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中国城镇化建设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7-09-16张亚珍

科技经济市场 2017年5期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能源消费一带一路

张亚珍

摘要:“一带一路”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举措,两者彼此融合、相互推进,必然会对能源消费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为能源的发展提出新要求。本文试从“一带一路”和“新型城镇化”两个战略入手,分析二者内涵、发展背景和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一带一路;城镇化建设;能源消费;影响

0前言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特别是“一带一路提出以来,更是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城镇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很大,也为能源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1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1.1驱动创建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必然是以中国强大的经济和金融动力为基础,当今世界,扁平化是大的趋势,这方便了跨国间的贸易、经济与人员往来,缩小着体制差异带来的影响。从而促成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互联互通。唯有互联互通,创建新的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才有可能。

1.2国家的存在与发展要求人民有共同的价值目标。要想在同一地区和一些国家内产生合作与发展,必然与共同价值观的引力和浓缩价值观产生联系。中国有必要倡导和实施一系列可以被各种国家和各种文化所认同和欣赏的价值体系,从而消除存在于世界经济、贸易、文化和政治的隔阂,进一步构建世界经济圈。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为了构建“一带一路”,极大可能会要求我们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创建以中国文化价值观为内核、汲取和包容各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最终创建价值观共同体系,这是唯一让世界产生认可的方法,进而影响着世界。从长远来看,这是我国持续关注的方面。当今世界并不是很和平,錯综复杂的文化和宗教矛盾不断升温,因此对于我国的愿景,是形成一套兼容的价值体系,聚集世界和平的力量,建立贸易、金融、经济为主导的新形势世界经济圈,这也是“中国梦”的世界。扩大来说,“一带一路”是针对世界的“中国梦”。

2一带一路促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发展

中国城镇化主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增加城镇用地(土地创造了价值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矛盾);第二时期是城市人口数量的扩张(家庭财富创造矛盾);第三个时期是创建对于城市化的归属感(处理内在归属和身份的问题)。第三阶段创建了一个城市的品牌、城市文化和城市概念,增强公众的归属感和依附感,而此时城市的发展目标不仅是建设高层建筑,提供公共服务,并且城市的建设将以功能和人文为主导。

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到达第三时期。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前两个时期所引起的城市内各种问题日益严峻,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转型是必经之路,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伴随着“一带一路”新的框架的产生,中国必须创建不同的价值体系,为今后创建合理的城市化进程和路径。

3一带一路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

城市化以投资拉动、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等方式影响着能源消费。

3.1投资效应

什么是城市化的本质?答案就是将生产空间元素聚集到城市的过程,城市化进程一定会增加城镇数量和出现一定规模的现象。明显看出这个进程会导致建设、交通、道路等城市建设产生出庞大的城市需求,进而带动水泥、钢铁、能源、汽车等与之关联的行业的发展。所以,在工程建设中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将产生巨大的能源需求,这些项目已经在运行中,能耗同等。例如,建设能源消耗已经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重要领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根据许多学者的计算,目前中国能源消耗的能耗约占22%一27%。按一般建筑能耗计算,我国的建筑能耗达到社会总能耗的一半左右。伴随着住房建设和住宅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增长,建筑能源需求必定扩大。以住宅空调为例,最近几年年均增长率为20%以上,新建空调系统的年产能已达到新电厂的同阶段产能。Wexler和Banuri的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筑和运输用途,城镇化进程将是导致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关键影响成分。

3.2人力资本效应

由城市化带来的对人口的影响,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口从农村聚集到城市,更重要的是累积人力资本,增强人口和劳动力作为一个整体的素质。由城市化导致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变化主要产生在下列几个方面:(1)城乡居民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受益者,积极参与到城市生活和文明建设,另一方面也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熏陶和更加先进的医疗卫生条件;(2)城市作为知识和信息;(3)城市化进程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双重结构,从而推动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创建,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普通教育水平,而且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职业技术培训。进行二次劳动力资源的分配,达到优化分配人力资本的效果,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综上所述,累积人力资本的过程和投入一定量的优质劳动资源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较快学习先进的技术理念,对技术和工艺进行创新,提高能源效率,进而减少浪费能源的现象,最终减少能源的需求。

3.3技术效应

城市化推动着重组空间内的各个生产要素,由于集聚效益,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共同涌入到城市中,在他们中产生信息交流、技术创新等活动,提供空间,进而对技术进步投入越来越小,但是效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法制建设和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作用也可以充分作用,促进和产生经济主体发展创新活动。虽然技术进步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对能源消耗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的效果是技术进步以增强能源利用率的方式影响着能源需求,间接的影响是技术进步推动着经济规模的不断变大,间接增加能源需求,这就是所谓的回弹效应。

3.4能源结构效应

什么是能源结构变化?就是指把传统化石燃料(现阶段我国的主体是煤炭)改变为优质能源(例如电力、液化石油气、可再生能源)。根据相关资料预测,由于不同燃料间的燃烧效率水平的不同,如果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例减少一个百分点,国家总体能耗就能减少2000万吨标准煤的需求。

4一带一路中国城镇化能源需求

4.1能源需求总量的变化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现阶段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像世界大多数经历过城市化的西方国家一样,我国的能源需求也会出现合理的增加。一方面由于城镇化和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钢铁、建材、石化、工程机械、汽车、家电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城市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城镇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是农村地区的3.7倍。伴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必然要对能源消费结构进行调整,降低煤耗在消费中的比重是国家发展的大趋势。但是考虑到我国的煤炭储量较低,价格波动不大,中国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仍然离不开煤炭能源。从长远的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趋势来看,中国长期以来煤炭能源消费应保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我国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50年低碳能源发展道路”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5万美元(按购买力估计)能源需求为5.16亿吨标准煤;到本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能源需求达到77.4亿吨标准煤”,这说明我国的能源形势日益严峻,所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对于我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目标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4.2能源供应空间的变化

人口变化、经济增长、空间变化和社会变迁这四个方面是城市化的主要内涵,城市化的基本现象体现在城市人口和空间扩张的增加,其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其中扩大城市空间和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型是空间扩张的主要内容。中部地区不再限制城市空间、产业配送区和城市生活空间的扩大,反而逐步向城乡和大城镇消耗物质空间,导致凝聚力逐渐下降。随着城市能源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空间距离扩大,这些因素都在扩大着城市化能源供应的交通距离。这一变化体现着城市化过程中的能源供需问题——空间距离的变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必然会加快,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以促使能源消费结构与城镇化的发展相适应。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镇化建设能源消费一带一路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能源革命对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