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宝宝这么丑?
2017-09-15杨杨
文│杨杨
中世纪的宝宝这么丑?
MEDIEVAL ART
文│杨杨
编者按:
如何看懂西方艺术史?
西方艺术史的思想,其实非常简洁明了:从画神,到后来画人,再到画世界。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艺术家们讨论“怎么画”,再后来就是”还画不画”,最后是”艺术其实就是生活”。这是一个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旅途,西方美术史就是从宗教、哲学大道理一步步回到人性,回到人的内心情感和日常生活的过程……这条路,走了两千年。
所谓“中世纪”,就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大约145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止,前后大约一千年。所以中世纪艺术一般指5—15世纪的西方美术,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高度发展,雕刻、镶嵌画、壁画、插图画等也获得了繁荣。
中世纪艺术属于基督教艺术,它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往往以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精神世界。“黑暗时期”是学术界对“中世纪”的称呼,我们暂且不讨论学者们后期为他平反,但是观看中世界的画作,画中人物确实丑的很黑暗,确切的说是画中的婴儿形象,丑的令人诧异,这是为什么呢?
中世纪艺术属于基督教艺术,它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往往以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精神世界。
宗教的影响
“中世纪”之后就是“文艺复兴”,受此影响,中世纪美术曾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甚至称为“黑暗时期”而加以否定。
有人说,这是区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诀窍之一:中世纪油画里都是丑宝宝,诡异得触目惊心,就像一个个微缩版的高胆固醇的中年怪大叔,成天抱怨着繁文缛节。
难道中世纪艺术家画技真的那么糟吗?
这些丑宝宝不禁让人好奇,而且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宝宝们从邪恶诡异的中世纪画风逐渐走向文艺复兴时期独具一格的天使般纯洁无暇?
其实,中世纪艺术家把婴儿画丑是故意的。
其一,中世纪的绘画里,宗教性压倒艺术性。耶稣形象深受“Homunculus”的影响,即“小大人”,这在世人心目中是完美而恒久不变的。因此油画里的宝宝都有着成人男子的脸和体态,这是画家们有意而画。
其二,相比起热衷于理想主义与写实流派的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的艺术家们大多对现实主义流派并不感冒。
他们缺少对自然主义的崇敬之心,相反,他们倾向于主观色彩浓烈的表现主义创作手法,因此中世纪的宝宝们大多呈现出千篇一律的老成脸。
审美的主导
这些丑陋宝宝的年代指向性十足。
它们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划下一条清晰又深刻的分界线。恰到好处地将小怪胎和小天使们一丝不苟地分开,泾渭分明地宣告了代表着两个时代截然不同的艺术审美。
中世纪之后,无宗教主义的艺术流派兴盛,并且世人也不再希望自己的宝宝看起来像一个丑陋的成年男子了。
文艺复兴时期兴盛的理想主义一改往日的艺术审美。艺术家们开始以观察自然与临摹现实为主流,这也造就了文艺复兴时期油画里的天使般面孔的婴儿,可爱得让人无法拒绝。
综合社会习俗、文化品格、艺术审美等种种因素至今,画作中的宝宝们开始呈现出让人无法拒绝的可爱形象,这样的审美似乎也更适合当代的、多少仍然保有对后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主义审美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