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晃婴儿会致脑损伤吗?
2017-09-15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岩
文/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周岩
摇晃婴儿会致脑损伤吗?
文/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周岩
近日有网络报道称:哄宝宝别使劲摇晃,因为这样会导致大脑损伤。这是真的吗?很多家长在看到这个消息后庆幸自己的宝宝没事——因为以前就这么摇晃过自己的宝宝。
摇晃可产生加速和减速作用力
其实,摇晃婴儿会导致颅脑损伤的发生机制目前仍存争议。能造成婴儿颅脑损伤的摇晃,力度需要达到什么级别?在诸如此类问题还未有明确的结论前,断章取义发此消息有些不负责任。
上述提到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摇晃综合征”。首先来明确其定义和发病机制。如果一个成年人在3~10秒内猛烈地摇晃一个婴儿4~5次,颅腔内的脑组织因突然的加速、减速会造成婴儿大脑损伤或者死亡。婴儿头部较重,但其颈部肌肉却相对来充分发育。摇晃可能产生极大的加速和减速作用力。交替往复的摇晃致使婴儿的下巴撞击前部胸壁(胸骨),然后导致头后部的枕骨部撞击脊柱脆弱区(胸脊柱上部)。这种在颅腔内脑的交替运动产生的力量,会撕裂颅内的桥静脉,从而造成出血、脑肿胀和死亡。
不能在婴儿身上做摇晃试验
乍一看,一个外行人可能认为剧烈摇晃会造成这种伤害。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1962年,科学家C.Henry Kempe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并提出了“受虐儿童综合征”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儿科放射学专家Caffey发展了婴儿摇晃综合征的现代理论。Caffey的理论发表后,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这个理论被医学界和法律界广泛接受。但是,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1. 单纯摇晃是否真的会产生“脑损害”?
很多尸体解剖都发现了婴儿摇晃综合征的典型症状:硬膜下血肿和视网膜出血,但没有颅骨或肋骨破裂,也没有表明撞击的外部标记。
2. 造成脑损害所需的摇晃力究竟要多大?
很多专家都是通过对其他实验结果的类比得出结论,即需要“很大的、暴力的”力量才能产生这种类型的脑损伤。最常见的类比就是:高速车祸或是从高楼上跌落所产生的力量值。但产生这些事故中的力量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值,所以科学家很难计算出产生“摇晃综合征”所需的最小力量。这样拿事故的暴力力量与日常生活中摇晃的力量类比或许是有启发意义的,但并不能将二者联系起来。
3. 成人常规情况下摇晃婴儿的力量是否会产生脑损害?
答案来源于两种资料:一种资料由可控实验产生,就是用猴子做实验,也就是实验模拟交通事故,并没有涉及摇晃;第二类是生活中的意外,也是更为重要的资料类型。被奉为经典的(也是被引用最多的)Caffey的1972年和1974年的文章,所提到的实验数据主要来源于看护者的自首和供认。
现在,我们非常容易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婴儿摇晃综合征的支持者不能安排涉及人类婴儿的可控试验,因为医学伦理规则不允许。
日常育儿难以导致摇晃综合征
Caffey在1972年发表的文章中引用了生活中的意外事件。一位母亲懊悔地说:“她和她的丈夫可能只是在婴儿晚上哭的时候摇晃了他。”而在另一个案例中,一位母亲抓住孩子并向上猛拽,以防止他从摇篮中跌落到地上。究竟这样的行为是否应该被认定是造成婴儿摇晃综合征的主要暴力原因呢?在这一点上科学家也存有争议。
此外,有一些例子除了摇晃以外,可能还有撞击。看护人很容易在这一事件中受到精神创伤,因此,他或她可能会经历失忆或对任何撞击的“防御性遗忘”。让疼爱孩子的父母去回忆自己孩子的头意外地撞击到物体或者墙上,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以至于父母都想要压抑住这种回忆。而另外一种可能的假设是,看护人做出存心不良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
正如Edward J.Imwinkelrid所言,“婴儿摇晃综合征”是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一场真实的较量。
从1974Caffey的文章发表开始,相关研究引发了激烈的辩论。不少专家主张仅仅摇晃并不够,还应有剧烈摇晃后将婴儿头部剧烈冲撞在沙发和床上的(当然是不引起头皮外伤的强度),因此,称为“摇晃-冲撞综合征”(shak-en-impact syndrome)更适合。
目前,我们无法以精确的数值来限定造成人类婴儿出现“摇晃综合征”所需的力量大小。争议虽未得出结论,但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脑损伤和脑血肿必须有相当强的外力。也就是说,不能单纯把这种偶然发生于日常育儿行为的因素作为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