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09-15李青青
李青青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完善,新媒体出现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无形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载体,逐步应用并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迎合新媒体时代的潮流,把握新媒体的应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042-02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其影响逐步深入。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产物,与传统媒体相比,毋庸置疑更具有生命力和市场,它的应用领域也相当广泛。而作为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最强的受众群体大学生来说,新媒体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新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灵活性、虚拟性、双向互动性等特点,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正确处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将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更好的满足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新媒体的含义及特点
关于新媒体的概念界定,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所谓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媒体有很多种,诸如微信、qq、微博、网络电视、网络直播等。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传播优势。首先,新媒体依托强大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上的地域和时间的局限,能够实现实时传播,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其次,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能实现无障碍沟通,有很强的互动性。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了主客体的相互沟通,相互转化,增强了参与者的主体意识,进而大大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再次,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具有很强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带来的影响也是具有双重性质,需要我们正确处理网络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双重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包括开会、谈话、理论教育、党团干部的组织的座谈讲座等等。传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载体具有很明显的时间、地域及其他外在条件的干预,受众群体有明显的限制。而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就更加广阔了,我们可以不仅仅局限在面对面的固定谈话,我们也可以不限制时间,不限制地点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2)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来源渠道
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文化的巨大的集散地,新媒体突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并且信息来源的渠道也逐渐多元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受众的大学生 , 都能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且新媒体的强互动性也使得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教育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群体还可以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3)新媒体加强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明显的主客体的区别,大学生往往作为受教育者具有明显的客体特征,处于单向的教育灌输的被动受众地位,渠道单一,形式单调,主体意识不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的选择范围大大增加,可以主动对教育内容进行甄别筛选,选择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使教育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同时,借助新媒体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受教育者参与其中,可以促进主客体的相互转化,增强大学生在思政工作中的主体意识。
(4)新媒体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已经冲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真正做到了实时传播。网络新技术还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生动的方式进行传播,同时形成有效的互动,大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此外,新媒体的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身份的虚拟设置往往会让人们敞开心扉,真实的表达内心的真正想法,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心情。因此,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工具,教育工作者便能及时全面的掌握大学生内心的真正想法,了解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从而发现问题并展开针对性的教育,进而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效率。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挑战
在新媒体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来源已经不再单单依赖课堂和纸质的课本或者读物了,网络环境下他们接受的信息更加多元和直观,传统的教育模式、单纯的说教不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教育效果便会大打折扣,为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2)新媒体信息传播多元化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扩充视野的同时,信息的筛选是否过关则给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难题,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大学生价值观还未成型,若长期受到腐朽信息的侵蝕,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三观不正的现象。
(3)对新媒体网络的过度依赖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有的甚至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慢慢的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疾病和问题。这在当今高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将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运用好新媒体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手机平台的应用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普及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几乎每个人都与手机拥有密切的联系。而现在智能手机的应用和推广,大大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推广使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便利,方便了大家的交流的同时接触到的信息也更加多元化。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这些手机平台带来的便利,力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例如,高校可以创办专门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大学生的关注程度,由专人每天搜集整理和推送相关信息,要确保信息形式的多样和生动,标题的新颖简洁有趣,这样才能广泛地调动大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程度,更好的发挥其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2.借助微博载体实现德育的普及
微博作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的媒体工具之一,在信息的传播和推广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对微博这一载体引起足够的重视。微博对社会热点的传播及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互动和评析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构建微博载体,一方面要将设立的微博载体的宣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喜闻乐见,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的网络信息技术人员,要加强对微博不良信息的干预,甄别不良信息,弱化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后,要借助微博这一载体大力宣传正能量的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主流的价值意识,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
3.针对性的建立健全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
新媒体環境下,信息具有海量性,这就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资源的局限,大大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资源。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系统功能也逐渐完善,方便了人们信息的查找,这也为高校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为学生们查找有用的资源提供了可能。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统计后台浏览记录进行统计与汇总,归纳总结大学生对于不同内容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喜好程度,据此针对性的完善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内容设置提供依据,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思政工作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载体作用,探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媒体的契合点,并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李建秋.论新媒体传播传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0-86.
[3]徐海捷.加强高校BBS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31-134.
[4]罗玉华,张绍荣,刘显忠.大学生“博客”现象解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