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惜原有宝物,成就美丽心灵

2017-09-16梅雅璐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儿童画想象绘画

梅雅璐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19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对于艺术欣赏与享受的渴望正在逐步增强,人们更加注重对孩子艺术方面的造就和培养。于是,社会上各类艺术培训班便应运而生。随之,评论儿童进步快慢与评价儿童画的优劣,便成了人们口边的话题。眼光不同,人们对儿童绘画技能技巧的看法也不同。在看儿童画的时候,有人总带着偏见,认为儿童画画得不那么像,甚至觉得画得乱七八糟,看来还有些让人费解。这些人不知道写实只是美术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已。这种仅停留于表象的观点并不适合于儿童。儿童画是儿童用画画来表现他们所认识的世界、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感受以及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儿童画歪歪扭扭,粗粗细细、曲曲直直,既稚又拙。但是,正是这种稚拙才是儿童画最根本、最显著的特征。稚拙的儿童画是儿童大胆、率真、质朴心灵的真实写照。它真就真在真正地揭示儿童自己的内心世界,它实就实在真实地展示他们自己想象的天空。它不娇柔、不造作、不粉饰、不雕凿,毫无弄虚作假、遮遮掩掩的影子。童真和稚拙,那是成人久违了的世界,早已陌生了,疏远了!如果成人仔细观察,精心琢磨,便会感悟到蘸满生气、饱含灵感的童画,遂将你带入那童真的天地,使你心灵受到雨露的滋润、甘泉的浸渍,丝丝清幽,丝丝恬淡,灵魂如同得到冲刷和荡涤一般清澈、透亮。

在美术教育过程的中,对孩子的绘画技能技巧给以适当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我们就只对孩子绘画技巧方面的传授,而忽略对他们艺术教育本质的启蒙、绘画创意的启发、个性特色的塑造以及艺术鉴赏的引领,更不能为单纯追求学生作品获奖、过级及考取美院,急于拔苗助长。美术教学不应一味地只教给儿童绘画技法,刻意使他们画得很像,而不去启发他们去寻找自己的天地,表达自己的意境,不去保留每个孩子各自独立而独特的个性面貌。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充分让他们在自己想象的天空中翱翔,在自己意愿的草原上驰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最大优势。对他们的绘画兴致,我们只能热情鼓励,对他们画作构图的意图,只能加以指点和引导,而不能限制和压抑,更不能破坏原作的真情实意。美术的教学有多种技法,单靠临摹,出示教师范作,虽然能使学生绘画技巧掌握得相对牢固,积累一定的素材,增长一些绘画技能。但长而久之,他们的画就缺少生气、鲜活和光亮,孩子会依赖他人现成的东西,容易造成学生创造力的衰退。教学中,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引导他们的构图思路而展示教师范画,无可厚非,但我们的教法不能生硬呆板。对儿童画的辅导,贵在启发,旨在使儿童无拘无束地想象,而非过分讲授绘画知识技能、追求技术上的完善和刻意的加工。

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中小学美术教育更应如此。要鼓励孩子努力实践,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学生努力奋斗的经历,是他们积累知识总结经验的过程,是他们人生道路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学生最终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定的生长环境,不同先天后天的因素,个性各不相同,其潜质也就存在差异。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发展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艺术潜力,保护好孩子的个性特点。儿童的个性得到了尊重,就会使他们产生自信心,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以致能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美术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既轻松又平等、既自由又竞争、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不同个性的孩子都得到各自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得到各不相同的赞扬,使他们都能得到老师赞賞的目光,赞美的语言。气可鼓,不可摧,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充满自信。

只要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天地,让他们无拘无束地想象,让他们毫无限制地创造,他们会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自然地分解组合,产生的思维涟漪就一定会自主涌动、自然流淌,生发出你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孩子在绘画中产生的神奇灵性灵感,是一种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开发和利用,启发每一个孩子努力学习,引导他们不断思考,激发其绘画兴趣,鼓励他们勤于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创造,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交给孩子们,让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寻找知识宝藏,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现真实的充满自我的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用画笔,尽情书写美好的今天,绘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眉云小学大美术教育研究》、《童莲天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画想象绘画
儿童画
如何鉴赏儿童画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我的儿童画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