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风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2017-09-15缪聆,张祝*
缪 聆,张 祝*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探讨中风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缪 聆,张 祝*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目的 研究中风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 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中风患者106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优化组给予优化流程院前急救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人员快速反应能力、医护配合情况、发病至抢救时间和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优化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优化组患者护理人员快速反应能力、医护配合情况、发病至抢救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中风患者给予优化流程院前急救及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反应能力和抢救配合能力,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中风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中风是脑组织小动脉血管破裂出血或栓塞所致脑血管血流突然中断的情况,患者以梗塞部位感觉、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1]。本研究探讨了中风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中风患者106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常规组男40例,女13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为(60.61±4.13)岁。脑出血和脑梗塞各有25例和28例。优化组男39例,女14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60.29±4.31)岁。脑出血和脑梗塞各有24例和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优化组给予优化流程院前急救护理。(1)院前急救。以抢救患者生命为首要目标,并预防并发症或后期感染。给予半坐位,以促进脑部静脉血回流,减轻脑水肿,并将头偏向一侧,以促进呕吐物和口腔粘液流出。加强对患者意识、血压、呼吸和脉搏等的监测,并保持气道通畅,避免窒息的发生。另外,加强对患者瞳孔、光反射的观察,颅内压升高者给予脱水降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且伴随呼吸困难者给予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分泌物,改善低氧血症;对持续昏迷,各种反射消失的给予人工心肺复苏。为患者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越早越好。(2)转运。转运可采用上担架法、上救护车法和下救护车法。上担架法中注意轻轻搬动患者身体,搬运时站在患者头脚部,将床单四角拉起,共同用力将患者移至担架上,避免摔伤患者。上救护车法需确保患者头部在前,将担架置于轨道上滑入车内,确保患者舒适。下救护车法需注意做好患者的保护工作,保持担架平稳。(3)途中监护。转运途中需充分借助车上设备进行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和支持。加强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心电波的图形,观察有无早搏、心肌功血不足或心律失常波形,及时汇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对自主呼吸微弱的患者可给予面罩加压给氧或机械通气,若患者自主呼吸无效,需在转运前给予气管插管并妥善固定,确保插管位置正确。在氧疗中需加强对患者呼吸情况的观察,并观察血液动力学变化,如血压、皮温和脉搏等。对中枢性高热者用酒精擦浴、四肢大血管冰敷等措施降低体温,预防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的发生。同时保持有效静脉通路,维持输液通畅[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人员快速反应能力、医护配合情况、发病至抢救时间和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快速反应能力、医护配合情况、发病至抢救时间比较
优化组患者护理人员快速反应能力、医护配合情况、发病至抢救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快速反应能力、医护配合情况、发病至抢救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快速反应能力、医护配合情况、发病至抢救时间比较(±s)
发病至抢救时间(min)常规组 85.31±3.12 83.24±2.45 83.52±2.92优化组 96.56±5.26 97.13±4.74 95.26±5.57 t 10.014 10.434 8.513 P 0.000 0.000 0.000组别 快速反应能力评分(分)医护配合(分)
2.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比较
优化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比较
3 讨 论
中风患者病情危重,救治不及时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院前急救为急诊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好坏可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中风患者来说,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好坏更是决定患者生死[3-4]。
通过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可确保各项工作安排更加紧凑,更有计划性和预见性,有利于快速发出反应行为,树立急救意识,密切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急救和护理工作,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为患者生命安全赢得时机。
本研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优化组给予优化流程院前急救护理。结果显示,优化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人员快速反应能力、医护配合情况、发病至抢救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说明中风患者给予优化流程院前急救及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反应能力和抢救配合能力,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1] 张 霞.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5):133-134.
[2] 刘海燕.护理风险管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251-252.
[3] 吴修兰,程 敏.护理干预对脑中风瘫痪患者的康复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445.
[4] 魏 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2):235-23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1.32.02
张 祝,女,护师,邮箱:16156702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