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配分离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

2017-09-15刘丹

中国市场 2017年22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模式电网企业

刘丹

[摘要]近年来,电力产业改革不断深化,输配分离作为电力产业改革的产物,能够推动电网产业持续发展、减少电网企业运行成本。但输配分离是一把双刃剑,对电网企业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往管理意识薄弱、不规范等问题愈加突出,亟待调整和改进。文章以输配分离实施重要性入手,分析输配分离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输配分离;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2211

新电力体制改革下,输配分离模式才正式推广和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赚取购销差价的传统盈利模式,以此来保障电网企业经济效益。输配分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满足输配分离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网企业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输配分离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影响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输配分離实施重要性

自2002年开始,国务院正式开始实施电力体制改革,全面电力体制改革正式实施,以往电力企业垄断模式被突破,电网公司正式成立。电监会、发改文等部门也积极配合,并出台了相关改革方案,在电力改革下,单一垄断电网市场被突破,形成了在发电、输电及用电等环节的独立运营体系,至此输配分离由此产生。

输配分离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详细来说:就产业发展而言,能够促进电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使得原有输配一体化格局被取代,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以此来缓解电力供求紧张关系。针对电力产业经营来看,实施输配分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运营成本,优化电网企业内部格局,显著提高企业管理有效性,更好地推动企业参与到商业化运营当中。实施输配分离后,吸引了更多具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电力产业改革当中,吸引大量资金,对传统输配电硬件进行革新,不断提高供电服务水平。[1]

2输配分离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影响分析

21管理过程

输配分离,对于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表现在财务管理内容上。首先,对于资金管理,原来的电网企业资金管理,受国家规定约束,主要集中在资金筹集、利用等方面,运用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实施,而自改革后,原来的资金管理不再适用,需要予以重新调整和优化。其次,成本管理方面,电网企业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税费缴纳、人工费等,效率偏低,且管理活动混乱,增加了企业成本。最后,对于利润管理,输入利润作为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来源,突破垄断后,利益收益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缺少良好风险预测,如果忽视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监督和控制,极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诸多经济损失,故要积极创新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以此来更好地适应改革趋势。

22管理方式

现有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中,与输配分离发展模式不符的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管理体系不完善,始终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竞争化输配分离形式背道而驰,使得传统资金收支模式并不符。其次风险意识薄弱,企业在进行规模化投资前,并未充分考虑项目可行性,过于关注发展,导致对于风险控制力度不够,还停留在国家为此负责的阶段,自我风险意识非常薄弱。最后信息水平偏低,电子信息技术、ERP系统水平均处于较低阶段,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23管理结果

输配分离正式实施后,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原本具有借鉴意义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不利于电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正因为大环境的变化,财务核算体系独立性不够,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故原来的核算方法与当前企业财务状况相悖。综上来看,输配分离的实施对于电网企业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财务管理体系滞后,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方法,都要予以调整和优化,才能够更好地顺应电力产业改革,提高财务管理有效性。

3基于输配分离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对策

31加快信息化建设

信息时代背景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为了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务必要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为财务管理信息技术发展清除阻碍。详细来说,一是企业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配备专项资金,更新财务工作需要的硬件设备,同时组织专业培训等活动,使得财务人员能够充分掌握操作技术。二是制定保障政策,将财务管理提升到政策层面,充分调动人员参与热情。三是将该项工作提升到战略层面上,从战略角度指导财务管理工作,引导财务人员能够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处理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有效性。

32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全新的输配分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网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而传统财务管理理念过于保守,不适用于企业未来发展,电网企业极有可能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电网企业内部要积极转变理念,加大对创新思维的宣传,使得员工能够认识并接受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2]企业内部,要重新设置业务与岗位,明确岗位及人员各项职责,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焦点能够集中到成本管理上,在项目投资等活动之前,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同时,还要做好科学的预算,在预算指导下开展工作,从根本上实现电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预算执行效果的调整,能够从根本上做到实现对资金的全程控制目标。

33推动财务集约化发展

集约化是新时期下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电网企业要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后,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从宏观层面上入手,通过集中电网企业核算,制定财务预算,实现对资金统一规划和运用,同时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风险预测,及时发现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做好针对性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电网企业还可以将财务管理系统设置成为集中管理模式,确定财务管理流程,使得电网企业资金收入与支出能够按照两条线路运行,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账卡物管理

针对输配分离来看,电网企业对于输配分离执行效果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在实践中,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做到账卡物管理。具体来说,一方面,加强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适应改革要求开展资产清查,明确现有资产情况,同时结合运检、安检等部门,对现场实物情况予以彻底清查,真正做到资产产权关系清晰。针对资产更换,要及时更新卡片信息,使得账卡物保持一致,夯实资产管理基础。[3]另一方面,细化资产分类,企业要根据输配电定价资产情况,运用信息技术调整资产目录、细化监管资产等,强化对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实现对各类资产分类管理目标。

35创新成本管理模式

根据输配分离管理模式来看,电网企业要细致划分监管资产、业务范围,在分离理念指导下,逐步实施分离化管理。通过信息手段完善成本归集、披露体系,探讨逐步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成本管理体系,推动计提折旧、核算检修等各项工作能够实现分类开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本管理精细化水平,不仅如此,能够兼顾监管和输配电分离实施效果。

4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电力是各领域发展的核心能源,电力产业改革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缺失,其中输配分离,能够切实保障电网企业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但当前受到该模式的影响,输配分离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亟待创新。因此在实践中,要积极进行成本管理创新,转变传统观念,推动财务集约化发展,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而为输配分离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张晔输配分离对电网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59

[2]罗梓怡输配分离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256

[3]陈锋,张宇田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7(1):55-56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模式电网企业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电网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