这3个城市的经济吸引力。对于安徽5市,主要比较徐州和合肥对这5个城市的经济吸引力,考虑到亳州已纳入《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本文也比较了郑州对亳州的经济吸引力。对于山东枣庄、济宁、泰安、菏泽和莱芜5市,主要比较徐州与济南对这5个城市的经济吸引力。临沂和日照2市,则重点比较徐州与青岛对这2个城市的经济吸引力。endprint

2.1.1 经济吸引力的数学模型:引力模型 。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来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相互吸引力,认为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吸引力与这两个城市经济规模乘积成正比,与两个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平方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如下:Fab=(Ea*Eb)/Dab2。其中,Fab表示a、b两个城市的经济吸引力,Ea与Eb分别表示两个城市经济总量,Dab表示两个城市之间距离,本文采用铁路里程与公路里程这两者的最小值。

2.1.2 基本数据来源。

淮海经济区20个成员市以及周边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经济数据是2016年GDP数据,是各省统计局在网上公布的数据,也是目前我们可以得到的最新数据(见表3)。本文主要通过铁路里程与公路里程反映淮海经济区各城市至徐州及其周边中心城市距离,并且选择铁路里程与公路里程两者之间的最小者作为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见表4)。

2.1.3 徐州及周边中心城市对淮海经济区各城市的经济吸引力。

计算结果表明,在苏北4市中,上海对盐城的经济吸引力要远高于南京和徐州,南京对淮安的经济吸引力要高于徐州和上海,而徐州对宿迁与连云港的经济吸引力要高于南京和上海。在鲁南7市中,徐州对枣庄、菏泽和临沂3市的经济吸引力要高于济南和青岛,济南对泰安、莱芜和济宁3市的经济吸引力高于徐州,青岛对日照的经济吸引力高于徐州。在安徽5市中,徐州对亳州、宿州和淮北3市的经济吸引力高于合肥,合肥对蚌埠和阜阳2市的经济吸引力高于徐州。在河南3市中,徐州对商丘的经济吸引力高于郑州,郑州对开封和周口2市经济吸引力远远高于徐州(见表5)。

2.1.4 确定经济区范围的基本原则。

如果中心城市A对某一城市C的经济吸引力大于中心城市B,那么原则上把城市C纳入中心城市A的经济区核心范围;如果中心城市A对某一城市C的经济吸引力大于中心城市B,但小于2倍的中心城市B。原则上可以把城市C纳入中心城市B的经济区发展范围。即如果中心城市B的发展速度超过中心城市A,那么在不远的未来,城市C有可能成为中心城市B的经济区范围;如果中心城市A对某一城市C的经济吸引力大于2倍的中心城市B,那么在短期内城市C不可能成为中心城市B的经济区范围,因为在短期内中心城市B对城市C的经济吸引力很难超过中心城市A。

2.1.5 初步确定淮海经济区范围。

按照徐州及其周边中心城市的经济吸引力,初步确定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有10个城市,分别是徐州、连云港、宿迁、亳州、宿州、淮北、商丘、枣庄、菏泽、临沂。发展区域有3个城市,分别是蚌埠、淮安、济宁。非淮海经济区城市有7个城市,分别是盐城、开封、周口、阜阳、泰安、莱芜和日照。

2.2考虑行政吸引力和现状经济联系

我国是一个行政等级森严的国家,行政力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得到调控作用。如果两个城市存在行政隶属关系,那么这两个城市在行政力的作用下,经济联系变得越密切。反之,如果两个城市在行政上没有隶属关系,那么这两个城市就容易产生区域壁垒,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两个中心城市A和B,对某一城市C的经济吸引力大致相当,如果A与C存在行政隶属关系,那么我们优先把C 划入A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区。

引力模型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在确定经济区范围时还要考虑现实存在的经济联系。从引力模型来看青岛对日照的经济吸引力远超徐州,济南对济宁的经济吸引力也超过徐州。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日照、济宁、菏泽、临沂都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它们内部之间经济联系要超过它们与济南和青岛的经济联系,因此将济宁和日照市纳入淮海经济区是合理的。

2.3 淮海经济区的合理范围

通过采用上述两个标准,本文认为淮海经济区的核心范围有12个城市,分别是江苏的徐州、宿迁和连云港,山东的枣庄、菏泽、济宁、临沂和日照,安徽的亳州、宿州和淮北以及河南的商丘。淮海经济区的发展范围有2个城市,包括江苏的淮安与安徽的蚌埠。还有6个城市应该不包括在淮海经济区范围之内。其中,盐城已经纳入与上海为中心城市的长三角城市群,周口和开封纳入与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泰安与莱芜纳入济南都市圈,阜阳应纳入合肥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区(见表6)。

3 .结论与讨论

(1)研究淮海经济区合理范围很有必要。它有利于协调各相关省份以及各成员市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推进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它还有利于国家编制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江苏代表团联名提出议案,呼吁将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规划。国家要编制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首先要对淮海经济区的合理范围进行界定。

(2)时空距离是衡量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关键要素。虽然交通流、信息流可以客观地反映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现状,但它很难反映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未来。时空距离决定了城市之间的经济吸引力,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导致城市之间的交通流、信息流发生巨大变化。深圳可以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原因之一是深圳与香港的时空距离小,深圳与香港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流和信息流,推动深圳飞跃发展。雄安新区可以得到中央高层的青睐,原因之一也是雄安新区与北京的时空距离小,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理想之地。

(3)淮海经济区的范围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淮海经济区范围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徐州市以及周边经济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变化。如果徐州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于周边经济区中心城市,那么淮海经济区范围就向周边扩张。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财经网.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 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60603/4128701.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国务院关于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210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30/content_5154781.htm.

[3] 山東省人民政府网站.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 鲁政字〔2017〕12号. 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17/1/25/art_285_12121.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国务院关于同意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 国函〔2016〕107号.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086354.htm.

作者简介:

范文国,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区域政策。

赵洁,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城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