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分析
2017-09-16郭玉华
郭玉华
【摘要】小学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重要的启蒙导师,所以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小学班主任的带领与指导。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该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同时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同家长一起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方向进行指引。文章针对小学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所要注意的问题与相关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得出的结论可以给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手段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184-02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基本构成单位,每个班级都会设立一个班主任来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掌握,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育。所以小学班主任在这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角色,小学无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还是对校园建设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 将这个基础阶段的管理工作做好,是每个小学班主任应该所尽到的工作职责。小学生由于年龄所处阶段展现出的特点,具有非常强烈的不稳定性以及可塑性,所以此时班主任在小学生的人生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如何将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文化教育,让学生可以健康良好的成长,该得到每一位小学班主任的重视。
一、树立良好班风
(一)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一般,每个学校都有一些约束学生行为的准则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等,除了這些规章制度外,小学班主任还应很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有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这样可以使班级规章适合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与此同时,对于违纪的惩罚也要进行巧妙的设计。
(二)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是良好班级风气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侧重对小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要使学生养成热爱学习、专心听讲、不懂就问的学习风气。
(三)理解与宽容
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犯错误在所难免,班主任要允许小学生犯错误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不经历错误小学生就不会成长,但是宽容并不等同于纵容,对于小学生的小错误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语气、态度,切不可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
二、管理工作中的执行重点分布
(一)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想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首先要对学生的性格以及行为特点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状况等,班主任应该全方位角度的对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信息上的掌握,走进他们的生活,同时以朋友的身份与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给于学生平等与尊重。学生才会在教育过程中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愿意把自己一切信息与教师进行分享。只有这种坦诚相见的交流方式,才能让教育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否则任何教育措施都不可能进行实际性的落实。由此可见,全面了解学生是当前教学工作的任务开展前提以及关键性问题。
(二)信任尊重学生
小学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以及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以及心情。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掌握一些管理上的技巧。及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让学生从头脑中对学对教师的管理办法进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让管理手段上的条例与规范得到实际性的落实。
(三)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积极开展班级活动
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力度,让学生从思想的深度上对教师的管理手段进行认同,服从教师的安排与任务管理。这样学生也可以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拥有共同的集体目标。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在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管理时应该经常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管理办法进行认同与执行,学生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出热爱班集体的良好品德。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参与意识得到增强,这样更有利于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活动落实,让教育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与稳定。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的是小学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小学班主任的带领与管理下学生此时会成长的很快,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是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的重要阶段,小学班主任的教育素质应该达到相应的水平,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出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雯.论小学班主任如何抓好班级管理[J].新课程学习(上).2014(09)
[2]王红燕,王滨.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浅探[J].新课程学习(上).201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