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根产地、品种、采收、加工及其与药材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2017-09-16周雨晴杜沛霖

山东化工 2017年15期
关键词:葛根素葛根饮片

周雨晴,梁 迪,李 鹏,朱 华,4*,杜沛霖*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3.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4.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葛根产地、品种、采收、加工及其与药材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周雨晴1,梁 迪2,李 鹏3,朱 华3,4*,杜沛霖3*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3.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4.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重庆维普等数据库,总结产地、品种、采收、加工对葛根药材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为制定葛根药材药材种植、采收、产地加工等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Puerariae Lobatae Radix;产地;品种;采收;加工;药材品质

葛根Puerariae Lobatae Radix系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的干燥根,块茎习称野葛,主治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 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 背 强 痛、口渴、消 渴、麻疹不透、热 痢、泄 泻、眩晕头痛、中 风 偏 瘫 、胸痹心痛 、酒毒伤中[1]。现检索2000年以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对其不同产地、品种、加工方法法及其对葛根药材品质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和分析。为葛根药材质量的深入研究和种植、采收、加工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产地对葛根品质的影响

1.1 产地对葛根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产地葛根总黄酮含量在5.34%~14.83%之间,相差约3倍,综合考虑不同研究者研究条件和操作方法上的差异,说明产地对葛根Pueraria lobata radix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极小。

表1 不同产地葛根Pueraria lobata radix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Table 1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of Pueraria lobata radix from different places

1.2 产地对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以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为来源的葛根葛根素含量最低达0.56%,多个样品低于中国药典标准(葛 根 素不 得 少 于 2.4%),且最高者10.14%。表明产地对其葛根素含量影响极大。

表2 不同产地葛根Pueraria lobata radix中葛根素的含量Table 2 Puerarin content of Pueraria lobata radix from different places

表2(续)

1.3 产地对葛根中大豆苷元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产地葛根大豆苷元含量在0.05%~1.67%之间,相差约30倍,产地对葛根大豆苷元含量影响较大。

表3 不同产地葛根Pueraria lobata radix中大豆苷元的含量Table 3 Daidzein content of Pueraria lobata radix from different places

表3(续)

以总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元的含量为指标对比不同产地葛根中总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元的含量,探讨产地对葛根质量的影响。综上所述,不同产地的葛根总黄酮含量相差约3倍,葛根素含量相差约20倍,大豆苷元含量相差约30倍,按影响力大小排序依次是大豆苷元>葛根素>总黄酮,产地是影响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

2 品种对葛根质量的影响

虽然《中国药典》2005版以后不再收录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但药材市场上仍广泛流通。粉葛为来源的葛根中葛根含量最低0.21%,最高者达5.56%,相差25倍,说明产地对粉葛葛根含量影响较大。通过对比表2和表4,发现野葛中葛根素含量在整体上高于粉葛。

表4 不同产地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中葛根素的含量Table 4 Puerarin content of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radix from different places

表4(续)

3 采收对葛根质量的影响

3.1 采收月份的影响

潘玲玲等[9]采用HPLC测定野葛种植第三年1~12月每个月份采收的葛根葛根素含量,发现在12月最高。钟凌云等[10]研究者比较了10 月到 12 月四个时间节点、五个产地(江西、安徽、浙江、湖南、湖北)采挖到制得的药材,发现最佳采收期在 11 月 17 日左右。因此,葛根的最佳采收月份是11月~12月。

3.2 生长年限的影响

王德立等[11]比较了1、2、3、4、5年生以及 5年以上生葛根中葛根素含量,分别为1.75%、3.84%、6.52%、6.96%、7.86%、6.70%。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生长年限随着生长年限增多而提高,但是超过三年以后,含量提升减缓,五年以后反而呈下降趋势。因此,葛根的生长年限并不是越长越好,以2~3年为宜,生长年限超过 5年后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药材品质下降。潘玲玲等[9]研究发现第六年以后葛根素含量开始下降。

4 加工对葛根质量的影响

4.1 葛根药材的加工工艺

《中国药典》2015版记载的葛根药材加工方法为:“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张双等[12]通过比较葛根阴干、晒干以及不同温度(45、60、85℃)烘干条件下葛根素含量,最终确定葛根药材的最佳加工工艺为45℃,进而在45℃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烘干时间条件下葛根素含量,发现12 h烘干时间葛根素含量最高,由此确定葛根的最佳加工工艺为45℃烘干12 h。该加工工艺比传统的“晒干”工艺制成的药材中葛根素含量更高,有效成分保留更好,是对传统加工工艺的提升。

4.2 葛根饮片的加工工艺

《中国药典》2015版记载的葛根饮片加工工艺为:“ 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厚片, 晒干。”李玲等[13]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选择加水量、浸泡时间、饮片厚度、水温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水浸出物量、葛根总黄酮含量、葛根素含量为指标优化选择葛根饮片的最佳加工工艺,结果发现葛根饮片最佳加工工艺为:葛根洗净除杂后,加2倍量水,饮片厚度为2~3 mm,常温下浸泡8h后干燥即得。且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葛根中酚类水溶性物质的损失。

5 小结与展望

(1)以葛根中总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元等有效成分作为药材品质高低的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采收年限、采收月份、药材与饮片的加工方式,发现这些环节无一不影响着葛根的药材品质。

(2)另外,除了产地、品种、采收与加工外,中药材的贮藏方法与包装方式也影响着药材品质的高低,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会产生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潮解溶化、粘连、挥发、腐烂等现象,从而降低药材品质[14-16]。然而葛根的贮藏尚欠缺实验性研究。因此,为保障药材品质,还需要开展葛根储藏方法(包括温度、湿度、环境含氧量、化学环境、光照、药材含水量、包装材料等 方面)的研究从而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药材保障。

综上所述,只有从生产基地的选择、品种的确定、采收年限与采收月份、加工工艺、贮藏方法等多方面建立一套科学、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即GAP),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鲜药材中的活性成分,为中医临床提供高品质的药材,为临床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 裴莉昕,陈随清,纪宝玉,等. 不同产地葛根药材的质量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0):24-26.

[3] 王 黎,高苏亚,李 华.不同产地葛根的HPLC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10782-10784,10801.

[4] 张 强.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比较[J].黑龙江医药,2013(3):374-375.

[5] 迟霁菲,张国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南药学,2006(4):307-309.

[6] 任亚东,朱艳林.不同产地葛根中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测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5):160-161.

[7] 黄建锋,周 清,戚海英,等.广东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含量测定[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3(4):392-395.

[8] 刘计权,刘亚明,裴香萍,等.山西产葛根总黄酮及3种异黄酮含量的测定[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309-312.

[9] 潘玲玲,任江剑,江建铭.野葛葛根素积累动态的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1(9):15-17.

[10] 钟凌云,马冰洁,潘亮亮.葛根最佳采收期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11):2766-2767.

[11] 王德立,孙 滢,张兴翠.野葛块根及藤茎采收年限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1):23-24.

[12] 张 双.基于葛根等鲜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工艺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13] 李 玲,马 力,袁永俊,等.葛根饮片加工工艺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5(9):822-823.

[14] 杜世明.浅谈中药炮制品的变异现象及预防措施[J].湖南中医杂志,2000,16(5):54-55.

[15] 罗新舟.浅谈中药饮片质变现象及贮存养护方法[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5):54.

[16] 吴 翠,于 莉,巢志茂.中药材的贮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5(12):1289-1291.

(本文文献格式:周雨晴,梁 迪,李 鹏,等.葛根产地、品种、采收、加工及其与药材品质关系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7,46(15):77-79.)

2017-03-17

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桂教科研[2013]20号);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桂科基字[2014]32号);广西重点学科壮药学(桂教科研[2013]16号);广西八桂学者中药创新理论与药效研究(J13162)

朱 华(1957—),男,壮族,广西柳州人,博导,主要从事壮瑶药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研究;杜沛霖(1988—),男,广西南宁人,硕士,主要从事中药与民族药的鉴定与开发利用。

R282

A

1008-021X(2017)15-0077-03

猜你喜欢

葛根素葛根饮片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药食两用话葛根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颈椎病良方葛根汤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葛根素对高糖诱导HUVE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Self-Consistent Sources Extensions of Modified Differential-Difference KP Equation∗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