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研究
2017-09-16王智
王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幼儿的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幼儿教育一直被各界所关注。当下,很多幼儿园的幼儿教师都会出现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这对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其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181-01
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幼儿教师的职业态度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儿教师所针对的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并且在教育成果上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便导致很多幼儿教师具有较大的职业压力,各种客观因素导致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下文将进一步分析。
1.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1.1学历方面的影响
本科以上学历与本科以下学历相比较,在工作热情以及职业压力上没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职业成就感上具有较强的差距。幼儿园在对幼儿展开教育过程中,随着课程的改革以及科研活动的开展,学历高的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且能够较好的完成任务,对自身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1.2教龄方面的影响
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在职业成就感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教龄较长的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相对较小。幼儿教师随着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幼儿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更加容易解决,便使职业压力较小,对自身的能力比较满意,并且工作态度较为稳定。
1.3班级人数方面的影响
幼儿教师在教学30人以上的班级,便出现一定的职业压力,进而导致工作热情随之降低。30人以下的班级,幼儿教师便没有较大的压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工作热情。另外,在院内工作时间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在园工作时间幼儿教师所产生的职业压力也有一定的差距。
1.4待遇方面的影响
待遇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最重要的因素,待遇较高的幼儿教师与待遇较低的幼儿教师在职业成就感以及职业压力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工作热情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差距。各个幼儿园的问题都是幼儿教师较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在待遇方面能够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并对幼儿教师施加一定的压力。
2.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改善方法
2.1合理分配幼儿教师
由于幼儿教师学历不同,幼儿园可以进行合理分配。并且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定期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学习,学历较高的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学历较低的教师,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理论水平,另外,幼儿园可以为教师制定相应的评比机制,对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幼儿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激發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进而降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2.2 加强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由于教龄较长的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突发事件处理有一定的能力,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班级管理方面,教师都有较高的经验。因此,要加强教龄较长的幼儿教师与教龄较短的幼儿教师进行交流,新教师也可以观察具有经验丰富教师开展的观摩课,使其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而能够有效降低新教师的职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2.3合理安排班级人数
幼儿园在班级人数分配上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要与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合理安排班级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工作量,有效安排幼儿教师在园时间,使其能够有效环节因为工作量而给幼儿教师带来的职业倦怠。
2.4有效阶级待遇问题
想要真正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关部门以及幼儿园将提高幼儿教师待遇问题落到实处,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当地经济水平,适当的提高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幼儿教师的住房问题、医疗保险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幼儿教师的基本生活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四方面,学历、教龄、班级人数和个人收入,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表现为最严重的便是工作热情不断衰减,教师自身职业压力较大,并且职业成就感较低。幼儿教师这样的工作态度不能更好的教育幼儿,无法使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各幼儿园要积极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保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国权,郑楠.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01):166-169.
[2]周波,陈晓敏.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05):48-53+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