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乾隆年间进士出身的四库馆臣

2017-09-15王皓淼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四库全书进士

王皓淼

摘 要 当我们讲《四库全书》的时候,往往会提到这部煌煌巨制的地位有多重、规模有多大;相比之下,参与这项工程有多少人员提的相对少一些,不过人们也会提到,此项庞大工程的共360余官员和4300多名抄写、搬运人员,汇集了当时的文化精英。可是,编纂《四库全书》这一工程,具体上是如何体现乾隆时代文化精英汇集一堂的,多数文章和著作的研究方式趋同。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笔者梳理出了乾隆元年至五十五年进士出身的馆臣,通过书香门第、进士馆臣的比重和名次、馆臣的个人成就,再加上和这些进士馆臣同榜的名流几个方面,是可以体现出当时文化精英的汇集。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四库馆臣 乾隆年间 进士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6月17日-18日,第二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协办。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四库全书》的研究,使其文化内涵和文脉正源得到广泛普及。

笔者身在出版界,但获此讯息后喜不自禁:在此次论坛召开的一个月前,我刚刚梳理出乾隆年间科举中榜入选四库馆的馆臣。诚然,现阶段研究“四库学”主要是挖掘思想文化遗产,馆臣名单显得太浅;但是笔者看重的不是研究的深浅,而是研究的角度和方法。

当我们讲《四库全书》的时候,往往会提到这部煌煌巨制的地位有多重、规模有多大——单说参与此项庞大工程的馆臣,在《四库全书》的任事诸臣名单里就有360人,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总裁30人、总阅19人、总纂3人、总校1人(共计53人);再缩小范围,核心人员有十人,分别是刘统勋、王际华、于敏中、张若溎、李友棠、英廉、福隆安、曹秀先(均不低于从二品)和纪昀、陆锡熊。可是,编纂《四库全书》这一工程,具体上是如何体现乾隆时代文化精英汇集一堂的,却很少被人总结和论述。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笔者梳理出了乾隆元年至五十八年(《四库全书》及配套工程完竣前最后一科)进士出身的馆臣,并认为可以由这个侧面看到当时文化精英的汇集。

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四库馆的官员进行梳理。我们通常说四库馆有360名官员,依据的是乾隆四十七年所录任事诸臣名单,然而据张升《四库全书馆研究》的统计,应该有522人;再根据刘凤强的考证,又找到遗漏的41人。笔者进而对563名官员进行筛选,并将他们分为两批:第一批是乾隆元年至四十六年进士出身的馆臣,第二批是乾隆四十九年至五十五年进士出身的馆臣。之所以用乾隆四十六年和五十五年作为界限,是因为四十六年编成了第一套《四库全书》;到五十七年《四库全书》及配套工程完竣,而在乾隆五十七年之内最晚的一次科考是乾隆五十五年庚戌科。

其一,乾隆元年至四十六年进士馆臣名单

【元年(1736)丙辰科】总裁蔡新和刘纶、副总裁曹秀先和钟音分别卫传胪、博学鸿词科一等1名、二甲2名、三甲62名;

【二年(1737)丁巳恩科】总裁于敏中、总阅周煌和德保分别为状元、二甲46名、三甲146名;

【四年(1739)己未科】总裁裘曰修、程景伊人别为二甲7名、二甲14名,一般馆臣2人——刘纯纬、德明分别为二甲35名、翻译科进士;

【七年(1742)壬戌科】总阅窦光鼐为二甲22名,一般馆臣2人——章宝传、王太岳分别为二甲45、三甲115名;

【十年(1745)乙丑科】总裁王际华、副总裁李友棠、总阅庄存与分别为探花、二甲21名、榜眼,一般馆臣4人——励守谦、钱士云、伊灵阿、明福分别为二甲23名、二甲38名、三甲185名、翻译科进士;

【十三年(1748)戊辰科】副总裁梁国治和钱汝诚、总阅汪廷玙和朱珪分别为状元、二甲16名、探花和二甲47名,一般馆臣1人——敷注礼为三甲166名;

【十六年(1751)辛未科】副总裁刘墉、总阅李绶分别为二甲2名、二甲32名;

【十七年(1752)壬申恩科】总阅谢墉为二甲28名,一般馆臣3人——钱载、吉梦熊、翁方纲、孙衡分别为传胪、二甲5名、二甲23名、三甲57名;

【十九年(1754)甲戌科】第一总纂纪昀、总阅倪承宽和汪永锡分别为二甲4名、探花、传胪,一般馆臣5人——叶佩荪、朱筠、富炎泰、陈梦元、阿肃分别为二甲5名、二甲18名、三甲5名、三甲64名、三甲101名;

【廿二年(1757)丁丑科】副总裁彭元瑞、总阅李汪度分别为传胪、二甲67名,一般馆臣6人——刘亨地、曹锡宝、彭绍观、王绍曾、郑爔、施培應分别为二甲4名、二甲5名、二甲8名、二甲9名、二甲37名、二甲64名;

【廿五年(1760)庚辰科】副总裁曹文埴、总阅金士松与达椿分别为传胪、二甲9名、三甲57名,一般馆臣5人——王燕绪、宋铣、萧芝、刘权之、侍朝分别为二甲2名、二甲19名、三甲15名、三甲34名、三甲88名;

【廿六年(1761)辛巳恩科】副总裁王杰、总阅胡高望、第二总纂陆锡熊、第三总纂孙士毅分别为状元、榜眼、二甲66名、二甲4名,一般馆臣3人——冯应榴、郭祚炽、刘校之分别为二甲28名、二甲41名、三甲59名;

【廿八年(1763)癸未科】副总裁沈初、董诰分别为榜眼、传胪,一般馆臣9人——韦谦恒、祝德麟、张秉愚、张焘、张培、姚鼐、王家宾、祥庆、胡绍基分别为探花、二甲4名、二甲17名、二甲23名、二甲25名、二甲35名、二甲44名、二甲46名、三甲4名;

【卅一年(1766)丙戌科】总校陆费墀、总阅尹壮图分别为传胪、二甲35名,一般馆臣15人——张书勋、姚颐、刘跃云、刘种之、陈昌图、王嘉曾、邹玉藻、查莹、余集、庄承篯、钱良栋、卢应、胡必达、金兆燕、王钟键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2名、二甲16名、二甲21名、二甲26名、二甲33名、二甲38名、二甲42名、二甲52名、三甲10名、三甲14名、三甲18名、三甲75名;endprint

【卅四年(1769)己丑科】一般馆臣27人——陈初哲、徐天柱、陈嗣龙、任大椿、杨寿楠、鲍之钟、萧际韶、刘锡嘏、吴寿昌、刘湄、张虎拜、秦泉、郑际唐、史梦琦、吴琠、梦吉、孙梅、郭寅、张运暹、萧广运、王瑸、罗国俊、温常绶、王仲愚、左周、潘奕隽、季学锦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二甲2名、二甲3名、二甲4名、二甲8名、二甲9名、二甲13名、二甲16名、二甲26名、二甲29名、二甲39名、二甲47名、二甲49名、三甲2名、三甲8名、三甲10名、三甲28名、三甲29名、三甲52名、三甲59名、三甲62名、三甲67名、三甲97名、三甲98名;

【卅六年(1771)辛卯恩科】一般馆臣24人——黄轩、王增、范衷、王尔烈、黄嬴元、林澍蕃、周兴岱、周厚辕、马启泰、李潢、曹城、程晋芳、项家达、邵晋涵、周永年、仓圣脉、李光云、陈昌齐、闵思诚、杨懋珩、朱依鲁、富森布、龚大万、陈国玺分别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二甲2名、二甲4名、二甲6名、二甲9名、二甲10名、二甲11名、二甲17名、二甲24名、二甲25名、二甲30名、二甲31名、二甲35名、二甲38名、二甲48名、二甲49名、二甲51名、二甲55名、三甲12名、三甲27名、三甲31名;

【卅七年(1772)壬辰科】一般馆臣41人——金榜、孙辰栋、俞大猷、平恕、李尧栋、沈孙涟、朱绂、潘曾起、茅元铭、李楘、裴谦、许兆椿、邹炳泰、钱樾、吕云从、方炜、黄寿龄、宋镕、王照、陆湘、吴俊、章煦、庄通敏、张能照、苏青鳌、邱庭漋、毛上炱、朱攸、莫瞻菉、朱钤、百龄、闵惇大、萧九成、蔡廷举、彭元珫、王坦修、黎溢海、王福清、王汝嘉、胡敏、陈科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二甲2名、二甲3名、二甲4名、二甲5名、二甲6名、二甲7名、二甲8名、二甲9名、二甲10名、二甲11名、二甲12名、二甲16名、二甲17名、二甲18名、二甲19名、二甲23名、二甲24名、二甲25名、二甲26名、二甲28名、二甲32名、二甲34名、二甲36名、二甲39名、二甲41名、二甲47名、二甲49名、二甲53名、三甲3名、三甲15名、三甲27名、三甲39名、三甲44名、三甲61名、三甲63名、三甲70名、三甲104名;

【四十年(1775)乙未科】一般馆臣58人——吴锡龄、汪镛、沈清藻、王春煦、戴心亨、翟槐、张慎和、严福、徐如澍、王念孙、曾廷枟、于鼎、吴绍澯、戴联奎、陈崇本、顾宗泰、陈文枢、许烺、涂日煥、李廷敬、章宗灜、梁上国、何循、罗修源、戴均元、徐立纲、吴锡麒、毛凤仪、卢遂、周琼、胡荣、曹锡龄、陈墉、周宗岐、缪琪、汪如藻、范来宗、张敦培、谷际岐、王允中、孙玉庭、饶庆捷、靖本谊、罗锦森、石养源、邱桂山、徐秉文、杨昌霖、五泰、钱志纯、德昌、黄昌禔、刘天宠、戴震、王元照、瑞保、何思钧、费振勋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二甲2名、二甲3名、二甲4名、二甲5名、二甲6名、二甲7名、二甲8名、二甲9名、二甲10名、二甲11名、二甲12名、二甲13名、二甲14名、二甲15名、二甲17名、二甲19名、二甲20名、二甲21名、二甲22名、二甲23名、二甲25名、二甲26名、二甲29名、二甲34名、二甲37名、二甲39名、二甲40名、二甲41名、二甲42名、二甲44名、二甲45名、二甲46名、二甲47名、二甲52名、三甲2名、三甲3名、三甲7名、三甲8名、三甲10名、三甲11名、三甲13名、三甲14名、三甲15名、三甲16名、三甲20名、三甲28名、三甲32名、三甲40名、三甲41名、三甲43名、三甲46名、三甲49名、三甲84名、三甲102名;

【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一般馆臣26人——戴衢亨、蔡廷衡、孙希旦、冯培、吴省兰、潘庭筠、吴绍浣、吴舒帷、王天禄、徐文干、张九镡、钱栻、吴裕德、汪锡魁、祖之望、何西泰、颜崇沩、吴鼎雯、冯敏昌、祁韵士、窦汝翼、李鼎元、汪昶、张位、洪其绅、钱世锡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2名、二甲3名、二甲6名、二甲7名、二甲14名、二甲18名、二甲19名、二甲20名、二甲21名、二甲24名、二甲25名、二甲26名、二甲27名、二甲32名、二甲35名、二甲42名、二甲47名、二甲50名、三甲1名、三甲3名、三甲8名、三甲22名、三甲24名;

【四十五年(1780)庚子恩科】一般馆臣26人——汪如洋、江德量、程昌期、关槐、陆伯焜、史国华、吴蔚光、甘立猷、范鏊、徐志晋、平远、吴树萱、许兆棠、刘汝谟、高棫生、柴模、程琰、雷纯、金光悌、徐鉴、郭在逵、黄晃、钟文韫、李奕畴、运昌、徐准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二甲2名、二甲3名、二甲7名、二甲9名、二甲11名、二甲13名、二甲18名、二甲23名、二甲26名、二甲29、二甲30名、二甲38名、二甲40名、二甲46名、二甲48名、三甲22名、三甲24名、三甲43名、三甲80名、三甲84名、三甲87名、三甲96名;

【四十六年(1781)辛丑科】一般馆臣25人——钱棨、陈万青、汪学金、盛惇崇、王朝梧、曹振镛、俞廷棆、冯集梧、王受、张经田、蒋予蒲、程嘉谟、祝堃、王鹏、沈步垣、方维甸、潘绍观、单可璂、王友亮、曾燠、蔡共武、阿林、吴绍昱、何天衢、赵雯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2名、二甲3名、二甲5名、二甲8名、二甲9名、二甲10名、二甲13名、二甲14名、二甲20名、二甲21名、二甲22名、二甲23名、二甲24名、二甲42名、三甲7名、三甲23名、三甲28名、三甲31名、三甲37名、三甲52名、三甲67名、三甲76名。

其二,乾隆四十九年至五十五年进士出身的馆臣,只有10人。

【四十九年(1784)甲辰科】王锡奎、温汝适分别为二甲6名、二甲21名;

【五十二年(1787)丁未科】谢恭铭、沈叔埏、杨炤分别为二甲17名、三甲30名、三甲55名;

【五十四年(1789)己酉科】言朝标、祝孝承、钱开仕、甄松年分别为二甲4名、二甲24名、三甲25名、三甲52名;endprint

【五十五年(1790)庚戌恩科】洪梧为二甲13名。

归总乾隆在位的前46年内开科21次,录取的进士(不含博学鸿词科和翻译科)共4506人,进入四库馆的有307人(占比6.8%),乾隆四十九年至五十五年入馆的进士有12人,55年内统共錄取的5013名常科进士中有317人进入四库馆(占比6.3%)。如果算上博学鸿词科的刘纶和翻译科的明福、德明,则共有320名乾隆年间的进士成为四库馆臣,在四库馆臣563人中占比约57%;其中有36名上层官员(总裁、总阅、总纂、总校),占四库馆53名上层官员的68%;一般馆臣285人,占四库馆一般馆臣510人的56%。另一笔数据:25次科考,一共录取一甲75名、二甲1372名、三甲3566名,四库馆中有一甲32名、二甲204名、三甲81名,分别占比42.7%、14.8%、2.2%——乾隆朝前55年内录取的“三鼎甲”有四成、二甲有大约七分之一都成了四库馆臣,这本身也是《四库全书》工程汇集了当时文化精英的体现。

这份进士馆臣的名单里面,有许多人是书香门第。总裁刘纶和族弟刘汝谟、长子刘图南、次子刘跃云、侄子刘谨之和刘种之两人以及侄孙刘锡嘏,一家七人都是乾隆朝进士,都在四库馆,这是最典型的;刘统勋系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二甲17名,与其长子刘墉同为总裁官,而刘统勋弟弟刘纯纬和刘墉的表侄单可璂也都是乾隆朝的进士馆臣;庄存与、庄通敏父子及庄通敏族弟庄承篯,戴均元和他的两个侄子戴心亨、戴衢亨兄弟,钱载及其叔钱汝诚、子钱世锡三代人,谢墉与其子谢恭铭(以及并非进士出身却同样是馆臣的次子谢扬镇),几乎都是乾隆年间的进士馆臣。此外,朱筠、朱珪兄弟和朱筠的亲家翁方纲,汪如藻、汪如洋兄弟,刘校之、刘权之兄弟,彭元瑞、彭元珫兄弟,许兆椿、许兆棠兄弟,汪廷玙、汪学金父子,周煌、周兴岱父子,曹文埴、曹振镛父子,窦光鼐、窦汝翼父子,王际华、王朝梧父子,叶佩荪、叶绍楏父子,曾廷枟、曾燠父子,朱钤、朱文鼎父子及朱钤的连襟彭绍观,曹锡宝、陆锡熊舅甥,梁国治、李尧栋舅甥等等,都是进士馆臣。如果将视野扩大,我们可以看到四库馆内的书香门第也有不少令人叹羡:张廷玉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三甲162名,其子张若溎系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二甲75名,为四库馆30总裁之一,张若溎侄张曾效虽非进士但也是馆臣;嵇曽筠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丙戌科二甲15名,其子嵇璜系雍正八年二甲66名,也是四库馆30总裁之一,嵇璜次子嵇承志亦在四库馆;李绂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二甲14名,其孙李友棠为乙丑科(1745)二甲21名、系30总裁之一,而李友棠之子李传燮虽非进士却也是馆臣;雍正元年(1724)癸卯恩科二甲24名尹继善,其子庆桂虽非进士却是30总裁之一;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传胪蔡新任四库馆总裁,其子蔡本俊虽然是嘉庆四年(1799)己未科三甲7名但也是四库馆臣;叶佩荪是乾隆十九年(1754)庚戌科二甲5名,其子叶绍楏系乾隆五十八年二甲3名;高邮王氏祖孙三代,虽然只有王念孙是乾隆四十年(1775)乙未科二甲6名并成为四库馆臣(篆隶分校官),但是王念孙的父亲王安国系雍正二年(1725)甲辰科榜眼、其子王引之高中嘉庆四年(1799)己未科探花。

在这些数据之外,许多馆臣的个人成就也很可观。除了我们熟知的三位总纂官,还有总校官陆费墀,这部《四库全书》的规模如此庞大,因而陆费墀因为工作疏漏挺多被革职也就可以理解了,他的曾孙也很厉害——陆费逵就是中华书局的开创者;再如赫赫有名的“五征君”(余集、戴震、邵晋涵、周永年、杨昌霖)无一不在这些进士馆臣的名单中。在总纂、总校和“五征君”之外,当时最杰出的文人学者还有王念孙、翁方纲、刘墉、姚鼐、程晋芳、项家达、王太岳、曹锡宝等等,还有向乾隆皇帝建议修书的朱筠和后来嘉庆皇帝的师傅朱珪;除此之外,馆臣钱棨也是科举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连中三元”。而且,这些进士馆臣向朝廷献书也不少,根据吴元的《<四库全书>官员献书群体考略》和汤华泉《徽州人与<四库全书>》的统计,这些进士馆臣有12人献书在10种以上:于敏中、刘亨地各11种,曹秀先、朱筠各15种,陆锡熊21种,周永年32种,张若溎34种,王际华37种,励守谦85种,纪昀105种,程晋芳183种,汪如藻271种,统共820种。

除了这些进士出身的馆臣,我们不能忽视与这些人同榜的当世名流:乾隆元年有画家郑燮、文学家全祖望,四年有文学家袁枚,十七年有训诂考据学家卢文弨和江声、诗人董元度,十九年有史学家王鸣盛和钱大昕、文学家王昶,廿五年有考据学家毕沅、书法家王文治,廿六年有史学家赵翼,三十六年有公羊学家孔广森(孔子七十七世孙),三十七年有书法家铁保,四十三年有史学家章学诚,四十五年有经学家庄述祖(庄存与之侄),五十二年有藏书家、目录学家孙星衍,五十四年有经学大师阮元,五十五年有文学家洪亮吉。

书香门第、进士馆臣的比重和名次、馆臣的个人成就,再加上和这些进士馆臣同榜的还有那么多名流——有些人还间接参加了《四库全书》的工作,这些都足够说明:编纂《四库全书》的工程,至少是集中了乾隆朝的文化精英。

参考文献

[1] 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 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 张升.四库全书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陈晓华.四库全书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M].重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 汤华泉.徽州人与四库全书[J].安徽史学,2001(03).

[7] 吴元.四库全书官员献书群体考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3).

[8] 刘凤强.四库全书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5.

[9] 菅广慧.四库馆臣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库全书进士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四进士(上)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进士or近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珊瑚钩诗话》考辨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
莆田东阳:两朝“进士村”的前世今生
文斓阁《四库全书》两种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