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17-09-15王从容
江 燕,石 鑫,王从容
(重钢总医院,重庆 400080)
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江 燕,石 鑫,王从容
(重钢总医院,重庆 400080)
目的 研究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5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观察,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留置尿管当天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留置尿管第7 d、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尿管第7 d感染菌种与第14 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临床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尽量减少和预防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进一步为临床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导尿管;泌尿系感染;护理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留置导尿管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随着临床对留置导尿管的广泛应用,泌尿系感染成为临床严重的并发症[1]。因此,临床如何有效预防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给予有效地护理干预,应重视对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明确其临床表现和特点。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50例留置导尿管泌尿系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临床观察
(1)细菌培养:均在无菌条件下抽取留置尿管当天、第7 d、14 d停留膀胱内6 h以上的尿液4 mL,进行细菌培养。
(2)鉴定、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并采用相配套的药敏卡。
(3)泌尿系感染标准:重复培养,结果两次均为相同病原菌,且G+球菌浓度≥104 cfu/mL,G—杆菌浓度≥105 cfu/mL[2]。
1.2.2 护理方法
1.2.2.1 健康教育
在该书尾页贴有借书卡袋,可惜没有留下任何信息。经查证何日章在任馆长时把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图书馆原规定学生借书期限由两星期改为学生可以续借图书两次。同时也提高了对违规者的惩处力度,规定逾期未还又未声明续借者会被处以罚款乃至停止注册。该馆采用卡片制,每本图书至少有著者、书名与分类三种卡片,方便读者查阅相关文献。
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留置尿管护理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并积极主动参与护理其中。同时鼓励患者多喝水,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液体,进一步稀释尿液,使尿量每日维持在2000 mL以上,减少尿液结晶造成的尿管堵塞,并且实现自然冲洗尿量的目的,有效减少和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同时告知尿路感染发生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1.2.2.2 心理护理
留置尿管患者多数对相关知识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担心等不良心理,拒绝置管或不积极配合临床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并给予针对性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与患者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留置尿管的自信心,并积极配合临床尿管护理。
1.2.2.3 确保导尿管通畅
告知患者下床活动或翻身应注意确保尿管的通畅,尽量避免受压、扭曲、堵塞、打折,防止尿管堵塞,发生逆流,引起泌尿系逆行感染。同时重视对集尿袋的观察,不能超过膀胱高度,以免发生尿液逆流。同时不可剧烈活动,防止尿管发生脱出,造成细菌侵入。
1.2.2.4 尿道口消毒
留置尿管后,应每天对尿道口清洁,确保尿道口清洁,可使用碘伏擦拭。女性患者会阴部皮肤黏膜脆弱,碘伏长期擦拭容易受损,可使用刺激性较小的沐浴液清洗,不仅除菌效果良好,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采用沐浴液清洗后可使用清水冲洗,不仅不会引起过敏,且可借助流水冲走细菌,防止细菌侵入尿道。对尿道口的清洁要依据患者的性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同时注意护理操作都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避免交叉感染,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此外,定时检查导尿管的密闭性和通透性,及时更换尿管。
1.2.2.5 加强尿液的观察
详细记录尿液的性质、颜色、量,并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给予处理。同时要依据检查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防止真菌感染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感染率
留置尿管当天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留置尿管第7 d、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泌尿系感染情况(n=50)
2.2 感染菌种
留置尿管第7 d感染菌种与第14 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耐药性
留置尿管第7 d、14 d感染病原菌多数对临床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表现为敏感或中度敏感。
表2 感染菌种情况(株)
3 讨 论
泌尿系感染是留置尿管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研究显示,其感染主要途径是腔外途径,细菌在尿道口污染、定植,细菌由尿道口侵入并粘附于尿路上皮表面,进而沿着黏膜上行,引发膀胱内感染[3]。同时导管表面的生物模性包壳形成了细菌的天然屏障,阻碍抗菌药物对细菌的作用,增加控制留置尿管泌尿系感染的难度。或者是尿管密闭性差,造成细菌侵入[4]。或是操作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使细菌进入膀胱,破坏尿道生理环境,进一步引发泌尿系感染。
综上研究显示,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应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增强无菌操作观念,重视对尿道口的清洁,给予患者全面、多角度的护理干预,最大化预防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1] 钟秀玲,程棣妍.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68.
[2] 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82.
[3] 魏建民,李晓阳,孙桂华.不同尿液引流方法与尿路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杂志,2013,12(11):826.
[4] 姜安丽,等.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91.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9.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