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贫困理论对中国贫困问题解释及突破对策

2017-09-15孔猛吴映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4期

孔猛 吴映雄

摘 要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但中国现阶段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根据马克思贫困理论和中国现阶段产生贫困的原因分析,可采取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合理的产业结构、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等突破贫困的措施。

关键词 马克思贫困理论 贫困问题 突破对策

中图分类号:F034 文献标识码:A

1马克思贫困理论

第一,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是其制度的必然产物。这就导致了资本家的发财致富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呈正相关关系。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问题虽不同于资本主义早期,但问题依然存在。资本家占有绝大多数社会财富的不争事实赫立在目,不容否定。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贫困现象仍不能克服,特别是危机发生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是随时可能出现。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引起劳动者就业的困难,这是资本主义贫困的技术基础。一方面是新增就业人口要大于正常的退出就业人口,造成了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难题;另一方面,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被排挤的劳动人口再就业问题在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以及自然灾害到来时就会雪上加霜,难以克服。

第三,马克思总结了过剩人口的三种情况,这是从表现形态层面上对贫困所作的阐释。它不仅属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它社会形态中也是存在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制度决定、技术基础和表现形态三个不同的层次分析了贫困问题,构成了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

2 中国贫困产生的原因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但还存在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毋庸置疑,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使得国家具有强大的调控能力。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积累规律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因此,用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来分析我国的贫困问题还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当然,这种作用是受到一定限制的。除此之外,我国的贫困问题更多的是由于生产力不发达、部门间差距、区域发展不协调、自然资源不平衡等诸因素引起的,这是与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的不同之处。

目前我国城镇所出现的劳动就业难与贫困问题密切相关,而劳動就业又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就会降低对劳动就业人口的需求,即使企业规模扩大,在就业人口总量有所增加的条件下,相对量的减少是一种必然性。近年来出现的大量下岗职工和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也要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上来把握这一问题。既要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又要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阶段和我国充足的人口资源优势,调节高、中、低程度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合理组合,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劳动就业问题所导致的贫困。

最后,可以从马克思关于三种剩余人口的论述来分析我国的贫困问题。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从而掩盖了他们失业和半失业状态,这是一种隐态;其中的农民工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就是一种显态,他们成为了过剩人口,即“潜在的过剩人口”或“流动的过剩人口”。当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市场经济活跃的地区,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地区间的重新配置,使输出者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和创收机会。同时,在流动过程中实现输出者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这对于减缓农民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当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由农民转变成为农民工之后,就由原来的“潜在的过剩人口”变成了“流动的过剩人口”。他们时而被解雇,时而被吸收,工作不稳定,经常处于流动状态之中。同时,我国的贫困人口还包括城乡的鳏、寡、孤、独等无生活保障人员。

3 突破贫困的对策

根据马克思对贫困理论的论述和中国贫困问题的分析,我国现阶段突破贫困陷阱,实施精准扶贫应采取以下措施:

(1)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反贫困的制度保障。我国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因此反贫困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年,全世界贫困人口的减少绝大多数发生在中国。在现代经济中,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趋向于混合经济形态,即“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同时发挥作用。对于我国而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寻求社会公平、平等和协调发展的优势更加明显。要从根本上反贫困,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就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反贫困机制。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反贫困的根本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要求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划拨的扶贫专项资金,在扶贫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从而融入统一的市场体系之中,循序渐进地参与市场竞争,以形成贫困地区良好的发展机制。同时,市场化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农业市场化的现实困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切实可行的策略。

(3) 合理的产业构成是我国反贫困的客观要求。我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了我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体现出强大优势。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更多的人口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有利于消除相对过剩的劳动人口。

(4)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是我国反贫困的关键。收入分配不平等在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而后是短期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步缩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收入分配也表现为库氏倒U曲线。这时,政府的行为选择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或延续这个过程的周期,其作用不容忽视。有目的地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范围和数量,调节高收入者过高收入,从而营造“中间大,两头小”的和谐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 王朝明.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8(2):1-7.

[2] 仇荀.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当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 曾令元.中国贫困治理问题研究综述[J].新西部旬刊,2016(9):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