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棉花栽培技术
2017-09-16余海花
余海花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并且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掌握棉花种植规律及外界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提高棉花栽培技术水平,能够更好地提高棉花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本文就棉花栽培技术进行简要分析,旨在提高棉花栽培技术水平,同时提高棉花产量。
关键词:棉花;栽培技术;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3136
我国很多地方都种植棉花,棉花已经成为农民和种植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也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因此,有效进行棉花栽培技术推广,提升综合技术水平,是如今重要的项目。
1 棉花栽培技术
1.1 选地
棉花种植想要做到高产,首先要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土地。棉花根系发达,有喜光、喜温的特性。并且对土地肥力有一定的要求,丰产的棉田需要具备较好的水利条件。因此,选择棉花种植田地需要选择土层较深且肥力在中等以上的田地。
1.2 选种
在棉花种植之前,需要首先对棉花品种进行挑选,选择产量高、抗性强的品种,并且将其中的坏种捡出,经晾晒后方可进行浸泡、搅拌、催芽等后续工作。一般而言,优良棉种其出芽率要大于85%。棉花品种质量首先要得到保证,才能进一步保障棉花产量。
1.3 合理密植
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合理密植才能更好地提升棉花产量。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及当地环境情况,要对棉花进行相应的密植工作。现如今,由于有机肥料短缺、综合地力较低,更应挑选较好的位置为棉花进行合理密植,以提高棉花产量。
1.4 地膜覆盖
棉花种植后要做好覆膜工作,地膜表面要做到干净整洁,等棉花种子开花后方可掀开。地膜覆盖工作要从密植度较稀松的地方开始,长势较好的品种要着重进行覆膜工作。
1.5 田间管理
进行合理施肥,棉花对地力有较高要求,所以要对棉花地施足基肥。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加强对棉花施肥过程的管理,控制施肥分量,有效控制棉花生长过程中的营养补充。
尽量减少棉花蕾铃脱落,棉花生长过程中,影响蕾铃脱落的因素有自身情况、病虫害影响及机械损伤。因此,要根据棉花是生长习性及环境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在其生长过程中保证充足的养分、水分、温度及光照,以达到适合棉花生长的环境,避免自身生理問题的出现。并且要注意棉花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后文将具体进行讲解。尽量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尽量减少机械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棉花生长期间要注意进行株形控制,可以通过整枝摘心技术、喷洒技术、人工控制等措施进行株形控制。以此为棉花蕾铃生长打好基础,最终提升棉花产量。
在棉花生长过程中还要进行除草工作,以减少田间杂草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棉花田耕深,护苗主要在8~14cm左右。还要对土壤翻整,使土地细碎平整,更适合棉花生长。期间一旦出现干旱缺水情况,要及时进行浇灌。如若出现洪涝,要及时开沟排水。
2 棉花种植期间病虫害防治
2.1 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枯萎病一般以喷洒农药进行解决,不同原因引起的枯萎病需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农药。在解决枯萎病时,切忌使用除草剂、杀虫剂,使用后很可能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如果是因为一般的蚜虫导致的枯萎病,那么使用一般的杀虫剂即可解决问题。
在防治红叶茎枯病时,需要了解棉花的实际病情状况,严重的话,可以采用9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和绿丰95解决,保证棉花可以正常生长下去。
棉花的烂铃问题主要是由棉花的铃虫引起的,因此在棉花烂铃的防治过程中,农民需要使用救治棉铃虫的方法来解决烂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棉花的产量与质量。
2.2 棉花虫害防治工作
棉花在生长期间会因为虫害问题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病害效果,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病害问题使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棉花健康生长下去。在棉花生长时最常见的就是棉铃虫,对于这类虫害,农民可以在市场上挑选一些专治该虫害的杀虫剂来解决这一问题,如敌杀死。对于盲蝽、玉米螟、金刚钻等病害就可以使用敌百虫、乐果乳剂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3 结语
为了保证棉花的产量与质量,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研究棉花栽培技术,并将其进行推广,从整体上提高棉花的产量。同时,在棉花种植过程中,还要根据棉花不同的地理环境选取不同的种植品种,在种植期间还要做好棉花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棉花的产量与质量。此外,还要将棉花籽进行合理育种培养,为以后的棉花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合忠,毛树春,张旺锋,等.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4(3):441-4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