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

2017-09-16翁美春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历史教学初中

翁美春

【摘要】问题化教学是推进初中教学改革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探索运转的有效手段。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来开展相应教学活动。在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上,问题化教学法对教学质量有着显著提升,本文结合初中实际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 初中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60-01

在初中新课改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并没有对问题化产生重视,教学过程中还是以应试为前提,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其本质上仍然只是一种被动式学习,在教学中,没有发现与创新意识,问题得不到解决。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意识与独立思维能力,当前教育工作者以問题作为教学的新起点,运用问题化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与独立思维能力。

一、问题化教学概述

问题化教学法(又称发现教学法与探索教学法)最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并倡导,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普及并广泛的运用。问题化教学法运用问题使得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探索欲望。通过引导并启发学生在已知的知识中掌握应有的原则,摸索出相关规律,以利于学生在已知的内容里获取新的知识。在问题化教学的模式中,建立良好的问题,以便于增加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种氛围下养成良好新习惯、新意识。初中教材中的历史可以使得初中生通古知今,采用问题化的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增长见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将加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达到满足初中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初中历史课程有效问题的设计

1.问题设计

以切实合理的问题为前提,才能使得问题化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一个问题的优良,取决于它的可行性、是否有意义、有价值。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疑惑、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这种疑惑伴随着争论情况使得学生对其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将其代入进问题所关联的情境之中。

2.符合课程标准目标的要求

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遵循相关课程标准来设计相关课程问题,以此来保障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满足当前课程的标准需求,从而达到历史学科的整体效果显著提升的目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侧重点和针对性,以便学生清楚的把握历史教学内容的重点,提出的问题还要有阶梯性,促使所有学生参与进来。

3.与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联系

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首先需要保证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课本上的内容相关联,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练习课本知识来进行问题的思考,更全面的帮助学生切实有效的掌握历史学科知识

4.基于学生认知提出问题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习惯。当初中老师提出学生所不了解的问题时,学生失去了话语权,就很难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学生所熟知的,就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当教师所提问题与学生所知道的问题有矛盾时,就会促进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还能够重拾旧的知识,促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全面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有帮助的。

5.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问题的提出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初中生日常生活比较关心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设计出贴近学生们的真实生活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这样做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其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的讨论与学习中,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技能在不断思考中逐渐提高。

三、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1.问题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把历史学科当成一门副科,殊不知,其开设的必要性。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广大青少年“明了过去,以史为鉴,明正现实”。历史学科的学习不是脱离实际的,因此历史教师要帮助同学从生活中走进科学,创设问题情境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工业革命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提出“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工业革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对吗?”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可能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好处,当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时,之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工业革命国家的一些恶劣环境的地区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此让学生提高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

2.组织活动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亲身体验是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有效方法,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之后会懂得课本知识的真实性。例如,历史教师在学习完秦国的统一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节假日时间带领他们去观察有关秦国文化的博物馆,让他们通过观看秦国的编钟、兵马俑、度量衡、字体等模型,回去之后分组发表自己的发现和认识。通过观察一些逼真的模型或实物,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秦国的文化,让学生了解到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是因为统治者在经济、思想、文化上所做的努力,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以史为鉴,明证现实”。

创设合理的问题化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实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明白事理,学习其他国家以及其他民族优秀事物的能力,对于提高初中教师的历史教学质量和水平有很大帮助。不仅如此,相关教育研究者还应该积极研究和完善问题化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桂琴.初中历史学科中故事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实践[J].新课程(中),2016,06:124.

[2]彭倩.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子(理论版),2016,22:47.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化教学历史教学初中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堂的“问题化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有效应用探究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