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2017-09-15王玲
王 玲
(河南信阳息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信阳 464300)
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王 玲
(河南信阳息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信阳 464300)
目的 总结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干预价值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选择我院2013~2016年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45例)以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45例)。对比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护理干预前后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前组间语言、肢体功能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护理干预后语言功能评分为(82.0±4.8)分,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评分为(66.0±6.5)分。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护理干预后语言功能评分为(61.8.0±5.0)分,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评分为(49.6±8.0)分。经计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早期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利于语言以及肢体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语言功能;肢体功能
脑梗塞(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补血液供应障碍,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问题。脑梗塞作为心血管疾病代表之一,常合并心肌梗死、器官感染、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关系密切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1]。此类患者以昏迷、半身不遂以及语言、智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有研究指出,康复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尽早恢复身体功能[3]。因此,本文就我院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总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价值。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是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收治治疗的脑梗塞患者,总计90例。患者均行常规脑梗治疗,在患者知晓实验方案的情况下,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脑梗塞患者,男29例,女16例;年龄在45岁,年龄均值(75.8±3.6)。对照组:45例脑梗塞患者,男30例,女15例;年龄在45岁,年龄均值(76.0±3.2)。两组脑梗塞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入院后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首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脑梗塞患者常合并多种病症问题,增加焦虑、抑郁、暴躁等消极情绪表现,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为患者进行脑梗塞疾病知识普及工作,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影响,通过有效病例作为参考,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另外,鼓励患者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早参与康复护理。同时,护理人员要与家属沟通,告知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以及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共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4]。其次,体位变动、饮食护理。部分脑梗塞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则造成局部皮肤长期受压的问题,最终造成褥疮问题,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能够避免感染、降低褥疮发生率并保证患者身体清洁情况。若患者病情平稳发展,可以在医嘱下帮助患者进行主动翻身锻炼,并逐渐向患者主动改变体位发展。另外,此类患者胃肠功能较弱,所以饮食上要避免大量进食,避免消化不良问题。同时,做好家属健康饮食普及工作,保证患者有健康的饮食习惯。最后,肢体康复锻炼。患者病情以及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肢体功能康复计划。但是要注意,康复计划的实施强度以及时间要循序渐进,训练优化进行肌力恢复锻炼,患者可在床上进行主动训练,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并从健侧逐年向患侧转移,肌力恢复后安排患者进行坐位训练、站立训练、跨步训练。
1.3 评价标准[5]
1.3.1 效果评定
显效——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无病残问题。
有效——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未达到显效标准,病残1~3级。
无效——以上指标没有实现。
1.3.2 功能评分
借助汉语失语检查表进行语言功能评分,百分制标准,80分以上为良好,60~80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差。
借助FMA标准进行肢体功能评分,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功能恢复效果越好。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计算90例脑梗塞患者实验指标。护理总有效率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护理干预前后功能评分行±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证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对比,数据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具有优势,P<0.05。对两组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期间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对比,数据见表2。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脑梗塞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n,%)
表2 两组脑梗塞患者护理期间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脑梗塞患者护理期间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45 49.8±4.5 82.0±4.8 39.0±5.0 66.0±6.5对照组 45 50.0±4.6 61.8.0±5.0 39.2±5.6 49.6±8.0 t值 0.2084 19.5504 0.1787 10.6729 P值 0.8353 0.0000 0.8586 0.0000
3 讨 论
早期康复护理是在综合既往诊断特点、护理研究成果、患者基本表现等基础上拟定的护理干预措施,结合患者具体身体情况以及病情恢复情况,为患者安排语言功能、身体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尽早恢复生活能力。
结果显示,实验组脑梗塞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干预后身体功能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方面的价值,符合脑梗塞疾病特点,建议推广应用。
[1] 陈勤佩.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4):40-41.
[2] 孙玉玲,谢 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765.
[3] 韩 微,夏义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19):2958-2960.
[4] 余姗姗.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10):159-160.
[5] 栾照敏.脑梗塞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疗法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1):1614-1616.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9.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