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识“小粉红”并与之愉快相处
2017-09-15刘竹溪
刘竹溪
2016年,互联网舆论场中崛起了一些新的群体,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当数“小粉红”。“数量庞大的‘小粉红凝聚在一批共青团系统官方微博周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体制的捍卫。”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近期发布的报告《“小粉红”群体是如何崛起的》里这样描述。
小粉红到底是什么人?人民网选取的统计样本是2016年第三季度共青团系统关注度最高的三个微博账号当年新增的29.6万粉丝,这些网友有58%出生于1992-1998年之间,近六成是女性,绝大多数生活在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各省份中以山东人数最多。
人民网对“小粉红”的这种分法,标准不无道理,但过于简单粗暴。
“小粉红”的名字源自著名言情类文学网站晋江文学城,晋江论坛的页面背景是粉红色,所以论坛用户又被称作“小粉红”。十几年前,上网的女性十分罕见,甚至被称为“恐龙”,而晋江用户九成以上是女性。这些用户的共同爱好除了传统意义的言情小说外,也有因为女性自主意识觉醒而来的“耽美文学”。
晋江上的作品经常涉及同性恋、历史人物、性描写等内容而被责令整改,因此,早期的“小粉红”们大都小心翼翼地和政治保持距离。
但随着晋江用户的迭代,更低龄的网友出现了。这些人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之后,恰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国家模式和发展道理认同度更高,民族和国家自豪感分外强烈,并且“乐于在网络中传播正能量”。
重要的分水岭是2008年。这一年先后发生了南方冰灾、西藏骚乱、奥运圣火被抢、汶川地震等事件。新一代网友和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中的中国青年一样愤怒,决心站出来“保卫国家”。漫画编剧“风息神泪”就在这一年完成了从不问时事的“死宅”到“小粉红”意见领袖的成长过程,后来写出了被很多“小粉红”引用的金句—“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
以男性用户居多的“反CNN”就在此时上线,后来转为四月网。但由于晋江的孤立主义传统,新生代“小粉红”发现,即使自己想要为体制辩护,相关文章在晋江论坛也很难发布,因此这些关注政治话题的新生代最终分裂出去,成立了“凤仪美食论坛”。
直到2015年,微博知名网友、人称“特师”的大咕咕咕鸡在微博跟人吵架时把对方称为“小粉红”,这个词在社交网络上的内涵,正式从“晋江文学城的(女性)用户”变成了“拥护体制且愿意为之辩护的青年女网友”。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小粉红”群体还是有一些共性:
1.喜欢耽美文学,尤其是汉族历史人物题材,并且热衷于“掐CP”。比如“刘卫”就是虚构的汉武帝刘彻和卫青的同性感情关系。
2.喜欢把国家、民族进行“拟人化”,配对成“国家CP”,这个传统滥觞来自日本漫画/动画《黑塔利亚》。在对本国的历史、社会进行描述时,通常也会用亲缘关系进行比拟,例如“儿不嫌母丑”。
3.语言风格和词汇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文化影响,喜欢引用令人热血沸腾的动漫台词,最典型的如“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银河英雄传说》)、“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黑塔利亚同人·为龙》)。
4.从《那年那兔》中学习历史知识。
5.使用小圈子语言,比如用“种花家”、“兔子”代指中国。
6.喜欢日韩欧美明星,但同时认同“国家面前无偶像”。
7.大量使用表情包。
8.对中国文化的优越性高度自信,认为仅仅依靠中餐便可以征服世界。
9.认为对体制的批評是谣言和阴谋,所以往往会去举报相关言论。同样会用举报的武器去对付自己不喜欢的文艺作品。
当然,拥有这些特征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并不就意味着这个人是“小粉红”,“小粉红”也并不像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全是女性,这个群体更多是随着时代更迭产生的,而非性别。
如果要和“小粉红”们打交道,最好学会使用网络黑话和表情包,对耽美文化表示宽容乃至欣赏也是加分项。但有一条底线万不可践踏:不要轻易批评指责政府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