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四好党组织” 根治农村党建“四大通病”

2017-09-16任礎军

四川党的建设 2017年17期
关键词:仁和区名村通病

任礎军

创建“四好党组织” 根治农村党建“四大通病”

任礎军

去年换届以来,攀枝花市仁和区以“阵地建设好、基础工作好、党员作风好、统筹协调好”这“四好”为抓手,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党建存在的“四大通病”,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解决农村党建头绪“散乱”问题。针对全区70%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对党建任务不清、重点不明、党务村务混杂等“散乱”现象,村党组织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一方面盲目照单全收,另一方面又缺少一个统领性的抓手,往往理不清头绪,顾此失彼。仁和区在开展“四好党组织”创建工作中,将“碎片化”的基层党建日常工作都统一到“阵地建设、基础工作、党员作风、统筹协调”这四个方面,使村党组织在强基础的同时,理清了工作头绪,有效解决了凸显的“散乱”问题。

解决农村党建工作“咋干”问题。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上级下发的文件,有的站位较高、较宏观,在落实过程中,“不知咋干”“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仁和区紧紧以“四好”为抓手,列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各4张共72项。清单内容细化到了具体操作层面,将日常党建工作“一网打尽”,明确了“鼓励做什么”和“不准做什么”。如“后备力量培养”的“正面清单”要求,村党组织班子在本届任期内,至少培养两名村“两委”班子后备人员,“负面清单”则是:“未培养后备力量,或后备人才选择上不客观,甚至搞‘近亲繁殖’”。最近的调研显示,“负面清单”中的36个“老大难”问题,在95%的村已得到纠正。

解决抓农村党建力量“独舞”问题。当前,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主要由区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负责,区级其他部门和单位参与的不多,有的对此还漠不关心,因此关心、帮助、指导农村基层党建的力量明显不足。仁和区将“四好党组织”创建工作与正在开展的“四好村”创建工作相结合,以创建“四好党组织”为“定海神针”,强力推进“四好村”创建。在工作力量上实行党政同责,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双四好”工作领导小组的“双组长”,区纪委、区委办、区委组织部和农牧局、扶贫移民局、财政局、城管局等14个单位共同参与,形成了强劲的工作合力,使3个省级贫困村顺利“摘帽”。

解决农村党建考评“难督”问题。对村级基层党建工作的督查,往往存在“迎检走形式、年底搞突击”的现象,普遍存在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主责意识不强、考核不逗硬、检查督促无方等问题。仁和区实施“月清单办结制”“工作记实制”“平时检查预扣分制”和“三级约谈督查惩戒制”等四项制度,强化平时督促考核,注重痕迹管理,在督促、考核、惩戒上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解决了10余个村突出存在的这一问题。目前,已经对不重视创建工作、推进滞后、整改不到位的1名乡镇党委书记、1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诫勉谈话,对4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约谈,对8名村党组织书记给予了纪律处分。同时,约谈和问责结果将与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并作为领导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作者系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书记)

(责编:周文波)

帮扶干部上门来,解决问题不再难供

猜你喜欢

仁和区名村通病
仁和区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仁和区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攀枝花市仁和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析
一本谈话纪实簿,刹住违纪小苗头
“通病”等7则
西藏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于100名村(居)支部第一书记的访谈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要素初探——以河北怀来鸡鸣驿为例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河北省邢台县英谈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