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秋山问道图》浅析巨然山水画特点

2017-09-16陈璐

魅力中国 2017年15期
关键词:继承创新

陈璐

摘要:《秋山问道图》五代宋初南派山水画派之祖巨然的山水画代表作品之一。巨然是继董源而起雄踞南方山水画派的又一巨匠。《秋山问道图》是巨然山水风格的典型之作,该画淡墨轻岚,烟岚流韵,温润而无峭拔之气。巨然师从董源,深的董源的笔墨之法,在继承董源的山水技法的基础上,又有其自身独特的面貌。本文将以《秋山问道图》为例,通过对该图的技法,用笔、用墨以及构图的分析,并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来看其绘画风格上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巨然:继承:创新:笔墨技法

一、《秋山问道图》的特征

《秋山问道图》为绢本,水墨。高156.2厘米,横77.2厘米,无款印,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秋山问道图》是巨然山水风格的典型之作,是一幅描绘秋景的山水画。主峰居画面正中,这是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山峦重重叠叠,披麻长皴,山头矾石累累,树木葱葱。山峦土多石少,气势显得温润厚重。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浑厚磅礴的画风,完全不同。中部,山间谷地,一小径由山脚逶迤通向深山,山坳间有茅屋数座,屋内有一人盘坐,门边一人只露半身,是问道者。山高密林,静寂空默。正是谈禅论道,修身养性的极佳妙境。画面下部分,坡岸曲折,树木葱郁多姿,水边苇草,在微风中摇摆,多少体现出秋高气爽的感觉。整幅画浓树淡山,笼染温润,烟岚轻动,似有仙祥之气。该图是在董源基础上而形成的巨然自己雄壮而又温润;繁密而又空灵的山水画风格。

二、巨然的生平

巨然江宁(今南京)人。生卒不详,五代宋初画家。守业与开封为开元寺僧。攻画山水,深得其趣,知名于时。笔法师董源,早年追求形象刻画,用长披麻皴画山,山顶多作矾头,晚年逐渐趋于淡泊,平淡,追寻自然。其山水画淡墨青岚,烟峦流韵,温润而无峭拔之气,皆类似董源,与董源并称”董巨”,为江南山水画派重要一支。并与五代荆浩、关仝和董源并称五代至宋间四大山水画家。被视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

三、继承与创新

画师法董源并自成一家,画史上多有记载:“然师董源,今世多有本,岚气清润,布置得天真多。巨然少年时多做矾头,老年平淡趣高……苏沁家有巨然山水,平淡奇绝”。山水画,源于董源的画法,取材江南真山,所以“平淡”、“天真”,在水墨的运用上传董源水墨之体,所以其画具有“清润”、“苍郁”的效果。至于董源的披麻皴、点苔法、矾头法等画法特点,巨然更是入其三昧,又略有所变,自成一家。笔墨上董源骨藏于肉,巨然于肉透骨,意趣上不同,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艺术个性。

(一)用笔上

1.山石的用笔

巨然山水画多写江南真山,所以他笔下的山具有土复石隐,不求奇巧,具有庄重、朴实、毓秀等特色。在画山石中,多该画多用略带弧形而细长的线条,或平行密布,或交织而成,即所谓“长披麻皴”,此法多用在大面积的坡石山体上。巨然画山喜用浓墨点苔,以示山峦层次和草木葱浓。巨然的苔点法,源自董源的“点簇法”,他常在皴的基础上,在山体的轮廓线上、矾头上及阴凹处和明暗交接处,用破笔焦墨点苔,呈半圆行,笔笔有力,透入纸背,有聚有散,疏朗有致,从而使画面层次分明,精神振奋,同时还有杂草丰盛之感。望之愈觉明润飘逸。

2.树木的用笔

董源画树,树干挺劲,枝繁叶茂,墨色浓重而又有浓淡变化,显出一片盎然生机,葱葱郁郁的景象,特别是用点法表现远山的丛林更见其创造性。巨然画树,干多波折卷曲,变化自然,叶多用横点或垂点。用墨浓黑、深厚。远近变化不大,而山体和皴笔则轻淡,对比之下,愈发觉得树木丰盛茂密,而山峦明净秀润,这种画法源于董源,而巨然更为鲜明。米芾《画史》云“巨然师董源,今世多《秋山问道图》正体现了这种风格。

(二)用墨上

沈括评价巨然山水曰:“淡墨轻烟”渲染多次,取得峦气清润,积墨幽深的效果,使人望而只知是山是树,并不感觉是“笔”是‘墨”,真是进入“化”境了。山的弧形轮廓很明显,没有多少变化而并不觉其板滞,是因为轮廓线在衔接、排列时注意了疏密、曲直的变化,左右大山高低错落,避免了雷同,加上“矾头”平坡的间隔,杂木丛树以及焦墨苔点的精心安排,使画面有了活泼的气氛。该画山石长披麻皴,以焦墨破笔点苔,来衬托出山头明洁光润的卵石。画的是江南山水,具有南方画派的平淡浑厚之风。

(三)构图上

在构图上,巨然不似董源以平原、开阔、空灵为主,而喜用高远、奇绝、充实之构图,描绘江南山川明润、爽健、苍郁之气。所以巨然的画,很少作平远景致,而多以高山大岭、重峦叠峰为主。《秋山问道图》中的树木的处理极为巧妙,右下角一组杂树,隐去了近山的山脚,高低疏密的树梢与大山轮廓线上的大墨点照相相呼应,右下角三棵杂树,和左下角的七棵树相呼应,由于比重,大小的差异,拉开了远近的距离。然而最前面那颗卧着的大树,在整幅画中掌控全局,是全圖的重心。没有它,主峰就显单薄而难以立足;左右丛林也难以呼应,溪边砂石布置也少了曲折变化,会显得单调。总之,这棵树在全图的经营位置中是个关键。总体来说,构图上既借鉴了董源的构图之法,然也有他独特的构图之法。

四、小结

《管子·正世》里面说“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所以巨然的出现,使董源的江南山水风格得以继承和发展,南方山水画派才能形成一中体系,被后世所推崇、师法,影响了千余年的中国山水画坛。endprint

猜你喜欢

继承创新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评析张学英诉蒋伦芳遗产继承案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