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城市告别“夏季看海”

2017-09-15

华东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水循环内涝径流

如何让城市告别“夏季看海”

每到雨季,朋友圈就经常会看到“欢迎到××来看海”的调侃。6月湖南平均下了20.5天雨,平均降水量比1998年还多55厘米,为历史第一高值!湖南23县市6月累计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长江中游莲花塘江段7月1日8时水位涨至35.52米,超过警戒水位2厘米,标志着长江形成2017年第1号洪水。国家防总针对长江流域汛情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我们都知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加深,城市开发建设中产生大量的不透水屋面和地面,吸收雨水减缓地面积水的能力急剧下降。每当进入夏季雨季, “车道变河道,地铁成水帘洞”、“欢迎来xx看海”等场面便不可避免。

近年来,为了缓解内涝灾害,许多城市都进行了排水管道改造,但是依然存在不堪重负、内涝频发的现象。显然,传统的改造方式并不能适应大时代发展的节奏,或许是时候将人类“改变”自然的思维转化为“遵循”自然,环境友好的生存方式才是长久之计。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一个全新的建设理念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建设“海绵城市”。本期,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海绵城市”到底是什么?

“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其核心设计理念就是“就地解决”,区别于传统的将水转移至他处的治水思路。

在传统解决思路中,我们采用加修管道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但城市发展对路面建设的庞大需求与强度更甚从前的降雨,使得传统思路并不能成为长远之法,那么提高地表径流的利用率该是转变思路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

在原始自然条件下,大部分雨水由地面吸收并渗入地下,然后由地表蒸发再回归大气,多余的部分则从地表汇集形成溪流汇入江河湖海,但是城市的开发建设使得雨水无法渗入地下,阻断雨水循环,也破坏了地下水的有效收集。

海绵城市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其实是一种“全局式”的水循环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大自然水循环的特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局面。

建设海绵城市,可有效提高地表径流回收率与利用率,之前造成城市内涝的地表径流能够通过“海绵”下渗,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与城市整体结构,给城市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也给百姓的公共出行和休闲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目前,政府部门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但作为一个长远的治本之策,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大量的改建工程和较长的工期,是一个由点、线、面诸多方面共同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千人计划”研究员杨宗良认为,海绵城市的建设仍旧面临着诸多障碍,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经济利益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权衡,必须基于环境因素、经济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考虑进行系统化的城市规划,所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纵使海绵城市的建设道阻且长,但在我国现已有厦门、镇江、嘉兴等多个城市进入试点建设,着力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令人欣慰的是,同样在今年六月底经受大雨“拷问”的常德市,其海绵城市建设就使之有效避免了城市中大面积的内涝与积水问题,暴雨之后城市安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越来越多的海绵城市拯救我们于大雨,无论南方北方,都将不再受“夏季看海”的困扰,能够像海绵一样—自由呼吸。

猜你喜欢

水循环内涝径流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探析
构建城市水文监测系统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探索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雅鲁藏布江河川径流变化的季节性规律探索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近40年来蒲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内涝防治策略研究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