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影帝的“登陆”新姿势
2017-09-15李莎
李莎
8月19日,纪录片《二十二》累计观看人次超三百万,成为中国首部票房破亿的纪录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负责人汪忆岚觉得既高兴又遗憾,“心里面感觉很复杂。”8月18日,在《二十二》确定将要破亿的前一天,她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这案例证明我之前的判断和那些东西不是空的,也不是假的,它是真的,是有效的。另外一方面人家做出来了我们没做出来觉得很遗憾。”
让汪忆岚觉得遗憾的是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以下简称艺联)首部参与发行的电影《八月》,无论从故事、气质、阵容各方面来看,《八月》都是一部十足的艺术电影,艺术电影在市场上往往成为被挤压排片,难以保证票房的弱势群体,但汪忆岚却认为这类电影,在发行初期,就是要“少排片”才对。按照汪忆岚的预想,“不追求排片率,我们一点一点来,先在艺联的影院放,把上座率和口碑做上去之后,再发全国(院线)会更有优势。(后来)《二十二》就是这样发的。”
但是电影的主发行方爱奇艺没有接受这个建议,直接将《八月》推向全国院线,结果这部在金马奖上获得最佳影片奖的电影,上映8天累计票房为368万元,场均人次仅为3人。
5个月后,《八月》没能实现的分线发行理想,艺联投射到了《海边的曼彻斯特》身上。
“奥斯卡影帝”来了
8月25日,《海边的曼彻斯特》在艺联上映,直接采用了分线发行的方式。汪忆岚将其称之为“实验”,“实验一把我们真正想做的——分线发行,就是给艺术电影一个专属的放映空间。”
所谓的分线发行是在主流的全线发行方式之外另辟渠道,只在一批特定影院布置排片。艺联在去年10月成立时,便宣布将联合全国100个影厅专门放映艺术电影,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每周至少有10个黄金场次放 映。
《海边的曼彻斯特》走进艺联的视线,是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男主角凯西·阿弗莱克一路横扫颁奖季各大影帝奖项,几乎提前预定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奖杯。不过当时影片在中国地区的版权代理尚未确定,而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又刚刚成立不久,正忙于国产片的展映发行,引进、发行此片的计划便暂时搁置了。
《海边的曼彻斯特》再次被提上日程,已经是将近5个月之后了。经过电影局的批准,艺联获得了引进发行这部电影的资格。不过此时奥斯卡颁奖季的热度已然退去,正版的电视点播系统,和网上的盗版资源也上线许久,真正关注小众文艺片的观众,很有可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看过了电影。就连主发行方美国环球影业、华夏电影集团似乎也对这次宣发并不十分在意。记者几次试图联系采访,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
“我们就想通过做《海边的曼彻斯特》分线发行把影院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来做这部片子,所以在今年暑期的时候才把发行时间定下来,然后迅速定档了。”
黑马难料
济南百丽宫影城经理董文欣第一时间得知了《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发行计划,毫不犹豫为影院报名,希望得到放映机会。
济南百丽宫原本就是第一批加盟艺联的影院,他们很快通过了艺联的筛选。在拿到放映资格的同时,也拿到了一份明确的规定:一天必须排两场,至少有一场是晚上6点半到8点半的黄金场。
“这么积极参与,一定是非常看好影片的票房吧?”“也不是多看好这个票房。”董文欣的回答让记者颇感意外,“就是觉得这个片子品质特别好,拿了奥斯卡奖。而且这个片子用艺联这种方式来发是非常合适的。”
有着12年影院工作经验的董文欣,也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接触文艺片的发行放映。在她看来,影片的票房表现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二十二》也是,我刚开始连续做了两周的点映,效果都不好,但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在正式上映时突然就爆了,所以也觉得挺奇怪的。现在往往都是突然出现黑马,是难以预测的。”董文欣说。
虽然难以预测,但也不是全无规律可寻。董文欣认为,近两年来,艺术片、纪录片走入大众视线,并不时成为票房黑马,与90后观众成为电影市场消费主体人群有关。“像我十几年前做电影的时候,一接电话,观众都是问有什么美国大片之类的,国产片看的人很少,但是后来慢慢的国产片也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了,也慢慢的培养了很多观众。特别是90后这些孩子成为市场的主流以后,他们口味更多元化了。”
排片越多,票房越低?
像济南百丽宫影城这样向艺联报名的影院已经有800多家。但是坚持分线发行,不盲目占排片的艺联,把放映影厅的数量限制在了270个左右。“270块幕每个幕排了两场,时间还都是不错的,那也就是500多场。我手里的有限资源精耕细作把500多场全部排满,影院也很开心,我们也很开心,我们可以进一步宣传说是500块幕全满了,上座率也满,第二天排片就又会增加,而且观众一看都满了,一票难求他更愿意去买票,这就是很正的循环。”汪忆岚说。
《八月》上映时,许多媒体以“金马最佳影片排片少,票房低 ”为题发出新闻,似乎直接将艺术片不卖座的主因归咎给影院不肯排片。然而在汪忆岚看来,《八月》在口碑尚佳,但票房惨淡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在发行的第一时间控制住排片。发行伊始便直接走上全国院线,与《金剛狼3》这样的美国大片正面对抗,结果自然以惨败收场。“为什么商业片追求高排片呢,因为商业片有钱,预算充足,兵强马壮,那你就可以用那种方式。就像我们种地用大型联合收割机,肯定地越多、你种得越多,收得也越多。但是我们小门小户的还要把那些地全占上,那这地不全都荒了嘛。”
汪忆岚说,艺联成立将近一年,挣到的钱“微乎其微”,“你要说未来我们不想挣钱吗?也不是。但我们想不是说靠艺联挣钱,而是希望建立一个非常健康的、市场化、能够自己造血的艺术电影生态系统。”
《海边的曼彻斯特》上映一周后,收获520万左右的票房,场均上座率在30%以上,艺联对这个成绩尚算满意。汪忆岚再次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这次算是实现了‘喜欢的人能看到,看到的人能喜欢这句话是我在发行《八月》的时候提出来的,但是当时没有实现。”汪忆岚说。截至记者发稿前,又有11家影院加入到放映队伍中来。
《海边的曼彻斯特》作为国内分线发行的一次“实验”,仍在继续。“这次发行的策略其实非常简单明了,就是分线发行,下一部我们准备联合发行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发行上会更精细和复杂些。”汪忆岚说。
“在哪些方面会更精细复杂?”记者追问 道。
“还没有最终确定,所以不便透露,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