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开展对工矿企业放射源的在线监控管理工作

2017-09-14黄超

魅力中国 2017年27期

黄超

摘要:放射源主要是由人工或者是天然的放射性核素制造而成,其能够对外发射某种辐射,其辐射具有实用功能,并且具有不停止的特点。因为放射源发射的辐射无法看见的,缺乏妥善的管理势必会对社会和民众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对于那些应用放射源的工矿企业而言,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非常重要。本文尝试分析当前工矿企业对于放射源管理存在的問题,并且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放射源;工矿企业;在线监控管理

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放射源的有效管理工作。监理数据的数据中心、采集系统以及传输系统共同组成放射源的在线监控系统。其中监控数据的数据中心的作用是在线监控、存储、查询以及显示和调控放射源相关数据;而采集系统的作用是对放射源相关的视频信息、辐射剂量率等数据进行采集;传输系统则是将系统所收集到的放射源相关数据借助采集系统以及现场的服务器传输到数据中心,并且确保整体传输的安全和高效。

一、工矿企业放射源存在的问题

1.工矿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应用放射源的工矿企业数量极多,并且一般的工矿企业放射源为1-2枚,但是少数工矿企业的放射源数量接近上百枚。如果应用GPS定位的方式对这些放射源进行定位,实际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太多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且涉源企业对于放射源的应用不尽相同,一部分企业是一直将放射源安放在设备上,也有一部分企业是平时放在源库,有需要的时候才调出使用。导致一般的管理措施对于工矿企业放射源的管理较为困难。

2.放射源自身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工矿企业所使用的放射源的规格不同,所以有些V类放射源自身的活度太低,市面上现有的监控设备存在不够稳定、灵敏度达不到要求、检测不到γ剂量率的情况出现,从而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3.放射源监控系统平台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放射源在线监控平台目前还会因为传输信号弱、断电以及设备故障等因素,导致出现误报警的情况,系统平台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二、工矿企业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的措施

1.针对不同的工矿企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能够易于安装,并且可以实现对放射源的连续和实时的监管,确保可移动和具有高度自动化、方便管理等要求。而不同的工矿企业所使用的放射源在源的规格以及所使用用途方面都不尽相同,所以需要结合工矿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对应的在线监控管理工作。

例如,有矿井的测井处安放了43个测井用放射源,一般情况下都是放置于三个放射源储存库内,只有需要使用的时候才由专业人员将其提出,并且放置在分析设备内。这样的情况下很少出现被盗或者遗失的情况,所以无需单独为每个放射源都安防GPS定位设备,只需要分别在三个放射源库内的入口设置辐射剂量监控设备以及视频监控,确保辐射剂量监控设备内部安放锂电池,以确保断掉后继续工作一天时间。而且一旦出现辐射剂量超标的情况,设备自动启动报警系统,以此来实现监控的目的。

还有些工矿企业存在大量的放射源,并且平时都是安放在生产设备上,存在于多个区域,考虑到防爆、安全以及保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所以确保监控措施的有效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根据核料位计工作的原理,直接从企业的生产监控平台中获得提取料位的开关物理量信号,达到实时监控放射源的目的。

2.采取多种监控措施,为放射源的有效监控提供保障。

针对单个放射源的监控需要采取不少于两种监控措施予以监控,才能够确保不会因为特殊的原因出现临时的监控盲点。目前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全天候监控放射源的辐射剂量值,以此来判断放射源是否出现泄露,但是如果放射源被盗,则无法实现有效的实时监控。而且如果放射源是移动的,那么视频监控是无法进行的。采取GPS方式监控,如果遇到放射源处于被遮挡的情况下,则很容易丢失监控信号。所以目前采用的是放射源标记器以及移动无线网关控制设备加强对容易遗失并且处于移动状态的放射源进行监控。随着技术的发展,GPS定位结合RFID射频技术,将光敏电子标签与源捆绑在一起,并且标签中写入厂家、编码、编号以及活度等信息,一旦出现标签被毁或者源被盗的情况,则其内部自动向监管部门报警。

3.对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进行完善,提高其工作精度。

目前因为技术等原因的影响,无法完全做到在线监控不会出现误报的情况,但是只要监管人员及时的予以排查,就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放射源的实际情况。未来可以借助云平台以及大数据实现综合化和系统化以及共享化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模式,能够更早的发现问题,并且把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对于放射源信息也可以做到第一时间的了解,使得辐射事故的预警和处理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总结

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工矿企业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对于放射源的监管,我们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监管方法。针对监管系统出现误报的情况,作为监管部门,需要第一时间安排监管人员进行排查,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被发现并着手采取措施。要加强对突发的辐射事件的处理能力,为环境和人民的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晓健,谢武成,赵永明,周启福.放射源安全和保安的新进展[J].环境科技.2012(12).endprint